徐兴留在破庙中的诗句,一下子浮现在了徐宁的脑海中,有些模糊的信息正要连接起来,隐隐地透露出某些真相。
徐宁知道,徐兴留下那一首诗,肯定不可能乱留的,最简单的一个道理,既然想要人去救他,那么他总该留下一个地址,而现在,这个地址似乎已经跃然纸上呼之欲出了。
深宫,京城在遥远的北面,准确地来说是在东陵的东北方向,距离那么远,徐兴再怎么样,也不可能和宫里扯上关系,退一万步讲,就算徐兴被掳去了京城,那他总不能时不时就穿梭回来那破庙一遍又一遍地描那首诗吧?
而且诗文中有一种修辞手法叫互文,上下句中看似描写不同事物的词句,其实是写同一个东西,比如王昌龄《出塞》中有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并不是说秦朝时候的明月和汉朝时候的关卡,而应该是秦汉时期的明月照着秦汉时期的关卡的意思,同样的道理,在徐兴的那句诗中,应该是深宫和故乡“凝北望”,深宫和故乡“秋收否”。
排除掉一个根本不可能有关联的深宫,那么徐兴想表达的应该是:故乡凝北望,故乡秋收否。
虽然后面那一句的意思徐宁暂时还没有理解,但是这前一句所要表达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了。
再加上前面两句“袅袅烟雾中,莽莽深林里”,徐兴的故乡徐家庄,再往北去,可不就是莽莽不知道有多深的山林么!
不过这些都是徐宁在一瞬间联想到的,和她们目前的处境没有什么关系,但是从这线路上来看,从徐家庄到桐乡再到他们这一次走过的路线,就像是在故意绕开了什么,划了一个弧线。
也就是说,她们现在的位置,是在徐家的北面,但不是正北面,而且北面偏东一些。
加上这附近十几年前发生过盗匪掠夺人口的事,外面那条荒废的道路能留下被劫走的徐兴的笔迹,徐宁手里的树枝下意识地便往她们现在所在的位置往左边移了一点,再点在地上,神情忽然凝重了起来,轻轻地说道:“这里,可能有一支军队。”
“什么?”
这话落在穆三娘的耳朵里,有一刹那她差点以为自己是听错了。
军队?她们现在身处的地方,就已经是这样莽莽的大山,再往西去,更应该是没有人烟的原始森林,怎么可能有军队?
但是徐宁点了点头,再次肯定了自己的猜测,又重复一遍说道:“这里,可能会有军队,就是老钱,我们追兵真正藏身的地方。”
徐宁这样一句话,包含的信息很多,其中还有很多是穆三娘没了解到的,比如徐兴留下来的那首诗,她就是不知道的,而且就算她知道,也不可能知道徐兴的故乡是什么地方。
只是她已经不再是最开始和徐宁接触时对徐宁带着偏见的那个她了,相处越久,她越能发现徐宁的不简单,这种不简单不仅仅表现在她的不娇气,临危不惧,在小岙村的时候即便已经害怕和不适到要吐了,仍坚持和她一起搬动敌人尸体的态度,而是在她的脑中,在她的心里,似乎有着许许多多的弯弯道道,会忽然崩出一些她都听不懂的话,但是事后证明,她说的并没有错。
这一点,在她第一次被那位老钱发现被迫现身之后,徐宁对她说的那番话,在接下来的这些天里,她已经理解得深刻得不能再深刻了。
有时候甚至会给她一种错觉,就好像她并没有离开她的主子远赴到一个平平无奇的小丫头身边,而这时候跟她说话的,正是她的主子一样。
他们心思多的,就好像是一个人一样。
穆三娘简单的思维没办法了解那么多,但这确实是她最直观的感受。
因此在徐宁再说了一遍之后,她再也没有要反驳和质疑的意思,便默默地将信息接受了,即便在她看来再匪夷所思,但是在她家主子,或者她眼前的这个小丫头嘴里说出来,就真的会变成真相一样。
既然他们这么像,那么她们现在遇到的危险,他能猜到吗?
穆三娘的思绪稍微飘得有些远,不由自主地想了一个这样的念头,而就在这么短的时间,徐宁已经又在最开始的线路上画了一条继续向上并且开始往右偏移的路线,同时说道:“我们不能再往西去了,但也不能回头,我们继续往北走,按照我之前了解到的地图,我们很快就可以跑离东陵,往上边的河间郡去,不过即便不在东陵也不要紧,蔡家的店铺布满全国的县城,三娘,你家主子的势力呢?”
徐宁喊了她一声,才将她不知道什么时候走神已经在四周飘荡了一圈的注意力喊了回来,不过好在她模糊中也听到了徐宁说的话,于是便“嗯嗯啊啊”地模糊应了两句,徐宁听她这样含糊,只当是不好透露他们的势力范围,也没放在心上,根本没想到是因为穆三娘走神来不及想回应的话才有这个反应。
不过既然前往的方向已经确定了,穆三娘便将她们刚才画的那些线路图都仔细踢了,没留下一点痕迹,然后她稍微辨认了一下方向,便带着徐宁出发了。
这回不用徐宁背包裹,徐宁还给自己找了一根粗壮一些的树枝当拐杖,再加上要沿途寻找晚上的歇息之处,而且老钱今天早上才败走,便是他这会儿回去摇人,总需要一个向上汇报然后批准的过程,然后再从小岙村开始寻找她们的踪迹,总不会这么快,因此这一段倒是难得可以悠闲一些。
但她刚才忽然问穆三娘的那个问题,确实也存在了一些打探的意思。
直到现在,她连她父亲失踪的事情都调查得差不多了,可对那位或公子的身份,仍然一无所知。
但是河间嘛……即便穆三娘没有回答她的问题,她也觉得河间是有那位或公子的势力的,一来当年他流落到徐家庄,用的就是河间孟家少爷的身份,二来他想出的徐睿以后的出路,其中有一个就是河间孟家,若非他与河间孟家交情匪浅,他怎么可能三番四次地提到那孟家?
只是后来虽然徐宁也有打听过河间的孟家,可是不知道是东陵的人很少往河间去,还是那孟家的名声不显,徐宁在当前的消息圈子中,并不能打探到孟家多少消息。
唯一的消息还是徐宁装作无意在柳夫子那里打听到,当时听见徐宁提起,那柳夫子先是有些疑惑地看了徐宁一眼,然后摸着胡子感叹了一声,说道:“孟家啊,那是真正的高风亮节的读书人家。”
当时听得柳夫子这样的评价,徐宁心中便更加好奇了,可是柳夫子不愿意再多说,而别的地方便是连孟家的名头都不知道,自然也打听不出什么来,徐宁也只好作罢,渐渐地也忘了这件事情,若不是这会儿瞧见那位或公子的手下穆三娘就在自己的跟前,她也不会想起要问这个问题,自然也想不起那孟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