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蓁蓁领着两个小姑娘到了于家的附近,在于家院门口观望一会儿,确定于金英没在家,就带着二人在背风处等了一会儿。
于家的大门被三宝踹坏了,也没人帮忙去安。
刘俏妹就是个废物,除了占便宜当小三,那是啥本事都没有。
这个时候,更不能指望她。
于是,这大门就是黑天的时候挡上,白天的时候撤下,似乎跟没坏的时候也没差。
过了好一会儿,三人看见于金英背着一捆柴火从山上下来,一步一步走向于家。
下雪过后捡的柴火有些湿,她得放到院子里晾干了再烧。
刚要到于家附近,于金英就听见大丫惊喜的呼唤。
“小姨——”
于金英转头,看到三个大小不一,但均是穿着干净体面的姑娘。
她一眼就看出,最小的那个,还是前几天跟她一起在于家挣扎度日的小可怜。
“砰”的一声,把柴火放下,于金英往大丫那边走。
走近之后,于金英问道:“你怎么来了?不是已经回你奶奶家了吗?”
“嗯,我是来找你的,小姨。你看,这是枣糕,我特意给你留的。”
说着,大丫从怀里拿出一个小手帕,展开之后,露出一块手掌大的枣糕,上面还点缀着瓜子仁。
空气里骤然扑来一阵香甜的糕点味儿,于金英条件反射的咽了咽口水。
但她没有立刻去接,反而看了竺蓁蓁一眼,点头示意了一下,又对大丫道:“小姨不吃,你自己吃吧!”
大丫急了:“不不不,这是我特意给你留的,小姨,你快吃吧,可好吃了!你以前肯定没吃过!”
于金英还是冷淡的摇了摇头。
竺蓁蓁在一边看着,发现这个姑娘虽然眉眼冷淡,面无表情,但实际上还是个挺有分寸的姑娘。
况且,她能去给竺家人报信,可见也是个面冷心热的。
于是,便在一边劝道:“你快吃吧,大丫特意赶来,就是来给你送枣糕的,你要是不拿着,她该伤心了。”
竺芊芊反应一会儿,也糯糯劝道:“小姐姐,你快吃吧!”
于金英沉默一瞬,接过大丫手里的枣糕,道:“那我们四个分了吧!”
竺蓁蓁温和道:“不用了,这一整块,都是大丫对你的心意,我们在家早就吃过了。行了,你吃吧,我们先走了。”
说完,不等还想说点儿什么的大丫,直接牵着两个小姑娘走了。
她知道,她们在那里,于金英是不能安稳吃的。
看着三人远去的背影,不知过了多久,于金英才回过神来看她手里的枣糕。
她知道,拿回家的话,是一口也到不了她的嘴的。
她也没那么高的觉悟。
于是,一口、两口、三口……
她本想慢慢吃的,可从来没有品尝过美食的味蕾,刚一入口,就被折服了。
于是,越来越快,越吃越快,不过一会儿,一块巴掌大的枣糕都进了肚子。
她细细的把手帕上的残渣都捡着吃了,突然看到自己布满茧子和口子的手,她内心自嘲。
也就只有那样眉眼明媚平和的姑娘,才能这般的大方吧!
直到如今,她也很是不解。
竺家那样的人家,她姐到底有什么不满意的。
如果是她,如果是她嫁进竺家……
她一定好好过日子!
脑海中闪过一个张扬的少年,随后又被她狠狠压下。
不要再痴心妄想了,能在年少时尝过一口甜,已经是她的幸运了。
打断自己愈加发散的思想,于金英把帕子叠好放进怀里。
又找到一块干净的雪地,往嘴里塞了好几口雪才算完,然后从地上扛起柴火回家。
等到下午吃饭的时候,于金宝才扛着一身湿哒哒的雪泥回来。
刘俏妹一看自己宝贝儿子的样子,顿时大惊。
“哎呀,娘的乖儿啊,你是去干嘛了?怎么弄成这样啊?谁欺负你了,跟娘说,娘非得去找他!”
于金宝烦躁的挣开她的手,嘟囔道:“我就是出去玩儿了,有这么大惊小怪嘛!真是的,你啥都去找,都怪你,都没人愿意跟我玩儿了!”
刘俏妹赶紧答应着:“好好好,我不去找,我不去!你赶紧把衣服脱下来,回屋盖上被子去,要不然染了风寒,有你好受的!”
于金宝这次倒是听话的回屋把棉袄脱下来了,那棉袄,已经被造的不成样子了。
刘俏妹心疼地拎着那棉袄出来,絮絮叨叨:“你这混小子,也不知道介在一点儿,这里面的棉花可是好的呢!”
到了院子外面,她“啪”的一声,把棉袄扔进木盆,皱着眉道:“英子,待会儿把棉袄洗出来,然后去灶火间烤干。要不然你弟明天该没穿的了!”
于金英没有吱声,但刘俏妹一点儿都不在意。
她已经习惯了于金英的沉默,反正最后,她都得把活计给自己干了。
这么想着,她有恃无恐地转身回屋去哄她大儿子了。
于金英沉默地做饭,一会儿把饭端上去,等吃完还要端下来,然后烧水洗衣服烤衣服………
明天再开始新一天的捡柴、做饭、收拾家什……
有大丫在的时候,还能帮她分担一下烧火、洗衣服的活计,到了晚上,抱着那个小身子,两个瘦弱的身躯,也能相依取暖。
但她不后悔去报信,让竺家来人把她接走。
处在深渊的人,有她一个就行了。
她是没有任何退路,不得不深陷其中。
大丫有退路,为何不努力一把呢?
她在四岁的时候,也曾迫切的希望有人拉自己一把!
而如今,她已经过了十四岁了。
她不知道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但可以肯定的是,她无比迫切的希望那一天的到来。
她相信,这日子,也不远了………
有人身处底层,为了美好的未来,隐忍负重。
有人身居高楼,为了那扑朔迷离的真相,也在撑着残躯苦苦挣扎。
京城,孟家。
孟令宇坐在椅子上,腿上盖着厚厚的毯子,看着窗外下的雪。
“咳咳咳……查到了吗?”
常叔一脸复杂,对着二少隐忍再三道:“二少,已经查到了那女人的身份,只是……”
二十两银子少是少了点,但放到现代也是八千到一万块。
而目前大虞朝一名普通士兵每月最多也就一两银子,一名百夫长每个月三两银子。
也许他会收吧。
另外,秦虎还准备给李孝坤画一张大饼,毕竟秦虎以前可有的是钱。
现在就看他和秦安能不能熬得过今夜了。
“小侯爷我可能不行了,我好饿,手脚都冻的僵住了。”秦安迷迷糊糊的说道。
“小安子,小安子,坚持住,坚持住,你不能呆着,起来跑,只有这样才能活。”
其实秦虎自己也够呛了,虽然他前生是特种战士,可这副身体不是他以前那副,他目前有的只是坚韧不拔的精神。
“慢着!”
秦虎目光犹如寒星,突然低声喊出来,刚刚距离营寨十几米处出现的一道反光,以及悉悉索索的声音,引起了他的警觉。
凭着一名特种侦察兵的职业嗅觉,他觉得那是敌人。
可是要不要通知李孝坤呢?
秦虎有些犹豫,万一他要是看错了怎么办?要知道,他现在的身体状况,跟以前可是云泥之别。
万一误报引起了夜惊或者营啸,给人抓住把柄,那就会被名正言顺的杀掉。
“小安子,把弓箭递给我。”
秦虎匍匐在车辕下面,低声的说道。
可是秦安下面的一句话,吓的他差点跳起来。
“弓箭,弓箭是何物?”
什么,这个时代居然没有弓箭?
秦虎左右环顾,发现车轮下面放着一根顶端削尖了的木棍,两米长,手柄处很粗,越往上越细。
越看越像是一种武器。
木枪,这可是炮灰兵的标志性建筑啊。
“靠近点,再靠近点……”几个呼吸之后,秦虎已经确定了自己没有看错。
对方可能是敌人的侦察兵,放在这年代叫做斥候,他们正试图进入营寨,进行侦查。
当然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顺便投个毒,放个火,或者执行个斩首行动啥的。
“一二三……”
他和秦安趴在地上一动不动,直到此时,他突然跳起来,把木枪当做标枪投掷了出去。
“噗!”
斥候是不可能穿铠甲的,因为行动不便,所以这一枪,直接洞穿了他的胸膛。
跟着秦虎提起属于秦安的木枪,跳出车辕,拼命的向反方向追去。
为了情报的可靠性,斥候之间要求相互监视,不允许单独行动,所以最少是两名。
没有几下,秦虎又把一道黑色的影子扑倒在地上。
而后拿着木枪勒到他的脖子上,嘎巴一声脆响,那人的脑袋低垂了下来。
“呼呼,呼呼!”秦虎大汗淋漓,差点虚脱,躺在地上大口喘气,这副身体实在是太虚弱了。
就说刚刚扭断敌人的脖子,放在以前只用双手就行,可刚才他还要借助木枪的力量。
“秦安,过来,帮我搜身。”
秦虎熟悉战场规则,他必须在最快的时间内,把这两个家伙身上所有的战利品收起来。
“两把匕首,两把横刀,水准仪,七八两碎银子,两个粮食袋,斥候五方旗,水壶,两套棉衣,两个锅盔,腌肉……”
“秦安,兄弟,快,快,快吃东西,你有救了……”
秦虎颤抖着从粮食袋里抓了一把炒豆子塞进秦安的嘴里,而后给他灌水,又把缴获的棉衣给他穿上。
天还没亮,秦虎赶在换班的哨兵没来之前,砍下了斥候的脑袋,拎着走进了什长的营寨,把昨天的事情禀报了一遍。
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别人冒功,他知道自己现在身处何种环境。
“一颗人头三十两银子,你小子发财了。”
什长名叫高达,是个身高马大,体型健壮,长着络腮胡子的壮汉。
刚开始的时候,他根本不信,直到他看到了秦虎缴获的战利品,以及两具尸体。
此刻他的眼神里面充满了羡慕嫉妒恨的神色。
“不是我发财,是大家发财,这是咱们十个人一起的功劳。”
新
第266章 送枣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