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家在湖南省桃源县九溪镇官坪村,那里是一个典型的以水稻种植为生的江南鱼米之乡。
大约在我十来岁左右,突然村里由几位罗姓长者在庙里组织起了板龙灯。
每人举一块两米长的木板,木板两头钻孔,有一米二长的木棒穿扣在孔中,一百多块木板相互连接,形成两百多米长的一条巨龙。
每块木板上有四个灯笼,里面点上灯火,现在升级为led蓄电池灯,玩龙灯者服装统一,前有高四米手工艺人纸扎的龙头,后有龙尾,外加各式旗帜,敲锣打鼓,夜晚在大型广场快速跑出各种龙飞凤舞的造型,吸引了镇上人山人海的观看效果。
三十多年来,这种农村民俗非物质文化活动一直传承不息,深受百姓喜爱。
其实每一种文化的兴起都有它的渊源,我们村里的板龙灯也有一个神奇的故事。
据说很多年以前,有一对江西夫妇姓罗,他们逃难到我们村,最后定居于现在莲花庵附近。有一天,罗姓夫妇在自家粮仓里取稻谷时突然发现,昨天刚取走得稻谷怎么又恢复原状了,奇了怪了,便又试着取走一担稻谷,等第二天打开粮仓一看,我滴个乖乖,谷仓里又是慢慢一粮仓的稻谷。
这下把主人可高兴坏了,真是神灵保佑,再也不用饿肚子了。只可惜万事必有度,贪心之余,没有节制的索取,有一天主人取稻谷过量,不小心将谷龙的鳞片弄掉了,谷龙给当场气死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凡事不能太贪,凡事必有度,过犹不及的道理。
后来罗姓夫妇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将谷龙厚葬,并在家附近修了一个道观取名莲花庵,显灵的谷龙取名为老灯菩萨,现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三十都会为了纪念菩萨而唱戏三天,镇上十里八乡的人都会来村里观看,热烈非凡。庙里香火不断,有专人打理,还有专门修建的仿古建筑,亭台楼阁,更有容纳百人的乡村大戏台。
由于我们九溪镇是远近有名的民俗文化之乡,镇上从事文化活动的歌舞剧团众多,所以每年的菩萨生日这三天就是众多歌舞剧团大比舞的日子,老百姓也是看得津津有味,卖小吃的更是生意兴隆,大人小孩都是乐不思蜀。
文化是老百姓的精神食粮,现在家家都已经达到了小康,户户都过上了好日子。在勤劳致富的路上更加追求精神财富,一种精神上的寄托与满足往往和吃饭穿衣是密不可分的。这就是为何全天下为何有那么多寺庙香火旺盛的原因。
愿家乡的板龙灯永远凤舞九天,愿老家的父老乡亲岁岁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