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萧瑀的呵斥,让御史大夫羞愤欲死,几欲晕厥。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这种犀利的反击,就算是他脸皮再怎么厚,也受不了这种侮辱。
可身为出头之鸟。
在这个时候,一旦他晕过去。
那么,反对之人将士气大跌。
谁知道之后,究竟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因此。
就算是燃烧生命,杜淹这个时候,也绝不能倒下。
以手抵额。
使劲的揉了揉太阳穴,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杜淹勉强压下脑子中的眩晕,稳住了摇摇欲坠的身子。
这才一脸怒火,沙哑着嗓子问道。
“萧仆射!”
“你究竟想要干什么?”
此话问出。
金殿中的百官,目光尽皆投向了萧瑀。
看他究竟要不要和关中贵族决裂。
在所有人复杂的目光之中。
果然。
就听萧瑀,决绝的说道。
“呵呵!”
“不是老夫,想要干什么。”
“而是你杜大人,就要准备怎么做?”
说罢。
他让过了杜淹,一步踏入金殿的中心,躬身行礼之后,立刻慷慨激昂的说道。
“朝中官员数百。”
“便是京中再怎么缺粮,也绝对缺不到众位同僚的口中。”
“便是再怎么清贫之人,家中饭食,也不至于不如廊下之食吧!
”
廊下食乃是朝廷体恤百官,所设立的食堂。
虽然不算太过丰盛,但是汤饼,胡饼,小菜,却从不会缺。
而这些,还只不过是低品官员的吃食。
在场的五品以上高官,少有去吃廊下食的。
缺粮,在这些人的心中,不过是一个大概的概念而已。便是饿死大唐的所有人,也绝对不会少了这些高官的一口吃食。
萧瑀的这一问,根本就是说废话而已。
见众人全都默不作声。
萧瑀便再次放声说道。
“众位同僚吃的什么,自当心中有数。”
“家中亲眷,子弟,自然也是同样的待遇。”
“依众位的身份,同样也不会苛待自家奴仆。”
“如此,官员数百,亲眷数千,家奴数万,朝廷十二卫驻守李长安,更是有数十万。”
“这么多的人,一年消耗的粮食,不下数百万石。”
“而漕运,只能通到洛阳。”
“而这数百万石的粮食,运进长安。光洛阳一地,就要消耗将近上千万石。”
“就着,还只是大唐如今乃是立国之初,人口并没有大肆繁衍的缘故。”
“一旦关中人口爆发。”
“再居长安的话,难道要让百姓吃土吗?”
萧瑀的厉声斥问,回荡在整个太极宫中,让所有人都心有戚戚然。
他说的一点儿都没错。
长安确实是
军事要地,但在承担国都一职上,却颇有不足。
否则。
前隋也不至于辛辛苦苦,建设好新城之后,没过多久,就迁都洛阳了。
难道这是他们愿意如此吗?
人口爆炸行繁衍之下,不得已为之而已。
之前。
太上皇李渊,想要迁都洛阳,招致了极大的反对。
无奈之下,只能作罢。
如今。
一场旱灾,彻底的暴露了长安的不足。
现在。
这才有了皇上和燕王两人,唱双簧,谋求迁都。
若按道理来讲,迁都才是正确的选择。
正如萧瑀所说。
只要人口一直繁衍下去,长安必定会有爆炸的一天。
可是。
只要这一天,还没有到来。
那么,就必定会有人反对此事。
如果说饥荒,对关中贵族来说,只是是割肉的话。那迁都,就是腰斩之刑。
谁愿意平白无故,就因为未来的忧患,在这个时候,自断双腿?
就算是说的再怎么有道理,也是绝对不行。
随着萧瑀把这个疮疤揭开。
半朝文武,全都对萧瑀怒目而视。
可萧瑀既然决心,把自己的未来,赌在这件事儿上之后,就再也没有丝毫退缩的余地了。
只能将此事板上钉钉,彻底的做死。
当下。
便意味悠长的说道。
“当然!”
“迁都乃是惊动朝野的大事儿,轻易不可下定论。”
“但是,前往洛阳就食,却是迫在眉睫之事。”
“数百官员,数千亲眷,数万家奴,数十万禁军。”
“只要这些人,暂时离开长安,节省下来的粮食,非但能够让泾阳的流民过冬,便是如燕王殿下所说,清理郑国渠,也决然足够。”
“这才是让关中一地,休养生息的唯一办法。”
“至于迁都之事,等渡过此劫之后,再行商议,也为时未晚。”
“臣萧瑀,请殿下立刻下令,率文武百官,东出洛阳就食,以解关中燃眉之急,请皇上恩准。”
萧瑀这一带头。
山东世族和南人,在也按奈不住了。
就食归就食。
可真到了洛阳之后,再迁不迁都,就不是谁能一言而决的了。
没有人会不相信。
在享用了漕运的便利之后,还有人会想着,再回到那种黄河拉纤的困苦年代。
更何况。
人都是有惰性的。
只要习惯了安稳,就再也不愿意生活有任何的动荡。
不趁着关中大旱的由头,奋身一搏的话。以后,绝对不会再有这种机会了。
当下。
随着萧瑀跪地请命。
朝中将近三分之一的官员,随之一同请愿道。
“臣等请皇上下令,前往洛阳就食。”
“乱命!”
“
乱命!”
“起来!”
“都给我起来!”
金殿之上,杜淹目呲欲裂。
他快死了。
现在,什么都顾不上了。
尽管人数只有三分之一。
可是。
这代表这朝堂,第一次陷入了撕裂当中。
只要皇上愿意。
很快,就能用这些人,彻底的撕裂关中士族的团结。
毕竟。
这个世界上,目光长远的人不多,鼠目寸光才是常态。
为了讨好皇上,那个群体,都会有叛徒出现。
只要一半以上的人,被皇上拉拢,那真就大势已去了。
迁都,将成为定局。
杜淹无论如何,也不能让此事成真。
至少。
不能在今天,当堂形成决议。
痛恨的看了萧瑀一眼。
他踉跄着后退了几步,退到了长孙无忌的旁边。
以手掩面,轻声说道。
“辅机!”
“我为尔等,拖延一二。”
“一定不要,让这小人得逞。”
说罢,便决绝的咆哮朝堂,道。
“萧瑀!”
“你个卑劣小人!”
“你只看到了百官的靡费,却不曾看到,这长安,还有数万的百姓,依靠朝廷的官员做生计。”
“若是官员走了,你让他们怎么活?”
“你这是要杀了他们啊!”
说着,竟高举笏板,抬手就向萧瑀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