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有这样一个理论。
那就是,在交通不发达的封建社会,国家的统治地域,是有极限的。
便是一人,骑一良马,日夜不休,十四天所能到达的位置。
超过这个极限之后,便是国力再怎么强盛的帝国,也是鞭长莫及。
必然会导致边疆失控。
如今。
在这个时代,虽然还没有人,能总结出这个道理。
但是。
国家的有识之士,对于版图的盲目扩大,还是持有谨慎态度。
本能的在预防这种事情的发生。
其表现形式,便是在帝国权利的边界之内,设置州县,纳入强权统治。
而在其他的地方,更多则是设以土司羁縻。或是都护府,或是朝贡藩国。
作为帝国最外面的屏障。
突厥,乃是大唐的心腹之患。
现在。
他们保有的这片土地,已经陷入了权利的真空。
若不能尽快,这个地方,纳入版图的话。
很快。
这片肥美的草场之上,就会落满了苍蝇。
最终导致又一游牧民族崛起。
对大唐的边境,重新造成威胁。
因此。
早在李安消灭了突厥主力之后,北上五原的那一刻。
朝野之上,就有了共识。
一旦打下突厥人的地盘,必然要设立都护府,屏障国境。
若不是草原上
的冬天,实在是难熬的话。
便是设立州县,也是不少人的希望。
这都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
只待皇上和中书议定,门下审议之后,交由尚书省执行。
可如今。
中书,门下两省的公文,还没有下达。
尚书省反倒是率先张弓了。
韩仲良是谁?
这人在武德初年,就任职大理寺少卿。
如今,大唐现行的法律,便是此人与郎楚之等人,依前隋的《开皇律》所制定的。
之后。
因此功便开始快速升迁。
到如今,已经是户部尚书了。
统管大唐国库和财政。
这样一个人,突兀的对即将开始实行的政策,放手进行攻击。
几乎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能站在这里,谁也不是傻子。
只是随便一想,便能明白,这人究竟针对的是谁。
国库缺钱吗?
肯定缺啊!
从古至今,那朝那代,谁家的国库,也从未见一直丰盈过。
更何况。
如今关中的饥荒,也的确是事实。
为了此事,朝廷没少下拨钱粮。
可你要说是,连新设一地都护府的钱财,都拿不出来。
那却也未必。
不过一近似羁縻的衙门而已。
穷有穷的手段,富有富的玩儿法。
真要是抠门到极点的话,设
几个官员也就足够了。
其他的东西,一概不给。
就像如今岭南耿国公冯盎一样。
名为君臣,实为割据。
因为实在太远,连官员都畏惧地理险恶,不愿意去。
真要做到那种份上,难道偌大一个帝国,区区几个官员的俸禄,也拿不出来不成?
此人的心思,昭然若揭。
那就是以钱粮不足为借口,拖延此事。
一直拖到这件事情,再生变故。
毕竟。
人家堂堂户部尚书也说了。
不是否决此事,而是暂缓北庭都护府的设立。
至于什么时候再重提此事。
那就要看一看户部的钱粮,究竟是什么时候充沛了。
想到这里。
“唰”一下。
整个朝堂之上的所有目光,都集中到了一个地方。
那就是中书令房玄龄的身后,现在的中书侍郎,燕王李安哪里。
如今。
只要事关突厥。
不管是人,还是地盘儿,都越不过李安去。
所有人都想要知道,这第一次入朝的燕王,究竟要如何处理此事。
在这种压抑的气氛之下。
整个朝堂,直接变的鸦雀无声。
看到这种情形,坐在龙椅上面的李世民,直接黑了一张脸。
他万万没有想到。
那人,居然在这里等着自己。
这些人这么做,
分明就是要看李安的笑话。
看他在朝堂之上,手足无措。
让世人欣赏一番,燕王无能的模样。
把李安莽夫的形象给坐实了。
那样。
自此以后。
对于国家大政,便没有莽夫,可以插手的任何余地。
连带着任命李安为中书侍郎的皇上,都背上了识人不明的骂名。
目的便是从此,让燕王远离朝堂。
不过转瞬之间。
李世民就将某些人的心思,看了通透。
瞬间。
只是“腾”一下。
皇上的火气就上来了。
一口银牙,几乎咬碎
之后。
看向户部尚书韩仲良的目光,更是犹如菜刀一样。
恨不得直接把这人,剁碎在金殿之上。
他当然可以开口拉偏架。
可是,如此不就更证实了李安,对于文事上,没有任何建树吗?
如此恶毒的手段。
不是处心积虑的人,绝对想不出来。
韩仲良还没有这个本事。
骨节捏的咯咯直响的李世民,一双眼睛,不断的在朝堂之上来回扫视。
想要把这个幕后黑手,给找出来。
可随着时间的迁延。
殿中的气氛,越来越凝重。
百官脸上的表情,也渐渐有些不对了。
高居其上的李世民,分明就是从这些人的眼中,看到了轻视。
绝不能再等下去了。
两权相利取其重,两权相害取其轻。
便是让李安名声受损,也好过他威望受损。
当即。
李世民一拍龙椅,就要出场拉偏架了。
可就在此时。
还不等他从龙椅上面站起来。
金殿之上。
“噗嗤!”
一个突兀的笑声,突然响了起来。
这种凝重的气氛之中。
便是再怎么小的声音,也会如惊雷一般,响彻每个人的耳边。
只是一笑。
之前所酝酿的气氛,全都被一扫而空。
这让再等着看笑话的一帮人,极为不满。
不少人回过头去。
想要看一看,就是是谁,这么不识趣。
可等一回头之后,所有人全都大吃一惊。
尤其是宰相萧瑀。
更像是见鬼了一样,看着那人。
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
良久。
这才见他抬手一指那人,道。
“你!你!你……”
一句“你怎么会在这里”还不等说出来,萧瑀很快便眼珠一转,连忙放下了手指。
轻轻一咳。
掩饰好自己的尴尬之后,这才继续放声说道。
“朝堂议事,如此庄重肃穆之地,岂容你辈如此轻佻!”
“殿中侍御史何在?”
“还不给我把这放浪形骸之辈,赶出金殿,以正纲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