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三看看回答问题有理有据的小杜,再看看坐在旁边,一脸无知儿子刘钱,只觉得同样为人,差距怎么这么大。你若是抢答一下,没准你也能入了县令大人的眼。张三招呼着李四杜苗四人去吃饭。家里的孩子有出息了,他们集体去庆祝一下。小杜带着刘钱去了他们家在县城里的房子,吃点饭,去了铁匠铺。叮叮当当打铁的声音不绝于耳,火热的气息扑面而来。看着体格健壮的打铁师傅,小杜就一个感受,怪不得隋唐演义中要说尉迟恭打铁出身,体格好,干啥都牛逼。就他们家这个打铁师傅,每天忍着热气,汗流浃背的打铁,浑身腱子肉,要是去打仗也肯定牛逼,就算没有尉迟恭那么吊,当个普通将领还是没问题的。小杜忍不住感慨。看一眼打铁间,看里面的老师傅们努力干活的样子,小杜觉得自己有当黄世仁的资质。来到外面售卖铁具的店面,小杜开始自己前台小哥哥的工作。铁匠铺一般都分为两个,里面是深处是打铁的地方,外面卖的都是成品。盈利主要来源于两处,农具售卖和刀具售卖,再就是达官贵人订制武器。对于杜家的铁匠铺,主要盈利的两个就是农具售卖和刀具。刀具主要就是长安县府兵的供应。每年都能赚一大笔。没办法,杜苗有优势,在地方府卫内有个官职,这就是妥妥的优势。用谁家的不是用,他们家的质量又不错,能达到国家要求。想到这里,小杜就忍不住嗤笑一声。李世民恐怕狠狠的坑了一会长孙家。贞观年间长孙家垄断钢铁,把钢铁专卖的权利给了长孙无忌。听起来很爽。但是这个时代地方铁匠铺大多数都有地方官员的背景,或者就是地头蛇开的。而像河北江南关中这三地方,每地的钢铁产业后方都是世家大族。长孙家要是能占到三成,小杜把脑袋卸下来给长孙家当球踢。更过分一点,可能一成都占不到。毕竟,这个产业大大小小的人都在吞食。铁匠铺的生意一直很不好,全靠府兵卫所的订单活着。小杜一下午的时间,什么都没发生,一个客人都没来,无聊的小杜开始保养自家店铺内的几把刀子,然后又保养了一下自家的农具。时间很快过去。晚饭的时候杜苗回来了,还带回来了一盘腌制的豕肉。看着肥肉相间的豕肉,小杜尝了尝,腌制完还是有点骚。摇摇头,他不是没想过阉猪这事,但是怎么讲呢,他家老爷子觉得太不人道,拒绝了他。把豕肉放下,杜苗就回杜家村去了。他的根本还是在杜家村的,不喜欢在县城待着,而铁匠铺就交给了小杜。杜苗准备回去多准备一些土制水泥,先把他们杜家村的路简单修一下,反正杜家村本身还有一些公共财产,趁着今年收成不好,大家修路,把这些钱分掉得了。小杜能说啥,只能说自己老爹真会玩。宗族社会,这种情况非常普遍,非常现实。杜苗身为杜家村最有钱,最有知识,最有文化的人,现在自然是杜家村的老大,头头,也就是所谓的杜家大家长。小杜想想,为啥会有皇权不下乡这个说法,其实道理就在这里。李世民下达一个关于民生的命令,到了地方有地方官员执行,在这个阶段就有世家开始插手,再往下就是以杜苗、张三、李四等人为主的地方乡村宗族家长,他们是地方识字,和真正在地方传递命令的人。至于百姓?百姓都不识字,怎么理解那词藻华丽的文章。就那由朝廷颁发下来的命令,那书写的文章,是一句比一句假大空,十句话里有一句是有用的就不错。小杜打个哈欠,真无聊。瞥一眼杜苗拿来的腌制豕肉,让负责做饭的阿姨拿到后面去,给打铁师傅们分分,体力活,饭里光有油水不行,还得吃肉。小杜不爱吃没有阉割的豕肉,没别的,就是矫情。但是他不爱吃,其他人愿意吃。打铁的师傅总共有五个,学徒有十个,一个师傅带两个学徒,师傅一人分了三块,学徒一块,阶级明显。小杜和刘钱没有吃,只是看着。打铁师傅们珍惜的吃肉。即使是有技术傍身的他们,在这个时代,自己家也就一个月吃一次肉,铁匠铺七天管一次肉,而这已经是上等人的社会。学徒们睁着大眼睛看着小杜,仿佛在问,这不算在五天一次的肉里吧?小杜笑笑,这该死的物资匮乏的时代。“不算,这是特意补的,今天东家高兴。”小杜的回答让大家开心,吃完饭继续打铁都有劲了。“我应该用自己的方法改变一下周边的情况。”小杜叹气。随着来到县城,随着见识的东西又多了一些,他仿佛有了动力。人生嘛,总得有一些东西。下午无事,小杜从打铁间拿了一块黑碳,用布包着一头,在地上写写画画。我当官后,可以做的事情:豕阉割技术,可以改变豕的产量,增肥会变快。推广老农种植技术,总有一些老农,会一些特殊的种地小技巧,总结起来,可以有助于土地增产。进行地方大鹅养殖,鹅蛋营养高,鹅不容易生病,闹的病源少。......。想了半天,小杜觉得把这三点做出来,应该就能解决很大一部分民生问题。百姓吃饱了,他以后做官才能安稳。非常不错。小杜觉得自己真聪明。刘钱对于小杜写的东西有点迷茫。这都什么玩意?为啥我咋一句话都理解不了?不懂。但是又不想问。好烦。第二天,小杜从铁匠铺拿了一把不错的铁剑,又拿了一条腊肉,背上小书包,就去了老崔家。见到老崔时,老崔正穿着简单的白色贴身衣服,披着长袍,头发在后面随意散开,坐在案几后面处理政务。和外人眼中的崔县令差距很大。小杜觉得自己可能被骗了。这不是他认知中的县令形象。一边内心感叹每个人都是骗子,小杜一边恭敬的行礼。老崔看到小杜到来,笑笑,起身坐到小杜对面。不一会,管家把茶具、糕点送了过来。看着精致的糕点,古朴无华的茶具,小杜觉得这生活的差距有点大啊。“喝茶。”放了葱姜蒜的茶水放在小杜面前,小杜面色抽搐一下。“老师,我想我可能更喜欢喝水,白开水。”老崔眉头直跳。这话说的,你这是嫌弃我煮的茶喽。自己喝了一口,各种复杂的味道在舌尖跳动。小杜佩服老崔,放了葱姜蒜的东西,这也能喝?老崔搅动面前的茶汤,缓缓而道:“治大国如烹小鲜,处理政务也好,学习也罢,都如这煮茶一般,需要小心。”老崔笑着道。小杜觉得这话里有话。老崔从袖子里掏出一本奏折,放在小杜面前。“读读吧。”小杜不理解,这是在教学?感觉不太正常啊。打开奏折,第一个感觉就是韵律感和节奏感很强。每个字的笔画都充满了韵律,一看就是苦练书法之人。但是小杜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写书法之人在刻意这样写一样,总有一种别扭之感。“第一个感觉是什么?”老崔再次喝口茶汤,感悟舌尖的百味人生。茶可体百味。“韵律感和节奏感很强,但是又有一种刻意之感。”小杜老老实实的道。老崔点点头。“这是飞白体,当今陛下最爱的字体。”老崔直白的话让小杜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文章写的好不好,字体是第一感。“阿谀奉承。”小杜脱口而出四个字。老崔眉头直跳,小杜灿笑两声,连忙抱歉。老崔放下茶杯,摇摇头,“说的对,就是阿谀奉承。”直白的承认让小杜感觉一点不妙。“继续看内容。”老崔闭嘴不在说,小杜开始看奏折的内容。内容很简单,老崔详细讲述了长安县内募捐的情况,大肆表扬了长安县内的乡绅和富贵人家,最后是向朝廷申请建设一座学堂以做奖励,希望朝廷能派遣一两位老师。小杜眉头跳的更加厉害了。老崔这是要疯啊。建立学堂?向教育权动手。“有什么想说的?”老崔看小杜脸上的表情疯狂变化,觉得非常有意思,这个小家伙,似乎有很多东西。小杜咽口唾沫,小心翼翼的看着老崔。“老师,我现在可以回家吗?我不想跟你学习了。”小杜觉得这么一小会,自己都快吓死了。老崔来了兴致。“不可以。”小杜满脸晦暗。太难了。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大概指的就是这里了吧。“老师,您竟然向教育权伸手,把教育权下放,这太恐怖了。”小杜咽口唾沫,实话实说。老崔笑了。他当什么事呢。老崔笑的老大声了,嘲讽的意味十足。小杜觉得很尴尬,老崔的笑声嘲讽他的意思丝毫不掩饰。良久,老崔笑完,苍老的手指指着小杜。“我还以为啥事把你吓够呛,没想到是这事。”“你是怕我得罪世家吧,”小杜点头。没错,就是这样。您是世家子弟您不怕,但是我怕啊。老崔又笑了,这次笑的连喝茶的兴趣都没有了,笑的很大声。小杜都被他笑的迷茫了。有这么好笑嘛?您虽然是世家子,但是教育权不是世家死死攥在手里的东西吗?又过了一会,老崔咳嗦着停下笑声,两手撑着桌子一抖一抖的,脸上红光满面,他实在是被小杜给笑到了。摆摆手,让欲言又止的小杜闭嘴。“七月啊,你知道朝廷考核官员最主要的两点是哪两点吗?”小杜疯狂摇头。他感觉自己的三观可能要破碎。老崔眼神盯着小杜,死死的盯着,盯的小杜都不好意思,心里忍不住怀疑,这老东西是不是有什么不良嗜好。在小杜被他盯的低下头时,老崔开口:“朝廷考核官员重要的两点是地方税收和地方人才数量。”老崔眼中含笑,再次给自己倒杯茶,准备体验一下人间百味。小杜长大??嘴巴,卧槽卧槽卧槽。他真的被震惊到了。古代考核竟然还考核地方的人才数量。老崔不顾及小杜震惊,继续幽幽的道:“实际上无论有没有科举,一般有实力的官员,在一个地方站住脚跟后,都会开一些学堂,只不过需要向上面报备。”“这叫文华盛事。”老崔感叹道。“学堂开的越好,能就读的学生越多,代表地方民生越不错。”“如果这个学堂出了什么名仕,官员之类的,现在又加一个中举,对于这个地方的官员都是加分项。”老崔忍不住感慨。这是他们世家的布局。老牛逼了。小杜忍着脑袋里三观破碎的痛苦,强忍着道:“所以老师我刚才的担心就是一个笑话喽。”小杜觉得这一刻自己老难受了。本以为自己牛逼哄哄,随着前世的记忆一点一点恢复,自己会像奔腾的马车,直奔未来,结果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竟然是一个笑话。老崔摇摇头又点点头。“不是又是。”晒笑一声,第一次教学生,蛮有趣的。“说说你在这篇奏折中看到了什么?”“比如我的谋算,和朝廷对教育权下放的谋算。”老崔眯起眼睛,想看看小杜怎么回答,能否看出什么东西来。小杜开始仔细思索,这一刻,他真的需要仔细斟酌一下,这古人,实在牛逼。老崔也不急,最近没什么要处理的事情,也没什么要紧的事。至于民生,那不是因为他一人就能改变的。所以他时间有的是。老崔搅拌茶汤,一小会品一杯,就那样,静静的等待小杜的回答。小杜脑海中疯狂思索奏折所代表的含义,想知道老崔的谋算。他觉得这是考验,老崔对他的试探。时间一点一滴过去,中间老崔品了几十次茶,管家进来看了一次。终于,小杜抬起头,勉强一笑,开口道:“安稳人心,这就是您的谋划。”老崔眯起的眼睛张开,脸上浮现一抹震惊。“说说。”老崔再次眯起眼睛。有意思。竟然被看了出来。小杜终究还是喝了人生百味茶。一口茶进嘴,各种味道涌现而出。酸甜苦辣咸纷纷在舌尖爆炸,其中还有羊油的味道。咽下去就一个感受,提神醒脑。莫名的,小杜脑海里想起一句话,一杯提神醒脑,二杯长生不老。各种味道在舌尖大爆炸后,小杜的精神也被刺激的达到了巅峰。通俗点说就是瞬间就不困了。老崔看小杜一杯茶下去,瞬间精神的状态,很是满意,摸摸自己的胡子。果然,自己的煮茶技术依然牛逼。“老师,从我身上可以看出,像我们这种普通的农民家庭,对于知识的热爱是疯狂的。”“在我们眼中,读书就是唯一的出路。”“只有读书,才能成为人上人,”小杜缓缓而道。他爹为了让他能读书,能搭上崔县令的这条线,一开始可是做好了倾家荡产,做好了得罪长安县所有大佬的准备。那时候,小杜真正体会到了一个老父亲的决心。那是一个老父亲对孩子的爱。“所以学堂批准下来,建设成功,那么对于地方百姓来说,只要他们有钱,就可以让自己的孩子去学,这是一种希望。”“而希望是安抚民心,是收拢民心的最佳手段。”小杜把自己对于老崔提议建设学堂的谋划说出。老崔心情不错。可以,很好,很棒。“那么学堂建设中朝廷又能谋划到什么?”老崔还想再看看,不知道小杜能不能看到更多的东西。这个时代,只有看到的越多,才能得到越多的东西。小杜继续开口:“纸贵,墨贵,笔贵。”“一块石墨,一支笔,一踏纸,一卷书,就可要了普通百姓一家人的命,”“而能让自己儿子上学,注定了这家百姓不会太贫穷。”“朝廷看学堂的人数,就可了解一部分当地的民生。”“而朝廷的下一代还是看孩子的,所以朝廷只需要看学堂中孩子的水平,就可以了解一部分官员对此事的认真态度。”“再就是学堂批准下,也可以收割百姓的民心。”小杜把自己的想法都讲出来。老崔有点震惊,但更多的是满意。“很好,很不错,你看的很透彻。”老崔觉得自己捡到宝了,小杜绝对是有思想的那个人。思想很重要。接下来的时间,一直到袁天罡给的天下大旱真正到来的时间内,小杜一直跟在老崔身边学习。学习老崔处理政务的方式,学习老崔的接人待物,学习老崔怎么处理民间的各种事宜。然后就是抽空学习了一下诗书礼易春秋。老崔很实在,以实践为主,以书本为辅。这让小杜想到了研究生的生活。老崔也向小杜展示了什么叫做合格的官员。带着麾下的小吏,配合袁天罡的徒弟,也是大唐负责观察天文水文的官员,在长安县内跑了三十多天,从认识那天一直跑到大旱来临,才结束。大旱来临,百姓惶恐,小杜又跟着老崔去处理百姓惶恐的事宜。站在田亩之间,看着干裂的土地干涸的河道,一排排的庄稼倒在地里。颗粒无收或许很过分,但是十亩地能收一亩地就不错了。“虽然早有预料,但也是触目惊心。”老崔低吼道。袁天罡的弟子,穿着一身官服的青年道士,面无表情的在记录干旱的情况。“靠天吃饭终究不行,我们还是要想办法改造自然改造土地,必须得靠自己才行。”看着田地中间,那些哭泣的百姓,小杜仿佛被触碰到了什么。“怎么活?”“这可怎么活啊。”“土地干旱,颗粒无收,啊。”刺耳的声音在耳边不停响起,小杜内心中充满了悲哀。这就是古代人民吗?面对天灾束手无策,只能等待救援。“七月,这就是赤裸裸的现实。”老崔开口。此时的老崔内心中充满庆幸。一名又一名小吏在来回奔跑。“县令,刘家村土地一万五千亩,收成仅有五百。”“县令?第2章?李家庄靠近水井,稍好,收成三千亩。”“县令,崔家村收成仅有三百亩。”一个又一个不好的消息疯狂涌来。纵然早就知道现在府库内有储备粮的小吏们都心惊肉跳。一眼望去,数万亩土地干裂,收成以肉眼可见的状态在呈现出来。和崔县令早有交易的各村村正,也是当初把自己家粮捐献出来的人,此时他们正在安抚各村的百姓。拿着从府库重新领出来的粮食,挨家挨户发下去,告诉他们,这是种粮,省着点吃。“必须得给百姓希望。”老崔喃喃一声,向着远处离开。小杜挠挠头。和自己老爹蹲在一起。“咋样,最近有没有学到什么知识。”“诗书礼易春秋给我背一段听听。”杜苗蹲在田拢上,看着一些壮年在安慰老人和妻子,斜眼瞅着自己的儿子。小杜嗤笑一声。“老爹,你怕是有毒吧。”杜苗懵了,啥叫有毒?我怎么可能有毒,我又不是蝎子蛇这类玩意。话说,蛇肉挺好吃的。小杜完全不知道杜苗在想啥。“老爹,县令大人最近一直再带着我处理长安县的政务,然后就是到处实践学习,诗书礼易春秋这些玩意都是我自己在看。”小杜感受到了深深的差距。人家崔县令用的教育方式就是理论为辅,实践为主,传承经验,开创未来。杜苗认知中的学习还是看书,看各种古书,有名的书。小杜在老崔的书房看过,里面最多的书籍是一些无名的,比如崔家某某先祖写的。上面干货满满,都是崔家先祖遇见的情况和当时的解决方法,以及事后的总结。相反,诗书礼易春秋这些书籍就放的随意了。差距非常明显。明显到特别大。小杜觉得自己和老爹的共同语言越来越少了,他决定自己去溜达溜达。自己的县令老师突然间有大事去忙,他可以放会假。
“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