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伶伦,又作泠伦,是黄帝的乐官。上古时期,先民们每天劳作,却没有娱乐活动。于是,黄帝就命令伶伦制作音乐,以慰劳大家。
伶伦遵从黄帝的命令,跨越千山万水,来到昆仑之阴的懈谷,找到了汝需要的材料——竹子。然后,又花了许多天时间,在竹林中挑选出十二根粗细一致、长短相同、纹路合适的竹子。做成十二根长约九寸的竹管,然后在上面钻上小孔。可是,试吹后汝发现,虽然这竹管能吹出嘹亮的声音,却丝毫没有韵律可言。汝没有气馁,带着这十二根竹管回到部落,继续研究音律。
一晃三年过去了,伶伦的这些管子还是只能吹出些尖锐的声音,不成曲调。部落里面的其他人都嘲笑汝曰:“尔做的这些竹管,吹起来难听到要把野兽吓跑了。”面对族人的嘲讽,伶伦又沮丧又失落,就改去很远的郊外研究音律。
有一次,黄帝在郊外练习骑马,突然一阵奇怪的声音传来。马儿受了惊吓,狂奔不止,把黄帝摔下马来。这时,伶伦出现,汝先将黄帝扶起,然后跪下请罪。原来,这怪声是汝在研究音律时发出来的。黄帝赶忙扶他起来,曰:“吾没关系,不过你做的这个小竹管,竟然能吓跑吾的马。可见非常厉害,一定能吹出优美的旋律。”
伶伦心情低落地曰:“吾三年都没研究出,愧对您也愧对族人,您不降罪于吾吗?”黄帝曰:“你用这样简单的小竹管就能吹出声音,这是大功一件,怎么会责罚尔呢?而且这三年来,尔一直在努力研究,没有懈怠,更是值得赞扬,吾相信尔一定能成功的!”
有了黄帝的鼓励,伶伦信心大增,研究音律越发勤勉。
这一天,伶伦来到凤岭,苦苦思索,依旧不得音律要领,不知不觉竟然睡着了。突然,汝被一阵优美的鸣叫声唤醒。原来,这是一种美丽的鸟儿在鸣叫。伶伦便用竹管模仿鸟儿的叫声。可是才过一会儿,鸟儿便飞走了。
伶伦回去后,又凭记忆,将鸟儿叫声用竹管模仿给黄帝听。黄帝告诉伶伦,这种鸟叫凤凰。雄的叫“凤”,雌的叫“凰”,是象征吉祥的鸟。此后,伶伦每天都会去有凤凰的山岭,研究凤凰的鸣叫声。
经过长时间观察,伶伦发现,凤的鸣叫声更短粗高亢,而凰的鸣叫声则更低沉悠长。每对凤凰落在树上后,各鸣叫六声,然后再合鸣一声就飞走了。汝便根据这些声音,创造出了十二音律。在这之后,汝又研究其他飞禽走兽的声音,丰富这些音律。
黄帝认为竹管不易保存,就命人铸造了十二口钟,来定音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