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修筑大量连通山西内部,和山西与河北交界处的公路。
这些公路的主要作用,便是让夏阳的后勤和物资,以及大规模的军队,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抵达前线。
而针对河北和河南,以及京津地区的地形——平原,夏阳也让手下的部队,展开大规模的演习演练。
这些演习演练都很有针对性,主要包括长距离机动,大范围的兵力投送,还有空军和步兵的配合作战,步兵和炮兵,步兵和装甲部队的配合作战。
还有就是在平原地区,装甲部队快速推进的时候,如何应对日军机动灵活的步兵部队的穿插。
在长达几个月的时间里,夏阳他们部队的演练内容,以及训练内容,都是在平原地区,可能会遭遇到的各种作战形式。
除此之外,他们演练的另外一个重要内容,便是攻坚作战。
夏阳派遣了大量的侦察部队,以及从八路军那边获取了大量关于日军防御的情报。
他们针对日军构筑的各种永备工事,在山西地区,都建立了一比一的相同工事。
而这些工事存在的作用,便是来让他们的部队进行演练。
包括对这些永备防御工事的破袭,步兵抵近爆破,炮兵覆盖轰击,坦克轰击,火焰喷射器抵近摧毁等各种战术。
不仅如此,为了最大程度地模拟日军,夏阳甚至专门成立了一支蓝军部队,用来模拟日军。
这支蓝军部队,每天需要做得事情,便是站在日军的角度上,想着办法地给夏阳的部队制造麻烦。
他们尝试日军各种曾经出现的作战方式,还有可能会使用的作战方式。他们甚至帮助日军,构想了各种日军没有构想出来的作战方式。
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对付日军。
在夏阳离开河北一个星期之后,他派遣过去给八路军指导建造机场的技术人员,便已经来到了八路军在河北和山东等地区的根据地。
在抵达了这里之后,他们便马不停蹄地进行野战机场的建设。
这些技术人员,还给八路军带过去了不少电台,方便他们将通讯能力,延伸到营一级。
春分来临,整个山西地区,都已经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变成了另外一番景象。
夏阳针对山西地区的建设,可谓卓有成效。整个山西,以及河南北部地区,还有察哈尔地区,各个产业的建设,都在稳步进行。
在河南西部地区,夏阳让何长兴他们,抓紧时间储备粮食。
之所以储备这些粮食,一方面是因为要准备应对即将到来的大战,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即将到来的大饥荒。
此时刚刚春分,距离大饥荒的到来,只有几个月的时间了。
到时候因为蝗虫群,以及干旱等导致的饥荒,将会蔓延整个河南,甚至包括山西,河北的一些地区。
在历史上,这场大饥荒导致了上百万人的死亡。以及三百多万河南人的背井离乡,流离失所。
豫西地区,在很早之前,便已经开始种植后世培养出来的小麦和玉米种子,而且也开始推广使用化肥等肥料,用来增加粮食产量。
所以他们这边的粮食亩产量,往往是其他地区粮食亩产量的数倍甚至数十倍。
不仅如此,在山西地区的大量农田,也在年底的时候,种植了新的小麦种子。
这些小麦经过一个冬天的蛰伏,此时已经变成了绿油油的一片。可想而知,等到夏天到来的时候,这些小麦就能够丰收。
到时候夏阳他们这边的粮食,将会富余很多。富余出来的粮食,便能够用来救济饥荒地区的百姓。
按照夏阳的计划,他们豫西地区,将可以接收两百万左右的难民。而这些难民,将会被他分流到山西地区,还有察哈尔等地区。
在那里,他们将会获得新开垦出来的土地,在那里拥有属于自己的新家。
何长兴等人,对于夏阳的很多准备工作,都有些难以理解。毕竟他们可无法预测到,大饥荒的即将到来。
夏阳准备在七月份,便发动对日军的第二次攻势。
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段,一方面是因为,六月份将会产生一波因为饥荒而引发的难民潮。而这些难民,将会大量涌入山西和豫西地区。
他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安顿这些难民。不仅如此,他还可以趁着混乱的难民潮,来混淆日军视线,使得他的部队行动,变得更加隐蔽。
另外一个方面,是美军将会在太平洋地区,发动对日军的反击。
届时日军必然将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到太平洋战场上。对于中国战场,他们便无法分出来更多的精力了。
因为这些原因,夏阳选择在七月份进攻河北等地区,将会获得极佳的进攻效果。
至少,日军会因为各种因素,而被牵制不少兵力。这样冈村宁次能够和夏阳进行博弈的筹码,就会变得更少。
日军在年初,针对东南亚地区的攻势,可以说是势如破竹。
春天到来之际,实力得到增强的,不仅仅是在山西地区的夏阳四军,还有八路军的游击部队。
日军在华北地区的部队,同样接收了一批新装备。
这些装备的种类多样,主要是新型的75战防炮,还有大量刚刚从工厂里面制造出来的坦克车以及装甲车,还有大口径的榴弹炮,以及新研制出来的枪械。
日军在国内和伪满洲国的工厂,之前一直因为缺乏原材料,无法进行全线生产。
但是针对东南亚的攻势,让他们从那里获取了大量自己想要的资源。
各种矿石,通过货轮,被运送到日本本土,或者是伪满洲国的工厂之中。等到这些东西,再从工厂里面出来,就会变成杀人的武器。
除此之外,在缅甸地区攻占的不少油井,也让日军的石油有了保障。
他们之前想要建设大规模的装甲部队,却一直步履维艰。便是受限于钢铁产量,还有石油的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