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只是一个被佞臣蒙蔽,一不小心走了错路的无辜之人。
等到他想要回头的时候,发现他已经被裴家父子带入了局中,他已经无法抽身了。
“父皇,儿臣敢指天发誓,这个当铺的主意,真的是裴俢文出的,最开始的时候,这些事也都是裴家父子全权主导,儿臣根本没有参与。
后来,儿臣发现,意识到不妥的时候,他们父子二人已经打着儿臣的名义做下了不可挽回的错事,儿臣想要抽身已经不能了。
儿臣真的是被他们父子蒙蔽带累,才走到了这一步,请父皇明察啊!”
淳文帝听着段则远的这一番哭诉,眼中又闪过了一抹失望。
段则远的确是认错了,但他就算是认错,也依旧认得不老实。
话里话外,一直不停地把责任往别人身上推。
裴家父子有错吗?
他们当然有错,且大错特错,他们所犯,完全是可以处以极刑的错。
但是,他们的错是他们的错,难道段则远就真的那么清白无辜,就真的完全只是被他们蒙骗,被他们牵连的吗?
一开始,他若是没有被当铺所带来的巨大利益所诱惑,又怎么会默许裴家父子继续行事下去?还是打着他的旗号?
裴家父子就算是有天大的胆子,也绝不敢这么放肆。
他将自己摘得再清楚,也掩饰不了他其实早已默许了这件事的事实。
就算这件事一开始的确是裴家父子整出来的,但段则远也绝对不无辜。
他若是没有心动的话,当初就会直接严词拒绝他们父子的示好,甚至应该主动告发,将此事扼杀在摇篮之中。
可他没有,他的默许,便是裴家父子敢继续大胆行事的原因。
裴家父子为他出谋划策,为他鞍前马后,给他当钱袋子,他就只需要坐在后面,坐收渔利。
眼下,事到临头,事情被捅了出去,段则远没有承担此事的担当,便极力地将这盆脏水泼到裴家父子的头上去。
反正,裴家父子一个失踪,一个已然伏法。
这个时候,似乎他怎么说,都找不到可以对质的人。
段则远的确是存了这样的小心思。
这是他在本能之下,下意识地自我辩解和自我保护。
他不敢在淳文帝面前剖白出最真实的自己,因为那样的自己,面目太过丑陋。
所以,他下意识地为自己扯了一张遮羞布。
他难道冤枉了裴家父子吗?根本没有。
当铺的主意本就是裴俢文想出来的,一直以来,也都是裴家父子在替他打理一切。
这件事,裴家父子才是最大的参与者和实施者,自己这么说,也根本不算冤枉了他们。
段则远这般在心中安慰自己,很快就把自己说的这番话当成了理所当然。
然而他这样的心思,在淳文帝看来,并不怎么高明。
他越是极力地撇清自己,越是让淳文帝觉得他遇事没有担当,只会一味逃避。
这让淳文帝想到了此前数次的经历。
第一回,金身佛像和假银子的事,他说是手下办事不利,蒙蔽了他。
第二回,造船图纸的问题,他也说是手下失职,没有将图纸的真假弄清楚。
第三回,他身边的太监险些害了苏贵妃,他也将之归结为自己被手下蒙蔽。
这一次,他也将责任推脱到裴家父子的身上,就好像自己在这件事上是全然无辜的。
淳文帝上次便训诫过他,御下无能也是他的错,不能说事情是手下做的,自己就没有半点连带责任。
看来这次,他也依旧没有把自己的话听进去,凡事事到临头,他的第一反应,也依旧是把责任甩出去。
若是他直接一点,坦率地承认他自己有贪念,有野心,淳文帝兴许还会高看他两眼。
可他现在如此没有担当,实在是让淳文帝觉得失望透顶。
此时此刻,淳文帝第一次真切地觉得,苏贵妃的提议或许是对的。
自己的确是该将他遣送封地,让他及早地知道自己的位置。
淳文帝目前还不知道段则行究竟是否可堪大用,担得起储君的位置。
但目前,他却知道一点,那就是,段则远不堪大用。
一直以来,淳文帝都对他寄予厚望,虽然还没有下旨,做出决定,但他心中的天平却是更多的倾向于段则远。
但现在,淳文帝却不得不承认,他看走眼了。
这样的认知,让淳文帝生出了一股信念坍塌的感觉,整个人都生出了一股深深的失望与疲惫。
淳文帝没有开口反驳段则远的话,因为失望透顶了,所以,便是与他多做争辩的欲望都没了。
淳文帝只问,“那这么些年,你们通过当铺所获的赃款都在何处?”
段则远还不知道自己方才的那番话,又让他在淳文帝面前减了分。
他见淳文帝没有开口追问,还以为自己方才的表现已经完美过关了。
至于现在淳文帝的这个问题,段则远也半点不慌了,因为他已经有了答案。
段则远没有犹豫,直接就开口作出了回答,“当时儿臣听说海运生意利润丰厚,回报甚高,便生了心动,于是,就将一大笔银子投入了海运之中。
但是没想到,儿臣的运气实在太差,那一趟海运偏偏遭遇了海啸,所有投入全都没了。
后来儿臣还投了一些其他生意,但儿臣想来是没有什么生意运,那些生意,要么血本无归,要么不温不火,很大一笔银子就这么被折腾进去了。”
段则远做出一副十分汗颜的模样。
淳文帝听罢,眸光微动。
上次,裴宇轩也说银子投进了海运,血本无归,现在,段则远也这么说,难道,这当真是事实?
淳文帝想到账面上的那笔巨款,很快就否认掉了方才的念头。
或许他们是真的把一部分银子投进了海运,也的确是血本无归,但是,淳文帝却不相信,他们会将所有的银子都投到海运里去。
鸡蛋不能同时放进一个篮子里,这个道理便是无知村妇都明白,他们会不知道?
第一次投了海运,亏了,他们难道还会傻到去投第二次?
第一次海运亏了之后,剩下的银子,他们绝不会再往里砸。
所以,剩下的银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