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老的人没有回答,而是转向身边的少年问道:“郁儿,你觉得呢,燕王能否称得上天下名君?“
被称为郁儿的有少年想了一下,很认真的说道:
“燕王爱民如子,不包庇下属,依法办事,吏治清明已经初步具有明君之像;他麾下的各种燕军,像东北军团、北方军团、西北军团、还有中央军……都非常能打,这些年大败金国收复燕云十六州全部和辽西走廊一部,大败西夏李乾顺收复河套平原、河西走廊,他的功绩已经超过太祖和太宗二帝。“
“如果燕王能得到天下读书人广泛的认可,那就是天下归心,咱们汉民族将会比汉唐更加强大。”
“还有,燕王肯定已经意识到读书人的能量,因此他才如此重视这次科举考试,让各地官府、驿馆,好生招待那些贫苦的读书人,用实际行动来资助他们到开封府参加考试。”
“如果各位叔叔伯伯还要犹豫,只怕到时候燕王统一天下,就没有你们什么事了。”
辛文郁说完,竟然笑起来。
“臭小子,你笑那么开心做什么?”
其中一个书生发现辛家小子越说越得意。
“我笑,只怕到那个时候你们已经老了,让汉民族崛起的事情轮不到你们,该由我们这些少年来肩负责任。“
辛文郁毫不避讳的说道。
他这话算是提醒众人,再不进开封府,等燕王门生考出来,你们就没有戏唱了。
果然,他的话音刚落,四周的书生都是一阵心慌。
赵宋懦弱,让金国两次兵临城下,搞得民不聊生,很多人都生活在金人的阴影之下。
反观燕王,除了刚出山东的河北大战和陕西大战,剩下的都是御敌于国门之外,国内的百姓则可以安心生产,再不用担心金国的铁蹄肆掠。
两者相比之下,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对,文郁说的好,燕王为了中原苍生做了那么多,我们读书人总不能拖后腿,听说不久之后燕王会在东京城进行大
。考,为国家选拔人才,不如我们去开封府看看。”
“行,莫说谋得一官半职,至少也要看看战后的东京城被燕王建设成什么样子了“
“听那里比六年前还要繁华,大家不如结伴而行。”
几个书生打定主意,都看准一个目标:东京开封府。
这个辛氏父子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辛赞和辛文郁。
中年人是辛赞,少年是辛文郁。
辛文郁将来会有一个名动天下的儿子——能文能武、忠心报国的辛弃疾。
原本历史的辛赞,是北宋末年一名进士。
按照大宋皇帝对天下文人的照顾,辛赞的命运应该是一片光明的。
然而他的运气并不怎么好,正当他准备大展宏图的时候,靖康之变突然发生,北宋被金人灭亡。
当时的情况下,北方大乱,很多人纷纷跟着宋高宗赵构南迁躲避金人的兵锋。
面对国破家亡,山河沧丧,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辛赞并没有随大流南下逃亡。他产生一个大胆的想法,留在北方保存实力,等待有一天王师北伐时,拿出武器支援王师收复中原。
光凭这一点看,辛赞就甩当时绝大多数官员几条街远。
因为留下就意味着被金人统治,被征诏入朝为官,成为人人唾弃的汉奸走狗。
这对于极为注重名节的辛氏又是多么巨大的挑战。
然而为国家民族辛赞却毫无犹豫的这样做了。
可惜的是,他的儿子辛文郁虽然有大才,却英年早逝。
辛赞就将希望寄托在孙子辛弃疾身上。
经常带着他游历祖国的名川大河,开阔他的见识。
最关键的是常常向孙子灌输爱国主义教育,增强他对汉民族的认同感。
辛弃疾也非常争气,他在金国沦陷区亲眼目睹汉人过着悲惨的生活,于是很就立下誓言,恢复中原,以雪靖康之耻。
无奈南宋皇帝昏庸无能,自岳飞死后,根本就无力恢复中原,解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辛弃疾跟他爷爷一样,天天盼着
。王师而不得,最终只能郁郁而终。
在王铁所处的这个时空,跟岳飞,李彦仙和王彦这些人一样,辛氏一脉的命运在发生着悄悄转变。
当年金人南下,王铁发布十大恨对金人发起进攻。
辛氏父子当时是很诧异的。
因为在他的意识当中,梁山早在宣和年间就已被郓王和高俅剿灭,王铁又是如何突然出现的?
就在辛赞犹豫的之际,王铁和他的梁山军连战连捷,甚至打出燕王的称号和燕军的名头。
此时的辛赞由诧异改为惊奇。
梁山军这么能打吗?
随着王铁入主东京城,开始征战四方时,辛赞并没有急于现身投靠王铁的麾下。
跟大多数读书一样,他们对于王铁是自己称帝还是立赵氏后人继承大统报有疑惑。
恰好此时济南知府刘豫号称拥立赵氏后人为皇帝,与金人抗争。
辛赞就和其他读书人一样,准备投靠到刘豫麾下。
后来突然爆出刘豫勾结金人准备图谋中原的江山。
跟完颜宗磐密会,接受金国皇帝的册封的伪齐皇帝的封号。
辛赞又隐藏下来。
后来传出王铁以燕王监国的身份掌管大下大势,李纲、宗泽、种师中,权邦彦,孔彦威,张浚,曲端……这些有大能的人都纷纷加入他的旗下。
辛赞等有些心动了。
这些日子,辛赞和其他一些读书人一直在暗中观察王铁和燕军的一举一动。
判定王铁是否值得辅佐。
王铁派武松、裴宣和陈东等人到沧州处理周通一事,使得辛赞认识到,王铁是真正值得辅助的明主。
因此才决定带着儿子辛文郁和一众读书人去到东京城会会所谓的燕王监国。
……
周通伏法之后。
有两个人是最忙的。
一个是裴宣,他要按照燕王的意思,将沧州一案弄成典型的案例,传檄全军让所有战兵营和地方驻军引以为戒。
让他们知道战功不是护身符,只有严守梁山军法才是最好的保证,对自己、对他人都是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