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答应过人家的事情,刘毅这边肯定没二话。四十分钟后,五个人身着便赶到国安驻地,跟参与行动的国安干警开了简报会,换上那边提供的装备提前进入预定地区实地侦查。
电讯窝点位于四号区帕得镇的西南侧,距离大路不远的一处小村子。说是村子,实际上是个原住民大家族的生活地。
两年前George以负责整个村子电费,并帮助翻新所有土屋的承诺换到了一块土地,并起了两栋占地不算大的二层楼。
两栋楼中较小的一栋,作为食堂和宿舍使用,另一栋稍大的便是工作区了。在三条百兆宽带的加持下,利用网络虚拟设备模拟出国内所有省市的座机号及各号段手机号。
其内的“业务员”,就是通过这些虚拟号码进行诈骗,同时在国内特勤的配合下,对重点号码进行筛查锁定,及个人信息收集。
通过韩月生的介绍,电讯窝点里的人大致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只有几人,负责团队管理。
第二部分有十五人,为弯弯方面布置在当地的部分行动人员,没有行动时负责日常安保工作。
第三部,也是人员最多的部分,是从国内各地以高新为诱饵招募到的工作人员。
这些人被半招半骗的吸引来后,先排除掉部分语言不过关,脑子不灵活的,而后对剩下的进行“剧本”和话术培训。
培训合格后根据性别和年龄分成三到五人的小组,每天的工作就是守着号码簿撞大运般的拨打号码,并根据拨打号码的基本资料,采用不同的剧本进行诈骗。
与那些操着一口“非标普通话”,但凡有点儿脑子都不会上当的“筛选傻子诈骗法”不同,这里有专业团队设计的适用于各种目标和场景的剧本,有多号码多人的协同合作,所以诈骗成功率要高上很多。
别看被招来的工作人员,初时对这里坐牢般的与世隔绝加封闭管理抵触很深,甚至还想尽办法的试图逃跑和报警。但随着一笔笔的诈骗成功,轻而易举就能得到的分成,不断被组织者打入个人账户,心思很快就安定了下来,甚至积极性极为高涨。
管理者则通过长期观察从表现好的人中,慢慢提拔发掘合用的,把这些人编成所谓的“精英小组”。
而精英小组的任务,则是指定的特别目标。想尽办法的建立联络后不急于实施诈骗,而是稳固联系,耐心等待不同场景,通过不同话术,套取其个人和家庭成员的各方面信息。
这些目标大多是老人和女人,精英小组以超市工作人员,药品保健品推销员,或者兼职工作招募人的身份联络对方,并逐渐获取信任,交谈中通过话术套取目标子女配偶等家庭成员的信息。
确认其价值后,组织者后再将目标交由当地特请人员接替身份做进一步接触。
并伺机协助或帮助目标解决一些诸如医疗子女教育等日常琐事,或为目标介绍收入可观的工作亦或者合伙开店做买卖等等。
总之,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目标的信任和感激,并在日常接触中通过话术和观察,得到所需情报。
比如子女工作地在哪儿,什么时候能休假,平日里忙不忙,单位领导是谁等等等等,对普通人来说只是日常闲聊或谈资,而落到专业人员耳中,能分析和整理出各种情报的内容。
因为,这些目标的配偶或子女,大多是军人科研人员,或位置敏感的政府官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