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21格格党 > 都市言情 > 蛆先生的一生 > 第一章 0岁-6岁 (梦开始的地方)

第一章 0岁-6岁 (梦开始的地方)(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书末页
好书推荐: 厉爷的小娇妻掉马后野翻了! 牧神记 反派奶爸 绝世萌宝:神医娘亲不好惹! 红楼之迎春自救指南 岑妍冰黎宸泽 魅妻之秘 穿越之做个平凡的人 微光揽星河 陈牧柳如婉

种地,施肥,打农药,除草,浇地,秋收,压麦子,夏天夕阳下家家户户的烟囱冒着烟,冬天半米厚的雪落在三层厚还带着油珈的棉袄。这里的人靠天吃饭,除了地里的活,就是赶早去城里打零工。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不能在普通的村庄,我们姑且叫它“栗屯”。一家平凡的小院里,我降生了。

在这段时间里,我没有太多回忆,因为老人说的好“小孩子记不住”,可能是真的。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这个人生开始的那个画面,也是6岁的时候了。所以6岁以前的事,都是从大人们的嘴里听来的。

说到出生,也挺来气的。

我从记事开始,头顶“旋”的地方就有一个特别明显的疤,极其难看,要不是长得高,矮的看不到,估计对象都难找。

后来一问才知道,听我奶奶说,我出生的时候,没有去正规的医院(应该是为了省钱,毕竟那个年代),就让我们村里平时会接生的人来给我接生,好巧不巧的是,接生婆手上都带着缝衣服用的别针(用来顶针用的,带在手上),托头的时候正好划到头皮,破了,流血了,落疤了,下不去了,芭比q了。

想想真来气,接生你还带这个,搁在现在估计医院都得起诉了。

反正就这样了,孩子健康,家人快乐,我就这么来了。带着疤。

日子一天天过去,父亲开始种西瓜,种茄子,但苦于卖不出去,又或者卖的不太好,最后都刨掉了,改种了杏树。除了种地,平时父母都去赶集,我家卖的是调料,不温不火。父亲是个内向的人,买个打火机都得我去,我们村一共两个小卖部,他一年都不去一次。现在问他“为什么那个时候不出去工作?”他的回答也是惊人“打工是不可能的,出去打工,地就没人管了”唉,与其说他不想去,还不如说他懒,就是这样一家人,平平淡淡的过着日子,没有大富大贵,只求平平安安。

快乐的氛围总能被打破,大概4岁的时候,我,生病了。任何的感冒,发烧都会头疼,头晕,而且高烧不退,反反复复。每当这个时候,我奶奶就出场了(村里尊称虎太太,是当时村里有名的响头,自己评价就半个响头而已)

得知吃药不退烧后,我奶奶便过来了,我躺在床上,晕晕乎乎的,她在一边,这边是爸妈。奶奶拿起纸钱,用剪刀剪成四方形的,看这手势,应该是轻车熟路了。剪完后,让我躺平,然后从脚到头,将纸钱一张一张的铺在我的身上,头前还放着一个碗,碗里是一点香油和一搓笤帚的碎,嘴里念叨着什么。

过了一会,奶奶把纸钱再从脚到头一张一张的收起来,叠好,折成一个三角形,然后拿到院子墙角那烧掉了。回来后,拿笤帚碎,沾着香油从脚心,手心,后背,搓来搓去。说实话,当时挺享受的。

不过,说也奇怪,过后,烧也的确退了,人也有精神了。这个流程,我从高中才不弄了,也可能是大了身体壮实了。其中的深意也不理解,我不相信神学,但有的时候,又不得不对一些事情产生质疑。后来问我妈,我才知道,原来,我们村有一本,类似神学的书,响头和得病的都去看,比方说谁家撞鬼了,就去看看,然后根据书中记录的方法,再回来操作。当然我也没见过,只是听说这本书的名字叫~~《睡梳子》

其实关于我一得病就头晕,头疼的事,家里还是挺在乎的。于是我爸就开着三马(柴油还是汽油给忘了,三轮车)带我去镇里的医院去做检查,现在想来还是挺吓人的,检查的大夫因为查不出结果,最后要抽骨髓。

我也是佩服我爸妈,在镇里医院他也敢让抽。最后抽骨髓,怕我害怕,推进去的时候问我想要什么,我说想要汽车,“好好,一会咱就去买”

抽完后的化验结果还是挺开心的的,结果是额窦炎(鼻炎的一种),不是大病,就是抵抗力上来就好了。就这样,一家人松了一口气。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回去的路上,我躺在妈妈腿上,盖着军大衣,旁边坐着奶奶,爸爸在前面开着三马,天早就黑了,看着天上的星星,感觉那么美好。

回来后的日子可不好过了,因为抽骨髓的原因,我得一直蹲着走路,直不起腰来,腰部使不上劲,只能躺在床上的时候能直起来。为此,我蹲着走路走了好些日子,具体什么时候好的,也给忘了。

小时候的我对人际关系,还不是太清楚。只知道,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大爷二爷,哥哥姐姐弟弟,姥姥姥爷。直到有一次,我们一家去山东,我才知道,原来我有 两个姥姥姥爷,当时,急于想知道为什么,可是父母一直不肯说,直到后来我才知道。原来,姥姥二婚,带着妈妈过来的,当时觉得没有什么,而且,第2个姥姥姥爷对我也很好。所以,感觉还挺不错,有2个姥姥姥爷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情。直到多年以后,自己经历了这些事,才发现,这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情?

过年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但,6岁以前关于过年的记忆,总是在爸爸的肩上过的。村里有个地方叫佛堂,是每年过年必须搭建的一个地方,里面挂了各种各样的佛像。全村的人,都要去每张佛像前面,烧香,跪拜。都说这样做会保佑,第二年的平安,爸爸会带着我,把我坑的肩上,去佛堂里,每张佛像的前面,拜一拜。直到今天,每逢过年的时候,我都要去磕几个头,以求来年,风调雨顺,实际呢,没什么卵用,求个心理安慰罢了。

除了佛像,另一个房间,还挂着,满墙的地狱,没错,就是18层地狱的地狱?里面划着各种各样的人,和鬼怪。从每副画都不难看出都有各种各样的寓意。有偷盗的,杀人的,不孝的,赌博的,虐待动物的等等等等,这些人都需要下地狱接受惩罚?十面阎罗会根据每个人的,好坏,决定,你下一辈子的投胎对象和生活,有的变成了牛羊动物,有的变成了达官贵人,对于那些作恶多端的人,不能进行投胎,会在地狱里接受各种各样的刑法,有挖眼的,掏耳朵,掏肠子,好多残酷的刑罚,都会用在坏人身上。上面所写的世间百态,让人既恐惧,又深思。

佛堂里还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装饰品。是一个挂满整座墙的油灯,是一个由主板编织成的夹子,然后,又有绳索捆绑,最后将油灯一个一个的放到每个架子中间,然后点燃油灯,整面墙的油灯都亮了起来,那画面太好看了,像一个一个萤火虫在屋子里来回飞,燃烧的油的香味充满了整个房间。屋子里还坐着一桌道士,他们敲锣打鼓念着的我听不懂的经书。配合着木鱼的响声,还有点燃的香炉的烟,整间屋子仿佛电视剧当中的仙境一般。

关于过年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每年大年初一的早起,我们这边过年非常早,初一凌晨5点就要起床。起床后在门口放一挂鞭,然后一家人去大爷家,一起吃早饭,早饭没有别的只有饺子。饺子是羊肉馅儿的,我非常不喜欢,但是我也改变不了什么,就一直吃到现在,据说每年吃什么馅儿,是上一辈定的我们不能改,只有自己结婚之后才能更改。吃完饭后,就是每年过年最热闹的地方,全村老少都要出门,家家户户挨家挨户的拜年。现在想来的确热闹,要不是疫情,这样优良的传统真希望会一直持续下去。虽然我年纪小,但是我的辈分在我们村里很大,在同龄人眼中,我都属于爷爷辈的,所以拜年拜年的时候,我都比较轻松,是给自己的家里人拜年。

最快乐了当然是拜完年之后的红包,那个时候,拜一个年给五块钱的红包,大方的给十块钱,那个年代的五块钱对于我来说,简直多的过分。但是大家都知道,那个钱自己是拿不到的,收了多少回到家都要交给自己的父母,非常的不情怨,但又没有什么办法,不交就得挨揍。过年的谁都不想挨揍,所以就交了。得到的回复年年都一样,我替你管着,你用的时候找我,我内心在偷偷的发笑,这样老套的说辞,怎么也不烦呢。

年后的生活就是初一到初五的拜年走亲了,但是能说的又不多,毕竟那个年纪记不住太多事,只记得,爸爸开着三马带着我和妈妈,去各种各样的村,见各种各样的人,当时只记得很烦,特别讨厌,除了能吃好吃的,别的真的烦透了,却又不得不去。

元宵的日子也一样,没有太多映像,但是我们村的元宵还真不错,这个我们后面再讲。

仔细想想,6岁以前能说的出来的事情真的不多,都是一些零零碎碎的片段或者画面,仔细琢磨,反而都怀疑这些是不是真的都发生过,又或者只是自己记忆错乱了,把这些想象成自己希望的样子。

总之,那段回忆,朦胧又真实,说不出一二三,又记得这一二三。那真实的人生开始又在哪里?我想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个自己觉得这场电影开始的地方,同样,我也有觉得自己人生开始的地方,那副画面记忆犹新。。

谁又能遇见真实,记忆里的人和事,或许只是一厢情愿的猜测与瞎想。

---蛆先生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书末页
新书推荐: 老贼就一画漫画的,他懂个喵的热血少年漫 对佐久早一见钟情之后 宋礼玉鹤知舟 宋琳微异世开店之旅 出道后喜欢上了杨蜜 瑶村情 知否:勇毅侯府小侯爷 和捡到的公子灵魂互换了 旧闻一则 中二少女才是世界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