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乐呵呵地拍拍他的肩膀。
“兄弟,你就把心揣肚子里吧。
你们华夏不是有句古话说得好吗?不听老人……
不对,你并不老,反正我是见识到这酒的厉害了。
之前你告诉我,有个拍宫廷剧老头一口气喝多了酒,
睡了几十年还没醒,这次之后,我是彻底信了。”
林远辰点点头,他心里惦记着其他的事。
在尼克松身后跟着的一大串医疗队人员里搜寻起来。
可最后还是没见到那个盼望多日的身影。
“我以为这次艾典丽会与你一起来华夏,她人呢?”
一提到艾典丽,罗伯特脸上的笑容更大。
“原本她也打算一起来的,可惜临行前不久,
她被教宗里突发情况给绊住了,必须她亲自处理。
她让我跟你说声抱歉,这次不能来华夏,
不过下次你到入典,她一定会亲自好好接待你。”
虽然心下有些失望,但林远辰还是笑着说道。
“不要紧,她忙正事要紧。”
既然得让艾典丽留下亲自处理的事情,就肯定不是小事。
脑海里突然想起了一个名字,斯特里格。
莫非事情与他有什么联系?所以艾典丽不得不留下。
他并没有纠结太久,就把这事抛在了脑后。
反正等世界医疗队离开后,他也会对他们国家一一回访。
入典是其中重要的一站,一方面将中医推广到入典去,
另一方面,他可以当面向艾典丽询问关于十字架的玄妙。
而斯特里格也嚣张不了多久了,一笔笔账他都急着呢!
世界医疗队刚到不久,便紧锣密鼓地开始对中医调研。
专家们都对之前林远辰治疗入典公主的传奇半信半疑。
如今他们想见识一下中医治病的过程。
这就需要一段不短的时间。
而在他们到来之前,华夏这边便做足了充分的准备。
中南海德高望重的国手们,各地中医大师们,
还有八大中医流派及从民间精挑细选出的医道高手。
在他们接待的同时,就已经在黎明医院等待。
黎明医院中医堂将进行为期半个月的义诊。
这消息早就已经通过各种形式发布了出去。
医疗专家队还没到,这里便被病人踏破了门槛。
到了医院之后,对接的工作竟交给翻译与这些医生们。
按照之前的部署,每人配备一个翻译,对应一个专家。
这样的安排是林远辰提议的。
可以让医疗队所有人都能近距离感受到中医的魅力。
他们可以看到中医给病人号脉、问诊、开方的全过程。
而配备的每一个翻译都能做到高效地同声传译。
实时地将医生与病人之间的交流翻译给专家听。
让他们实时实地地体验到中医和现代医学的区别。
之后,林远辰连喘息歇口气的机会都没有。
带着好几百位医学尖端人才组成的医疗队参观医院。
浩浩荡荡的队伍在黎明医院上上下下转了一圈。
只有又介绍了一些重点科室与器械,
高层早就安排好了丰富的中餐,等专家们吃饱喝足,
才来到了被分配到的中医诊室当中。
关于中医的医学交流大会此刻才拉开了帷幕。
这一次的中医交流大会,集结了国家与民间的力量。
华夏所有尖端的中医资源此刻在黎明医院汇聚一堂。
中医学以前在世界上一直被污名化,地位并不高。
而此时外国专家们却紧紧盯着老中医们的诊治过程。
遇到好奇的地方还请教几句,不时地啧啧称奇。
这让以前怀才不遇的老中医们神清气爽,眉开眼笑。
他们也知道此次中医交流会的重要性。
只有将自己的真才实学展示在这些洋鬼子面前。
让他们知道中医并非巫术,中医也能够治病益寿。
以后他们才能对中医刮目相看,甚至主动学习中医。
几百名中医与翻译加上几百名的国外专家规模太大。
别说是中医堂了,就连整个黎明医院都容纳不下。
虽然交流会重要,但也不能影响其他病人的治疗。
所以孙悦索性将位于黎明医院门前那广场利用起来。
搭建了一个个临时帐篷作为诊室,来为病人义诊。
当初义诊决定刚发布的时候。
华夏宣传部便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广播、电视、网络都循环播报着这一消息。
因为宣传部门的卖力,黎明医院传遍华夏大街小巷。
而华夏各地的病人都不愿意放过名医汇聚的机会,
纷纷乘坐汽车,货车,轮船,飞机朝京城赶来。
一时间甚至出现了人满为患一票难求的情况。
所有的病人都把希望寄托在这名医荟萃的义诊上。
他们并不关心什么医疗交流会,只知道病有救了。
所以对黎明医院的这一善举感恩戴德。
但凡是家里有些条件的,都来到京城想参加义诊。
京城迅速增加的人流量让各个部门都压力倍增。
如果不是早已提前有了应对举措,势必措手不及。
早在义诊消息发布出去时,便一起公布了注意事项。
所有参加义诊的人,都必须提前在政务网站进行报备。
不管是京城还是外地来的,都不会区别对待。
而政府会对报名者的信息进行相关的查验筛选。
所有病人报备的同时必须上传医院开具的病历资料。
而且对于病症也会进行挑选,力求达到最好的效果,
会尽量筛选多种类的疑难杂症,
才能让中医治疗更全面,更具有说服力。
不管和自己有没有关系,华夏人的劣根性便是喜欢看热闹,
这么声势浩大的医疗研究会,自然有不少人感兴趣。
甚至不排除有些人时间充足,哪怕不看病也要到周围游玩。
这会给本就人流量激增的京城带来更大的麻烦。
不仅对参加病人的资格进行筛选,还制定了分批分流措施。
来自华夏不同区域,不同的病症分门别类。
根据病人不同情况为他们规划好出行时间与出行方式。
最大程度地缓解因为病人争先恐后涌进京城带来的麻烦。
哪怕安排已经如此地详尽,但京城交通部门还是很头疼。
义诊刚开办第一天,黎明医院所在地区交通便陷入了瘫痪。
不管是公交车,出租车还是地铁都人满为患。
到最后,甚至道路两旁的共享电瓶车与单车都被租完了。
众多酒店与宾馆更是早早地便挂出了无剩余房间的告示。
幸亏黎明医院当初搭建时,广场是当做紧急避险地。
如此大的广场,容纳近万人都没问题。
搭建了众多临时诊室之后,还有供病人们休息等待的区域。
如今的广场上不再是空荡荡的,搭建了一个个宽大的帐篷,
广场的一角,搭建有一排公共洗手间。
在现场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所有的病人井然有序地就医,
而未来半个月以内的时间中,
这些工作人员将始终这样忙碌。
临时搭建的诊室早已安排妥当,旁边不远便是候诊区。
休息区稍远些,给予病人们最无微不至的关怀。
一旦从候诊室进入到诊室之中,义诊便正式开始了。
他们看着诊室之内不仅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中医,
还有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以及一个翻译。
顿时觉得这次的义诊高大上起来,感觉自己的病治愈有望。
黎明医院不愧是如今华夏数一数二的医院。
早就已经将所有的事情安排得井然有序。
医疗队专家看着眼前这有条不紊的局面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而入典皇家医疗队更觉得面上有光,
毕竟这黎明医院可是入典皇家医疗队投资运营的。
建立溯光医院的目的就是便于中西医之间的融汇交流。
如今看来,在孙悦的管理下已经是卓有成效。
或许在不久后的将来,
黎明医院能够在世界医疗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之前林远辰带着他们在黎明医院上上下下参观了。
还在一个可以容纳上千人的会议室举行了很长时间会议。
林远辰亲自出马,为专家们介绍了中医的渊源和历史。
剖析了中医学的特点,介绍了历朝历代中医代表人物。
之后,才开始了旷日持久的医疗交流会。
等所有医疗专家进入各个诊室之后,广场也变得空前热闹。
据工作人员不完全统计,
此刻广场所有的医生加翻译以及等候就诊的病人过六千人,
加上有些炎热的天气,就给现场工作人员带来了不小压力。
让本就火热闹的气氛更加热闹。
他们不由得有些庆幸,幸亏政府选择了封路。
要不然京城看热闹的人再纷纷涌入,就够他们喝一壶的。
而所有能加入这次义诊的,都是一些德高望重的老医生。
不管是知识见解还是经验在华夏中医界都是顶流。
前来义诊的病人都是一些寻常医生无法解决的疑难杂症,
但在这些老中医眼中,不过是些小问题。
唯一遗憾的是,中医的特点便是用时长,疗效慢。
不能让这些医疗专家瞠目结舌地见到一些吹糠见米的效果。
这一点,估计也只有林远辰这个医神可以做到。
尽管如此,外国医疗专家还是觉得很神奇。
他们紧紧盯着老中医问诊眼睛眨也不眨,
不时地听着翻译频频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