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那个元旦结束以后,姐姐精神已然错乱,当时父亲听别人的,去其他县城寻找一些懂方术的人,来给姐姐看病,也去医院给姐姐看,后来买了药,其实当时明白,姐姐并没有疯,她只是在逃避现实。没有反抗现实的能力,只有逃避。
而我也在那个学期,结束了学海生涯,家里还有一个妹妹,并没有读几年书,不读书了,放下了书本,扛起锄头,走进了黄土高坡,延续祖辈们的职业,种地。
拿起了放羊用的铲子,我们那边放羊总得分是,一根长有两米的棍子,棍子头上有个铲子,刚好铲土,用它去管理在山间奔跑的山羊。
刚开始和村里长辈放,后来自己一个人放。与山羊为伴,在田野,在山顶,在哪片落后的土地,度过了几年,妹妹与我一般,小时候的我比较自私,不懂呵护妹妹,其实我们二人,都比较讨厌干农活,放羊,毕竟我只有13岁妹妹也只有11岁,种地放羊做饭洗衣,而父亲照顾姐姐,熬中药喂西药。
比较幸福的是,邻居有时候会拿些馒头给我吃,我会到邻居家里去玩,因为知道她家有馒头吃,从那时候开始,也有了发小,发小离我住的地方不远,晚上我会跑到他家里看电视,西游记等,那个时间是自己最快乐的时间。
有时候总是晚上十点才回到家,隋唐英雄传,西游记,西游记后传,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如今依旧记忆深刻。
还记得自己家上面住着一对夫妻,年龄50多,每天晚上7点30去他家看隋唐英雄传的时候,有点害怕和尴尬,如今仔细想来,是故意看那个台,是为了我。非常感谢!
就这样,艰难又有些快乐的度过了两年,而姐姐的病情也持续了两年。终于在我人生15岁的时候,迎来了转机,那是第一次随着父亲去了城里,以前都是站在山顶上,听着城市大货车传来的声音一直神往。第一次随父亲去了城里,胆怯却的跟在身后,好奇的打量着周围。县城并不大,这边走走,那边逛逛,我再也不想回家了,不想回到那个偏僻的地方,不想再过吃不饱饭的日子。于是我怎么也不愿意回家,赖着不走,父亲看着,也没有办法,终于在县城的边上找了一个汽车修理厂,让我去做学徒。
当时什么也不懂,想着能住在县城,不用再去放羊种地,我兴高采烈,当时自己很木讷,笨的要命,第一天充满新奇。
修理厂有十几个师兄师弟,师傅是来自江苏的,师兄师弟是县城本地人,都比我大五六岁,大家刚开始相处的蛮好的。
现在回想起来,那是人生的第一个跳板,也是人生的第一个命运转折点!
安排了住的地方,两个人一间房,在二楼,也是第一次住那么高的地方,能看到外面的街道,早上早早醒来好奇的看向外面马路上车来车往的,早晨吃的馒头稀饭,还有半的凉菜,只记得当时自己不好意思的吃了三个馒头一碗稀饭,在家的时候吃馒头的时光都很少。
上午八点上班,就跟着大家身后,跑来跑去拿东西。
没过多久,修理厂从县城的西边搬到了离县城有五里路的一个村子上,但这个村里靠国道,经济还算发达,生活物质一应俱全,所以修理厂的位置也算不错,乔家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