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兰每次都在过年的时候才来李家坪,不年不节的时候从来没来过,因此并不知道,这个时候村里大部分人都在外打工未归,剩下的基本上都是老人,除了山后偶尔传来野狗的叫声,整个村子一片冷清,说这里是老人村也不会有人怀疑。
玉兰皱眉,这地方待久了人都压抑了,就问李老太太:“外婆,您怎么不跟两个舅舅一起住啊?”
李老太太笑了笑:“他们太忙了,我们都一把老骨头了还折腾什么呢?不是给他们添麻烦吗?再说了,在村里呆着也没什么不好,自在。偶尔晒晒太阳,看看电视,和村里几个老家伙说话话,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老了,人就懒咯。”
玉兰鼻子有些酸,总觉得老太太的话太过暮气沉沉。
老太太的两个儿媳妇,小儿媳王绵绵又小气又爱自作聪明,说话又刺心,老太太跟她面和心不合的,根本住不到一块去。
玉兰记得以前两个老人一直和大舅一家住在一起的。外婆与大舅妈好的像亲母女,大舅妈也孝顺得很,日子过得舒心了,老太太的精气神比现在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可见老人说不愿意麻烦孩子的话还是有些言不由衷的。
玉兰看了李爱华一眼,搂着老太太的手,说:“外婆,您跟外公去我们家住吧?阿娘天天担心您俩磕着绊着了,觉都睡不好。阿爹和哥哥在上班,我们三姐妹又要上学,阿娘天天一个人在家里无聊得很,就爱胡思乱想。您和我外公要是去我们家了,阿娘就可以多陪陪您们俩了,也省的阿娘对您和我外公牵肠挂肚的,舅舅他们也会放心啊。”
李爱华惊喜的看着玉兰。玉兰说的话正是她想说的,难得二丫头这个闷葫芦今天开窍了,今天非要说服两位老人跟她走不可,就朝玉兰使个眼色,又朝李老太太努努嘴,示意女儿再多说一点。
玉竹古灵精怪的,看阿娘和阿姐两个人眉来眼去的,就知道两人打什么主意了。
她甩开李爱华的手,迈着小短腿跑上前来,双手抓住李老太太的手掌晃啊晃,撒娇道:“外婆,您跟我们一起走吧,我们都不在家,阿娘被坏人欺负了。要是有您看着就不会有人敢欺负阿娘了。”
玉竹仰着脸,努力睁大眼睛,噘着嘴巴,看起来粉粉嫩嫩的样子还蛮可爱,李老太太心里软得一塌糊涂。
李爱华瞪大眼睛看着玉竹,这些话都是谁教她的,谎话张口就来?
玉兰两姐妹的话让她有些意动,不过想到之前的遭遇,李老太太又退缩了。
这里的人普遍认为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女儿出嫁的时候女方通常索要高额聘礼,就是觉得这就是一锤子买卖了。
村民普遍都有一个观念:此时不趁机敲男方一把,过了这村没这店,以后再要钱就不合适了。
有些疼爱女儿的人家会把聘礼直接当做女儿的嫁妆抬回婆家去,更多人家的做法是,高额聘礼照样收,至于陪嫁,没有。
父母昧下女儿的聘礼给儿子娶媳妇的现象随处可见。
这种情况下,家里有儿子还住到女儿家去是要被戳脊梁骨的。
旁人的唾沫星子都能淹死人。
之前李老太太夫妻二人在女儿家住的好好的,后来周边的人说话越来越不堪,李老头爱面子,这才执意要回家去的。
玉兰也知道外婆的顾虑在哪里,就说道:“我们家在市里买了别墅,您要是不喜欢村里,咱们可以直接住别墅去哦。反正过完年我们也要搬家了。而且我大嫂快要生了,您和外公可以去看小宝宝哦。”
李老太太沉默不语,玉兰又加了一把火,“我有朋友也是做衣服的,小舅这事可以问问他,说不定有解决的办法哦。”
倘若之前玉兰说的话让李老太太游移不定,最后这句话简直是挠到老太太心坎里了。
她这几天在烦恼什么?不就是小儿子陷入死循环里解脱不了吗?她都准备舍下老脸去找平日不对付的人借钱了,就想着让儿子渡过这一关再说。
玉兰说有解决的办法简直让她欣喜若狂了,根本没想到玉兰的话可信不可信。
她下意识的以为玉兰说的朋友实际上是玉书的朋友,因此毫不犹豫就信了。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败给我们的自以为。
李老太太就这么被误导了,兴冲冲地拉着两个小丫头准备去与李老头说她的决定。
李爱华大乐,本来以为还要费一番口舌的才能说服爹娘跟她走,没想到她都没开口呢,女儿就帮她搞定了。
压在两位老人头顶多日的乌云散去,两老终于不再愁眉不展。吃饭的时候,李老太太与李爱华拼命往玉兰与玉竹的碗里夹菜,搞得玉兰头都大了。
两位老人与李爱华看见玉兰苦着一张脸,顿时不厚道地笑了,一顿饭就在几人的欢笑声中结束了。
既然隔天要接两位老人一起走,就不能从原路徒步回去了。
玉兰给玉书打了电话让他调车子过来接人。
李家坪到南坪村的没有直通的公路,倘若坐车需要多出四分之三的路程,反倒不如徒步走四分之一的路程来的快。
末了,玉兰又道:“哥,你打个电话给小舅,就说他的问题有办法解决,叫他把这一批积压的服装设计图和样品一起找人送过来,样品每个款式,每个色号都要,问他有没有签合同,有的话也一起送过来,都送到别墅那边去吧。别墅那边先请个人打扫,外公外婆可能会先住那边。”
玉书一一答应了,玉兰才放下心来。
下午没什么事,李爱华就帮两老收拾隔天要带走的东西。
玉兰以为李绍培会派人把东西寄车到C市,没想到第二天李绍培自己开车带着样品和图纸来了。
两拨人前后脚进的别墅,李爱华昨晚跟李绍培通过气,因此李绍培看见两位老人从车上下来的时候并不意外。
李老头内敛的多,看着小儿子满身疲惫的样子只是轻轻拍了拍他的肩,眼神温暖。
李老太太就没那么含蓄了,捶了李绍培几下,眼泪就下来了:“你个憨货!什么事都不跟我们说,你想急死我们吗?谁还没有困难的时候?一人计短,两人计长,你什么事都不说,憋在心里就能憋出解决的办法来?”
李绍培心说:“能啊,怎么不能?!”可是看老娘这一副激动的样子,他怕把她气出好歹,只好讪讪地笑着不敢说话了。
二十两银子少是少了点,但放到现代也是八千到一万块。
而目前大虞朝一名普通士兵每月最多也就一两银子,一名百夫长每个月三两银子。
也许他会收吧。
另外,秦虎还准备给李孝坤画一张大饼,毕竟秦虎以前可有的是钱。
现在就看他和秦安能不能熬得过今夜了。
“小侯爷我可能不行了,我好饿,手脚都冻的僵住了。”秦安迷迷糊糊的说道。
“小安子,小安子,坚持住,坚持住,你不能呆着,起来跑,只有这样才能活。”
其实秦虎自己也够呛了,虽然他前生是特种战士,可这副身体不是他以前那副,他目前有的只是坚韧不拔的精神。
“慢着!”
秦虎目光犹如寒星,突然低声喊出来,刚刚距离营寨十几米处出现的一道反光,以及悉悉索索的声音,引起了他的警觉。
凭着一名特种侦察兵的职业嗅觉,他觉得那是敌人。
可是要不要通知李孝坤呢?
秦虎有些犹豫,万一他要是看错了怎么办?要知道,他现在的身体状况,跟以前可是云泥之别。
万一误报引起了夜惊或者营啸,给人抓住把柄,那就会被名正言顺的杀掉。
“小安子,把弓箭递给我。”
秦虎匍匐在车辕下面,低声的说道。
可是秦安下面的一句话,吓的他差点跳起来。
“弓箭,弓箭是何物?”
什么,这个时代居然没有弓箭?
秦虎左右环顾,发现车轮下面放着一根顶端削尖了的木棍,两米长,手柄处很粗,越往上越细。
越看越像是一种武器。
木枪,这可是炮灰兵的标志性建筑啊。
“靠近点,再靠近点……”几个呼吸之后,秦虎已经确定了自己没有看错。
对方可能是敌人的侦察兵,放在这年代叫做斥候,他们正试图进入营寨,进行侦查。
当然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顺便投个毒,放个火,或者执行个斩首行动啥的。
“一二三……”
他和秦安趴在地上一动不动,直到此时,他突然跳起来,把木枪当做标枪投掷了出去。
“噗!”
斥候是不可能穿铠甲的,因为行动不便,所以这一枪,直接洞穿了他的胸膛。
跟着秦虎提起属于秦安的木枪,跳出车辕,拼命的向反方向追去。
为了情报的可靠性,斥候之间要求相互监视,不允许单独行动,所以最少是两名。
没有几下,秦虎又把一道黑色的影子扑倒在地上。
而后拿着木枪勒到他的脖子上,嘎巴一声脆响,那人的脑袋低垂了下来。
“呼呼,呼呼!”秦虎大汗淋漓,差点虚脱,躺在地上大口喘气,这副身体实在是太虚弱了。
就说刚刚扭断敌人的脖子,放在以前只用双手就行,可刚才他还要借助木枪的力量。
“秦安,过来,帮我搜身。”
秦虎熟悉战场规则,他必须在最快的时间内,把这两个家伙身上所有的战利品收起来。
“两把匕首,两把横刀,水准仪,七八两碎银子,两个粮食袋,斥候五方旗,水壶,两套棉衣,两个锅盔,腌肉……”
“秦安,兄弟,快,快,快吃东西,你有救了……”
秦虎颤抖着从粮食袋里抓了一把炒豆子塞进秦安的嘴里,而后给他灌水,又把缴获的棉衣给他穿上。
天还没亮,秦虎赶在换班的哨兵没来之前,砍下了斥候的脑袋,拎着走进了什长的营寨,把昨天的事情禀报了一遍。
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别人冒功,他知道自己现在身处何种环境。
“一颗人头三十两银子,你小子发财了。”
什长名叫高达,是个身高马大,体型健壮,长着络腮胡子的壮汉。
刚开始的时候,他根本不信,直到他看到了秦虎缴获的战利品,以及两具尸体。
此刻他的眼神里面充满了羡慕嫉妒恨的神色。
“不是我发财,是大家发财,这是咱们十个人一起的功劳。”
新
第108章 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