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万一那些南军知道,他们死之后我们还要给他发一份抚恤金,朝廷也要给他们发一份。那他们为什么不跟我们拼死一搏多挣点钱呢?”朱高煦脑袋一歪对着朱棣反问道。
“你是不是觉得南军都是有病?能好好活着非要跑这么远过来送死是吧?当然我也不排除有这种神经病的可能。但人的生命是宝贵的不是吗?而且这世上没人喜欢战争。对于那些普通士兵更是如此!”朱棣笑的对着朱高煦说道。
见朱棣和姚广孝都同意朱高炽的所作所为。朱高煦还能多说什么呢?只能默默的点了点头也表示了同意。朱高炽爱咋整整吧,他也管不了朱高炽的事。只是希望朱高炽少搞一些这样的骚操作。毕竟以他的认知能力,他根本没法理清朱高炽的意图。
然而才过两天。朱高炽就把北平城的老百姓再次组织了起来。搞了一个轰轰烈烈的战俘欢送会。
四千多名战俘列着队拿着同伴的遗物以及路费和粮食以及朱高炽给战死的南方士兵写的信。在老百姓们的欢送下离开了北平城。
留下来选择加入燕军的也只有两千来人。
虽然朱高煦早知道朱高炽会放走他们,但没想到动作这么快,于是连忙找到了朱棣,想让朱棣阻止他。张玉朱能等武将也跟着朱高煦一起想要阻止朱高炽。
四千多名战俘,四千多个青壮年啊。这在古代是一笔不小的劳动力。就算不收编他们拉去打仗。把他们拿去当苦力开矿修筑防御工事运送物资这都是有赚无赔的啊。
而且燕军相对于南军有着明显的劣势。在如此劣势明显的地方还将这么多劳动力放走。这简直是脑子有大病。这是可耻浪费。
而且把这些人放回去,万一这些家伙直接掉转头重新回到南军里面。那麻烦就更大了。那这几场仗也相当于白打了。
这是古代不是现代。虽然从古至今,中国就不缺所谓的人权理念。但是在这个物质缺乏的年代,每一个人都是重要的生产工具和劳动力。容不得别人挥霍或浪费。哪怕朱高炽也不行。而且你把人放走就放走吧。你td还搞这么大一个欢送仪式,什么意思?当俘虏还光荣啊?
你对这些俘虏这么好,等哪一天你当了南军的俘虏,你看看南军会不会对你这么好。奶奶个腿儿的,什么臭毛病。
朱棣看着那些愤怒的武将们。表情也尴尬的不行。他知道朱高炽会释放战俘,但万万没有想到会放的这么快。结果把这些武将们给惹火了。面对这种情况,他又舍不得责怪朱高炽只能竭力安抚面前愤怒的武将们。
并给他们说明原因。虽然武将们很不满意朱棣给出来的理由。但朱棣曲尊给他们说这些已经算是给了他们很大的面子了。他们也只能承认这个结果。
当然也有一些人不服气。私下里决定派人截杀被朱高炽放走的战俘。在放走这些战俘的时候,朱高炽每人给了他们一贯宝钞当做路费。截杀这些战俘一方面可以解气。另外一方面可以挣钱。
但很快他们就打消了这个主意,那是因为从北平西山开来了一支新的部队。这支部队是由西山煤矿里面的矿工组成。而他们的军官则是三年前朱元璋针对蓝玉以及傅友德军功集团清洗时朱高炽保留下来的军官。
这些军官之前是在北平城中的小学里面当做军事教习。现在直接被朱高炽征召成为了朱高炽的手下。还有一些军官则是朱高炽原来亲卫营的班底。
为了加强这支部队的力量。朱高炽又干脆将投诚的战俘编入到了这支部队里面。这么一来整支部队的人数达到了上万。朱棣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朱高炽手上拥有了如此强大的力量。让那些桀骜不驯的将领们也收敛了起来。放弃了劫杀战俘的打算。
毕竟他们本来就已经是叛逆了,如果因为这件事情得罪了朱高炽这个燕王造反集团的二号人物,那天底下就没有什么地方可以容得下他们。
与此同时耿炳文战败的消息很快传回应天。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朱棣只用了十来天就击败了他们十三万大军。就连一向沉稳的朱允炆都不由得有些慌张。
虽然朱允炆没有领兵打仗的经验。但他也清楚十三万大军是个什么样的概念。要知道这可是一支可以横扫大明周边所有王国的力量。可问题是这么强大的一支军队在朱棣面前,居然没有顶过一个月。
朱棣这家伙是个什么怪物啊?
不过好在十三万大军并没有被朱棣全歼。他们只是暂时性被朱棣击退吃了几个大亏,大军现在还剩下一大部分人抱团驻扎在真定。
根据将领们的密报,将领们一致认为耿炳文现在根本没法正常履行指挥官的责任。他被朱棣这家伙给打怕了。
哪怕大军元气未伤尚有一战之力。他也不愿意向前一步。
得到这个消息的朱允炆虽然很不想换掉耿炳文。但也知道耿炳文在军中已无立足之地。所以他不得不换掉耿炳文。
但是换掉耿炳文之后,谁来接手大军却是一个大问题。
大明的武将们虽然经过朱元璋一轮一轮的清洗。但如今依然是将星璀璨能打的非常多。
唯一的问题是值得的,朱允炆信任的却非常少。
李景隆?朱棣是李景隆的表叔且从小一起长大。
徐辉祖?这家伙更别提了。他跟朱棣的关系比李景隆跟朱棣的关系还要亲密。
这两个是最能打的。至少表面看起来最能打,至于其他的要么资历比他们低,要么能力比他们弱。朱允炆更不放心他们统帅这十万大军。
这让朱允炆非常纠结。虽然徐辉祖一直向自己表忠心。可朱允炆始终不愿意相信他。
思来想去之后再加上黄子澄和方孝儒强烈推荐,朱允炆决定任用李景隆来解决朱棣这个麻烦。毕竟两害相较取其轻这个道理朱允炆还是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