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紧盯着叶铨,目光转冷。
他在做出这个决定时,想过内阁给的阻力,比如刘庆元一向是坚定的立嫡党,比如钱敏中和陆致远一向与方栾不和,不会任由谢曜成为储君。
然而率先出头的,竟然是他这个一向敬重的老师。
皇帝登基十八年以来,不论皇帝有何政令,叶铨从来没有当面出言反对,哪怕是再出格的举动,也只是在私下里进行规劝。
叶铨如此旗帜鲜明地站出来反对,还是头一次。
“叶太傅,今日天色已晚,您是上了年纪的人了,还是早些回去休息吧。”
皇帝无可奈何地说着,朝张固使了个眼色。
张固当即上前去扶叶铨,不料叶铨却是一把甩开了张固,依旧是跪在地上,挺直了腰板说道:“陛下,如今正值危难之时,陛下的一举一动,都牵连着国家的气运,请陛下慎重为宜。”
皇帝涩声说道:“叶太傅,朕知道你一片赤诚,可是,你也得理解朕的苦心。以往你们劝诫朕,朕一直都没往心里去,朕这一病,突然就想通了。不错,国之储君,立国之本,早早定下储君,也好断了某些人的念想。”
叶铨再拜,说道:“此一时,彼一时也,若是在以前,陛下有立储的打算,老臣定会闻风响应。当今迫切之事,一是关中匪乱,二是江南水患,其余事情,皆可暂且放下,日后再做计较。”
皇帝眼睛平视着前方,脸上晦暗莫名,冷声说道:“若是朕今日一定要立储呢?”
叶铨向皇帝拜了三拜,说道:“老臣愚钝,本就不是栋梁之才,蒙先帝和陛下错爱,委臣以重任,是以思尽臣节,以报厚恩。如今年龄日长,思虑浅薄,已然不足以辅佐陛下,请陛下准臣致仕。”
皇帝未曾料到叶铨竟然会反对的如此坚决,不惜提出了致仕相逼迫。
他正要温言相劝,只听刘庆元也道:“陛下,臣素有山林之念,今日愿追随叶太傅,大学士之职,臣请陛下另择贤能。”
皇帝先是愕然,接着突然发出一阵冷笑,朝内阁几人逐一看了过去,提高了声音说道:“好!好啊,还有谁想辞官的,趁着这个时候一并说出来!朕都给你们准了!”
这句话说完,皇帝连声咳嗽了起来,林紫苏忙凑上前,向皇帝递了一杯热茶。
钱敏中和陆致远皆是默然不语,沈常德向前迈出了半步,迟疑了一息,又缩了回去。
唯有章若谷脸色如常,应道:“陛下圣明!”
皇帝抿紧嘴唇,说道:“张固,伺候两位大人出宫!”
叶铨颤颤巍巍站起身,眼中老泪纵横,他走出了两步,忽地又转身拜倒在地,说道:“请陛下保重。”
皇帝只顾着低头品茶,平声道:“叶师傅,你我君臣之义已尽,回去好生颐养天年,勿以朝政为念。”
皇后听到皇帝立储的旨意时,如遭五雷轰顶,待见到叶铨出言反对,心里期盼着皇帝能收回成命。
然而谁都没想到,不过半个时辰,内阁首辅和吏部尚书相继提出致仕。
皇后见再也无人提出反对立储一事,心下惊慌,盘算着自己是否该出头反对,只听皇帝接着道:“钱尚书,立储的旨意明日发出,选妃也要提上日程了。朕几个月前已然提过,你们礼部可曾做好准备?”
钱敏中盯着首辅的位子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平时偶尔还指示御史向刘庆元使绊子,然而不知皇帝到底是如何想的,刘庆元的首辅之位一直稳如泰山。
而吏部尚书叶铨一直都是皇帝的亲信,从不接受旁人的拉拢,对内阁其他几人一向不冷不热。
钱敏中早就记恨在心,只是知道叶铨在皇帝心中的分量,才不敢贸然动手。
不曾想皇帝一道立储的旨意,竟如此轻易地就去掉了钱敏中的两大政敌。
他还沉浸在内阁首辅空缺的喜悦当中,听皇帝问到自己,忙回应道:“臣和礼部各司郎中已反复商议过了,又和钦天监问了日子,暂将选妃之期定在了八月二十,明日臣写个奏章,详陈此事。”
皇帝点头说道:“那就八月二十,守礼,你来拟旨,将选妃的旨意通告全国。”
曹守礼当即应了下来,伏案奋笔疾书。
皇帝接连出了两道旨意,众人都以为今晚就此结束,哪知皇帝清了清嗓子,又降下了一道旨意。
“拟旨,擢翰林院编修叶世焕为江南巡按御史,督查平江决堤,凡江南政事得失,军民利病,皆须直言无避。”
钱敏中和陆致远皆尽吃惊,陆致远忙道:“陛下,江南乃赋税重地,平江水灾非同小可。那叶世焕资历尚浅,臣恐怕……”
皇帝轩眉问道:“你们怕什么?是怕叶世焕是叶铨的儿子?”
这句话着实诛心,陆致远涨红了脸,说道:“江南官场错综复杂,又遭了水灾,千头万绪的事等着地方操办,臣怕他镇不住地方官员。”
“你这样说,倒是提醒了朕,守礼,说话间也到了秋税,江南不容有失,你把东厂也派过去,嗯,你那个干儿子曹琅,这些日子长进挺快,就他吧,让他去江南历练历练。”
皇帝的脸色渐渐的缓和,说这句话时,一脸的轻松,曹守礼本来还在伏案疾书,听到皇帝的话,笑着说道:“阿琅还是有些年轻,有时候难免不够老道,让他去一趟也好,多跟江南的各位大人们学学。”
陆致远恨不得抽自己几个大嘴巴,本来只是不想让去个生面孔,这下子,直接过去个活阎罗。
他连连朝钱敏中使眼色,钱敏中领会陆致远的意思,上前说道:“陛下……”
皇帝挥手打断钱敏中的说话:“今日天晚,朕有些乏了。曜儿,朝事上缺了刘庆元和叶铨,就先由钱敏中和章若谷帮你支应着吧。”
直到此时,谢曜还是满脑子的兴奋,听皇帝叫了自己,喜不自胜说道:“儿臣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