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21格格党 > 历史军事 > 盛世帝宠之神医小郡主 > 第三十七章 朕为天子,岂可抛弃子民而逃?

第三十七章 朕为天子,岂可抛弃子民而逃?(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众与世界 签到:开局被女帝封为帝后 重生后,成为疯批总裁的白月光 她在火葬场上班 霍爷!夫人被人拐走了! 一笑剑 末世:我有一个天选系统 舞风弄影 天命司 登天仙途

东陵来势汹汹,从别处调兵时间很可能赶不及,幽州郡和兖州郡距离晋州郡比较近,昭宁帝便打算从幽州郡和兖州郡抽调一部分兵力先赶往函谷关。

结果这个时候,漠北和南越又开始不安分了,与北凉接壤之处军队频频调动,把楚渊和沈临风分别拖在了幽州郡和兖州郡,昭宁帝从幽州郡和兖州郡抽调兵力的圣旨都没来得及下达!

昭宁帝严重怀疑,东陵和南越漠北,根本就是达成了某种协议!

但是到了这个地步,怀疑也没用了,先解决眼前的困境才是最要紧的。

昭宁帝把从幽州郡和兖州郡抽调兵力的圣旨按下不发,又连下四道圣旨,其中两道给当时的幽州都护楚渊和兖州都护沈临风,令他们尽快解决漠北和南越之事,然后回援函谷关;一道给楚渟,令其务必撑到援兵赶到,最后一道命令长安附近州郡尽快调兵赶往函谷关。

战况紧急,就连已经在家享清福的北安侯苏二太爷,也做好了再次披甲上阵的准备。

楚渟亲自坐镇函谷关,除了一开始被东陵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后面逐渐稳住形势,这令北凉朝堂上下暂时都松了一口气。

但是这口气才松到一半,又传来一个消息:函谷关久攻不下,赵哲遣顶尖刺客数名,潜入函谷关刺杀安亲王楚渟,刺客被诛,楚渟伤重,不治而亡!

这个消息不啻于晴天霹雳,传到长安,朝堂上下彻底慌了神。

函谷关到长安之间只剩一个潼关,一旦函谷关陷落,东陵兵临潼关城下只是时间问题。

北凉民风尚武,从来不缺将领,但是能和赵哲抗衡的没几个,除了楚家兄弟俩,就只有兖州都护沈临风。

但是这三位,一个遇刺伤重不治而亡,另外两个被漠北和南越拖住不得脱身。

一时之间,朝堂上下人心惶惶,众臣纷纷请求昭宁帝出京暂避,昭宁帝断然拒绝:“朕为天子,自当坐镇社稷宗庙,岂有抛弃帝都和帝都子民而逃之理?”

同时,昭宁帝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令皇后率领嫔妃皇子公主、文武百官以及百官家眷前往洛阳暂避,并且下旨:“若朕身有不测,立储一事,由皇后自行决定。”

这也就是昭宁帝对发妻楚皇后足够信任,他膝下所有皇子都没有成年,年纪最大的才十二岁,但凡楚皇后有半分野心,立年纪最小的七皇子作为傀儡皇帝并且垂帘听政,七皇子如果不甘心被掌控,那么到时候北凉皇朝内有皇帝和太后争权,外有南越漠北虎视眈眈,东陵步步紧逼,内忧外患,那才是真正要完了!

得知楚渟身故,楚皇后一度昏厥了过去,她虽然是楚家的养女,可是大哥和二哥都把她当成亲妹妹,她从未想过有一天大哥会倒下!

尽管不愿意相信噩耗是真的,但是形势紧急,楚皇后知道她没有时间悲伤,身为一国之母,别人可以害怕软弱,而她不行。

北凉皇朝,还没亡呢!

楚皇后知道昭宁帝主意已定,也不多说废话,眼泪一抹,转身就去准备出京暂避等诸多事宜,尤其是,倘若长安当真陷落,昭宁帝……昭宁帝身有不测,必须要尽快选立新帝!

统帅遇刺身亡,函谷关将士们的士气大受打击,没过几天东陵大军就破关而入,直逼潼关。

楚皇后不知道的是,昭宁帝其实很紧张,远不像表面上看起来的这样镇定自若。

但他是皇帝,底下人都看着,如果连他也慌慌张张没了分寸,底下人就会跟着心慌,阵脚一乱,只会让局面更加糟糕。

如今听到函谷关破的消息,心绪反而镇定下来,每天和苏老太师下下围棋,看看话本子,不去管外面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话,日子倒是过得悠闲。

幸运的是,函谷关破两日之后,终于有好消息传到长安:幽州都护楚渊接连斩杀漠北两员大将,俘虏一万有余,迫使漠北不敢轻举妄动。

南越大军也在兖州都护沈临风手里吃了不少亏,又不甘心就此退去,一时间僵持不下。

楚渊和沈临风有心回援潼关,但为防漠北和南越贼心不死,沈临风镇守兖州,楚渊则留下副将暂代幽州都护一职防御漠北。

原本楚渊让副将暂代幽州都护之责,需要皇帝下达圣旨,并且通过中书省的审核才可以,但是非常时期,行非常手段,楚渊只能一边上奏请罪,一边抽调兵力回援潼关。

昭宁帝收到消息,为了避免日后有御史弹劾楚渊,命中书省迅速起草圣旨,把楚渊擅自让副将暂代之事敲定成是受了他的密旨,替楚渊背锅。

楚渊的军事能力比楚渟还强,从他能够独立建起一支骑兵,并且从无败绩便能窥见出来。

而且为了防备东陵故技重施,袭杀北凉大将,神医白蔹亲自从药王谷带了不少大夫去潼关。

与此同时,昭宁帝下旨从其他州郡抽调的兵力陆续赶到。

东陵大军奔袭数百里,也已疲倦不堪,所以赵哲到达通关后,并未急着攻城,在潼关十里之外安营扎寨,打算让将士们好好休息。

只可惜楚渊并没有给东陵大军这个机会。

楚渟用兵求稳,楚渊却从不拘泥于一种战术。

千里行军,士卒疲惫,按照正常人的想法,肯定会趁着敌军休整的机会,让部下抓紧时间恢复体力,构筑防御工事,就算要袭营,那也应该趁着晚上天黑来袭营,谁知道楚渊不按常理行事,大白天的,直接数千骑兵打了过去?

北凉与漠北接壤,为了抵御漠北,花了不少力气培养骑兵,驻扎在潼关的骑兵战力虽然比不上楚渊麾下的墨骁骑,但用来对付东陵大军也差不多够用了。

东陵大军没料到楚渊会来这么一手,都有点被打懵了。

骑兵机动性强,又不和东陵大军死磕,打完一波掉头就跑,等东陵大军回过神来一看,敌人都跑了,派兵去追肯定会被敌人想方设法不断蚕食。

接下来十几天,赵哲被战况气得够呛。

东陵大军和潼关守军兵力相当,那就要看双方统帅斗智斗勇,可惜这些天双方统帅调兵遣将交锋十几次,赵哲都没有在楚渊手上占到分毫便宜。

气得赵哲把心爱的笔洗摔了!

不是说楚家二公子声明不显吗?

这特么的是声名不显?

赵哲打仗,只在楚家兄弟俩手里吃过亏,这让他特别想问问楚家老爷子是怎么教的,居然把两个儿子都教成了帅才?

能领兵者,谓之将也;能将将者,谓之帅也。

都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帅才比将才更为难得,哪怕是将门世家,帅才也远比将才稀少,如安亲王府这般,两个儿郎都是帅才的情况就更为罕见。

可惜楚家老爷子已经仙逝,没办法回答他这个问题。

随着时间的流逝,形势对东陵大军只会越来越不利。

潼关地理位置易守难攻,虽然北凉刚刚经历了一场干旱,有的地方饿殍遍野,可是那些迁到洛阳的朝臣们依旧在想办法为大军筹集粮草,甚至长安本身就有粮仓,潼关守军可谓占据了地利与人和。

但是东陵大军对于北凉百姓来说本就是敌人,天时地利人和他们一样都不占,再加上是深入北凉境内打仗,粮草供应已经开始出现问题,靠着这一路以战养战才没有崩溃。

然而这样下去也不行,因为北凉本身民风尚武的缘故,被东陵占领的州郡开始有游侠儿组织义军进行反抗。

虽然在赵哲看眼里,这些游侠儿组成的所谓义军根本不成气候,但也很让人心烦。

尤其是东陵大军现在被楚渊率领潼关守军挡在潼关之外,一旦楚渊或者沈临风腾出手来,想办法截断东陵的粮道,对于东陵大军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

赵哲也想过故技重施,但是潼关的防守被楚渊安排的就像铁桶一样,莫说活人,连一只苍蝇都飞不进去,何况还有白蔹时时跟在楚渊身边。

所以摆在赵哲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攻破潼关,拿下长安;要么撤退,与北凉议和。

但是很显然,攻破潼关并不现实,他此次亲征真正目的也不是为了打下北凉。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赵哲决定撤退,与北凉议和。

远在洛阳的众臣认为昭宁帝一定不会答应议和,毕竟东陵想打就打,想议和就议和?哪有这么好的事情?他们北凉又不是打不过!

结果没想到,他们的皇帝陛下居然答应了!

众臣瞬间炸毛,纷纷上奏恳请昭宁帝三思,任由东陵说打就打,说和就和,这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一些皇族宗亲差点在奏疏里指着昭宁帝的鼻子骂,但昭宁帝不为所动,命人把江南道节度使的一封奏疏送去洛阳:嘉耀十三年夏,七月,江南道暴雨二十余日,引发山洪,辖下九郡皆有不同程度受灾。

东陵出现粮草危机,北凉这边状况其实也不好。

一场干旱,让号称鱼米之乡的富庶江南粮食收成也受到影响,那些干旱严重的州郡就更不用说。

江南道刚刚开始下雨时,百姓们还很高兴,认为雨水丰沛,可以抢种一波秋稻,可是谁能想到,竟然连下了二十多天的暴雨?

赈灾需要钱粮,安置灾民需要钱粮,但是潼关正在打仗,粮仓里储备的粮食必须要优先供应潼关,有些受灾的州郡可能暂时就顾不上,而国库既要赈灾,又要拨发军饷,还要留出明年的预算,不由得有些捉襟见肘。

事实上,和东陵这场仗打到现在,将士们的死伤先不论,最苦的是百姓,受灾的州郡甚至都开始出现易子而食的惨状!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神医家丁 穿越乱世成兵户,从领媳妇开始 丢乡下三年后,全家跪求我原谅 孽子夫君偏心假千金?王妃摆烂不争了 兵仙刘备,从徐州开始不败 无敌帅夫君 麋芳不投降:大哥别打了! 世子凶猛:谁敢和我抢女人? 炮火亮剑 九皇子:开局推到女皇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