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云瑶看到跟在姜振宁等人身后回来的盛知衡,表情微讶。
天色这么晚了,他怎么跟过来了?
姜云瑶朝着盛知衡投过去疑惑的视线,得到了一个安抚的眼神。
眼看着姜老将军等人的表情并不怎么轻松,姜云瑶也只能压下疑惑,紧贴着娘亲坐下了。
姜老夫人安排厨下一直备着热水和热汤。
见众人归来,就吩咐下人先把热水和热汤端上来,给众人暖暖身子。
一碗热汤下肚,再喝点热茶,姜老将军舒服的呼出一口气,表情也放松了些。
姜老夫人旋即挥退所有伺候的下人,询问姜老将军情况如何了。
“人暂时被安排进蕃馆住下了,后续如何对待,还得看陛下的意思。”
姜老将军轻啧一声,表情莫名。
“这次的事情,是把双刃剑。端得看陛下是个什么想法了。”
姜老将军说着,视线还往盛知衡的身上扫了一圈。
原来那群人之所以找上镇边大将军府,也是因为他们只跟姜家人熟识,也只认姜家人。
他们是想来面见皇帝,谈依附之事不错。
但能让他们下定如此决心的原因,还是出自姜家人身上。
这几位首领都跟姜家人或多或少的交过手,都是被武力震慑,被打服了,不敢再侵犯边关的人。
所以他们很是信服姜家人领兵打仗的手段。
再者,近来草原上动荡不平。
他们也不是傻子。
只消仔细盘算一下前因后果,轻易就能发现姜家人在其中起到的作用。
那些从将军府手中得了好处,换得了武器,能去和一众大部族对着干的小部族,能不知道将军府意欲挑拨草原大乱的心吗?
他们知道。
但谁能会放弃眼前能看到的利益?
蚁多咬死象。
就算再不把那些小部族放在眼中的大部族,在被一众小部族频频联手骚扰侵袭的情况下,也不得不想办法解决这种麻烦了。
若是继续忽视不管,恐怕什么时候整个部族都被吞并了还一无所知呢。
尤其是姜家人挑动草原大乱,真就没有任何后手吗?
一旦某些部族出现疲软状态,他们随时能发兵深入草原,把他们一网打尽。
正是因为几位首领看穿了这一切,才放下和镇边大将军府历代来的恩怨,主动寻上门,想求依附。
不过他们只认准镇边大将军府,旁人一概不认。
这些游牧部族一向推崇信服强者。
如果不是姜家人把他们打服了,成为了他们心内认同的强者,恐怕不管草原上再乱,他们也不可能轻易愿意依附祁月国。
周边可不止祁月国一个国家。
他们这些战斗力强悍的大部族,不管要依附哪个国度,都一定会受到对方的热烈欢迎。
但他们现在就认准了镇边大将军府。
除了姜家人,他们谁的面子都不给。
甚至在姜老将军等人把他们领进宫后,皇帝召集了一群大臣入宫,商讨如何安置对待这群部族首领的相关事宜。
有负责接待来访祁月国的宾客的官员,主动出面想要和那几位部族首领交谈,却被无视了。
他们摆明了一副只听姜家人话的油盐不进模样。
他们的态度和表现,对镇边大将军府来说,有利有弊。
与其说他们是来依附祁月国的,不如说他们是想依附于镇边大将军府。
他们来求见皇帝,不过是为了走个流程过个明路,真正的本意还是冲着镇边大将军府来的。
可以说以后边关只要有任何一个姜家人在,他们都不会反叛。
但若是镇守边关的换了人……可就不好说了。
此事对姜家来说,有利有弊。
利处便是让某些对镇边大将军府不满,视姜家人为眼中钉肉中刺的人看清楚,姜家镇守边关,于祁月国的重要性。
而弊端也很明显。
这群人只认准了镇边大将军府,连皇帝的面子都不怎么卖。
若是被人抓住这一点攻击,质疑镇边大将军府功高盖主……
假若皇帝小肚鸡肠一些,因此对镇边大将军府上下升起防备忌惮之心,也会给姜家人带来不少麻烦。
此事能不能处理好,全得看皇帝的意思。
厅堂里众人的视线,不由得又落到了盛知衡的身上。
作为皇帝的绝对心腹之一,盛知衡绝对能比他们更容易揣摩皇帝的心态。
被这么多人行注目礼,盛知衡还淡定的面色未变,说出了自己特意跟来将军府的本意。
“陛下让我给诸位将军传达个话,让诸位将军安心,他明白诸位都是忠君之臣。有诸位在边关立下的汗马功劳,才有今日这群人的俯首称臣。陛下并不是昏庸之辈,诸位将军可放宽心。”
听了盛知衡的一番话,姜老将军等人对视一眼,虽然这口气没有彻底放松,但面色却显然轻松了不少。
不管皇帝这些话到底有几分真心,至少也算表明了他的态度,并不会借此对镇边大将军做什么。
伴君如伴虎,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能得到皇帝的理解和安抚,总比被皇帝忌惮防备来得强。
盛知衡特地跟来走一趟,就是为了帮皇帝传达安抚之意。
皇帝的心腹,也分成不同的派系。
有认为镇边大将军府重兵在握,必须加以扼制管束,甚至有意劝皇帝削弱姜家人手中权利的。
唯恐他们手握重兵生有二心,便是对皇帝最大的威胁。
也有的,认为镇边将军府上下皆是忠君爱国之辈。
他们镇守边关多年,为国为民立下汗马功劳。
如此功勋之臣,若是不由分说忌惮防备,削弱甚至是剥夺他们手中的虎符兵力,恐怕才会引来抗拒反叛。
甚至会令其他武将产生不满,甚至为了自保,而多生事端。
盛知衡有姜云瑶的关系在其中,加之他也算了解姜家上下,知晓他们并无任何异心,皆是一群只用心守卫国土之辈。
他自然是坚决站在镇边大将军府这一边,不支持撼动姜家人手中兵力的一员。
“陛下明鉴。”
姜老将军冲着皇宫的方向拱手行礼,再度看向盛知衡的眼神也多了几分和蔼。
“夜深了,不便外出行走。稍后命人去收拾一间客卧,你若是不嫌弃,便在将军府中歇下吧。”
二十两银子少是少了点,但放到现代也是八千到一万块。
而目前大虞朝一名普通士兵每月最多也就一两银子,一名百夫长每个月三两银子。
也许他会收吧。
另外,秦虎还准备给李孝坤画一张大饼,毕竟秦虎以前可有的是钱。
现在就看他和秦安能不能熬得过今夜了。
“小侯爷我可能不行了,我好饿,手脚都冻的僵住了。”秦安迷迷糊糊的说道。
“小安子,小安子,坚持住,坚持住,你不能呆着,起来跑,只有这样才能活。”
其实秦虎自己也够呛了,虽然他前生是特种战士,可这副身体不是他以前那副,他目前有的只是坚韧不拔的精神。
“慢着!”
秦虎目光犹如寒星,突然低声喊出来,刚刚距离营寨十几米处出现的一道反光,以及悉悉索索的声音,引起了他的警觉。
凭着一名特种侦察兵的职业嗅觉,他觉得那是敌人。
可是要不要通知李孝坤呢?
秦虎有些犹豫,万一他要是看错了怎么办?要知道,他现在的身体状况,跟以前可是云泥之别。
万一误报引起了夜惊或者营啸,给人抓住把柄,那就会被名正言顺的杀掉。
“小安子,把弓箭递给我。”
秦虎匍匐在车辕下面,低声的说道。
可是秦安下面的一句话,吓的他差点跳起来。
“弓箭,弓箭是何物?”
什么,这个时代居然没有弓箭?
秦虎左右环顾,发现车轮下面放着一根顶端削尖了的木棍,两米长,手柄处很粗,越往上越细。
越看越像是一种武器。
木枪,这可是炮灰兵的标志性建筑啊。
“靠近点,再靠近点……”几个呼吸之后,秦虎已经确定了自己没有看错。
对方可能是敌人的侦察兵,放在这年代叫做斥候,他们正试图进入营寨,进行侦查。
当然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顺便投个毒,放个火,或者执行个斩首行动啥的。
“一二三……”
他和秦安趴在地上一动不动,直到此时,他突然跳起来,把木枪当做标枪投掷了出去。
“噗!”
斥候是不可能穿铠甲的,因为行动不便,所以这一枪,直接洞穿了他的胸膛。
跟着秦虎提起属于秦安的木枪,跳出车辕,拼命的向反方向追去。
为了情报的可靠性,斥候之间要求相互监视,不允许单独行动,所以最少是两名。
没有几下,秦虎又把一道黑色的影子扑倒在地上。
而后拿着木枪勒到他的脖子上,嘎巴一声脆响,那人的脑袋低垂了下来。
“呼呼,呼呼!”秦虎大汗淋漓,差点虚脱,躺在地上大口喘气,这副身体实在是太虚弱了。
就说刚刚扭断敌人的脖子,放在以前只用双手就行,可刚才他还要借助木枪的力量。
“秦安,过来,帮我搜身。”
秦虎熟悉战场规则,他必须在最快的时间内,把这两个家伙身上所有的战利品收起来。
“两把匕首,两把横刀,水准仪,七八两碎银子,两个粮食袋,斥候五方旗,水壶,两套棉衣,两个锅盔,腌肉……”
“秦安,兄弟,快,快,快吃东西,你有救了……”
秦虎颤抖着从粮食袋里抓了一把炒豆子塞进秦安的嘴里,而后给他灌水,又把缴获的棉衣给他穿上。
天还没亮,秦虎赶在换班的哨兵没来之前,砍下了斥候的脑袋,拎着走进了什长的营寨,把昨天的事情禀报了一遍。
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别人冒功,他知道自己现在身处何种环境。
“一颗人头三十两银子,你小子发财了。”
什长名叫高达,是个身高马大,体型健壮,长着络腮胡子的壮汉。
刚开始的时候,他根本不信,直到他看到了秦虎缴获的战利品,以及两具尸体。
此刻他的眼神里面充满了羡慕嫉妒恨的神色。
“不是我发财,是大家发财,这是咱们十个人一起的功劳。”
新
第355章 质疑镇边大将军府功高盖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