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南看着微信里面发来的这么多消息,顿时愣了一下! 这是……搞哪样? 不过……有奇怪的病例?对于这个,陈南还是很感兴趣的。 眼看着就要下班了,陈南也不需要请假。 起身换了衣服就准备离开。 而这个时候,杨鸿年满面春风的走了进来: “咿?小陈在呢啊!” 杨鸿年亲近的拍了拍陈南的肩膀:“走,晚上带你参加个饭局。” “省中医院肺病科主任,沈跃军过两个天召开刘完素心得感悟交流会,我带你去见见咱们晋省中医领域的一些专家。” “中医啊,可不兴闭门造车这一说啊!” “还是得去多交流的。” 陈南没有听过沈跃军这个名号,不过……省中医院的专家,应该会很厉害吧? 可是,中西医结合医院,那里还有一个疑难杂病呢。 一时间,陈南有些纠结! 想了想,陈南还是决定听一听杨鸿年的意见: “杨主任,这个……我对咱们晋省中医领域不是很了解。” 杨鸿年笑了笑:“嗯,没事,我虽然水平不是很高,但是眼界还是有的,你有什么疑惑问我就好了!” 陈南放心了,杨主任说的,肯定没错。 他索性说道:“刚才,几个老……老朋友邀请我去中西医结合医院看一个疑难杂症的患者,您说我是去哪儿啊?” 老朋友,是陈南思考以后决定的。 毕竟,无论是陶老还是郑老,亦或是李光明,他们都说要平辈相交,陈南也不好说人家是老家伙,老前辈。 杨鸿年眯眼一笑:“中西医结合医院?哪个医院已经变味了,说中不中,说西不西的,但是,沈跃军还是很有实力的!” “谁让你去的?” 陈南哦了一声:“那……” “您说……是沈主任厉害,还李光明厉害?” 杨鸿年噗的一声,差点吐血! 李光明是谁? 晋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长,可比吗? “哦,对了,郑易复您了解吗?他应该比沈教授厉害一些吧?” 杨鸿年差点腿一软,郑易复?郑老爷子! 全国名中医,推拿圣手郑易复! 沈跃军算什么东西? 陈南见杨鸿年不说话,继续问了句:“哦,对了,还有一个人!” “叫陶训义,他和沈跃军谁厉害?” 杨鸿年跪下了! ORZ! 老师?! 杨鸿年感觉自己不会再爱了。 到底谁才是学生啊? 有好病例,您不叫我去,叫陈南去? 你怎么如此偏心呢! 【叮!恭喜您,收到了来自杨鸿年的差评,差评等级:初级,获得奖励:天然牛黄:20!】 陈南皱眉,咿?怎么还给我差评了? 陈南无奈摇头。 杨鸿年这个时候拿起电话,直接拨通了出去:“这个……老王啊,我有点不舒服,去不了了,你自己去吧!” 挂了电话以后,杨鸿年拉着陈南就往外走。 “这个点不好打车。” “我送你过去吧。” 陈南好奇的看了一眼杨鸿年,他总觉得……主任有什么事情瞒着自己? 不过,有免费的司机,何乐不为呢? 20分钟的路程,说远不远,说近还有点堵车。 杨鸿年开着车子,一路无话。 他感觉很委屈。 明明自己才是关门弟子,可是……怎么总觉得陈南才是老爷子的最爱呢? 很快,两人到了晋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陈南按照地址,直接就朝着病房走去。 “杨主任,多谢了,再见了!” 杨鸿年咳咳一声:“这……来都来了,我陪你进去看看吧?” 陈南有些犹豫,毕竟……人家邀请自己也没说让不让带家属。 不过,既然是看病,应该无所谓吧! 两人朝着地方走去。 患者住院的地方在脑病科。 陈南到了以后,陶训义、李光明等人也都才过来,刚才患者又去做了一个头颅的核磁。 陈南看见几位熟人以后,笑着点了点头。 “郑老、李院长、陶老,你们好,不好意思,路上堵车,来晚了!” 此话一出,三人非但没有点头,反而对视一眼。 陈南这个招呼打的不对啊? 为什么跟我们三人都打招呼! 这不对劲儿。 三人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的眼神里看到了一丝老奸巨猾…… 罢了,罢了! 都是老狐狸,玩什么聊斋呢!? 陶训义打定主意了,一会儿一定要在陈南面前露一手。 毕竟,他“陶一手”绝非浪得虚名,一手脉诊得心应手,虽然称不上是出神入化,但是沉浸此道五十余年,心得感悟绝非一般人能比的了的。 你李光明……终究差了几分火候。 而郑易复?你一个针灸推拿凑什么热闹! 陶训义笑着正要说话,忽然看见陈南身后跟着一个人走了过来。 此人越看越熟悉,走近之后,顿时陶训义脸色一变! dei!杨鸿年小儿,站住! 陶训义双目如炬,盯着杨鸿年,让他有些不知所措! 两人太熟悉了! 只需要眉目之间的眼神,便能了解对方意思。 “你怎么来了?” “老师……我委屈!” “闭嘴!你个不成器的东西,一会儿休要叫我老师,要不然逐出师门!” 杨鸿年鼻子一酸,何必这么绝情,不叫就不叫! 看见杨鸿年这般表现,陶训义松了口气。 绝对不能让陈南知道这不成器的家伙是自己的学生。 要不然……容易拉低自己的逼格。 让陈南觉得是自己无能,才能教出这么不成器的学生! 这个时候,王珩走了出来: “陶老、李院长、郑老,你们请。” 跟随陶老进来的,还有专家组的一些成员。 大家显然对于这个奇怪的疾病,有些兴趣。 陈南进来以后,发现这个大男孩正躺在床上,拿着一本书在阅读。 书名叫做:“《前沿生命:量子生物学时代到来》” 额…… 打扰了! 不过……说实话,陈南一点看不出来男孩儿有什么毛病。 而此时,杨鸿年看着周围一个个主任专家,顿时大气都不敢出了! 要知道,来参加病例审核的,可都是从人才库中筛选出来的大佬,这些人能一般了? 随随便便拿出来一个,都比自己要强。 这让杨鸿年脸一红。 我滴个乖乖,还说带着陈南见世面看专家呢,好家伙……感情人家专家有自己的小群,扎堆跑呢! 自己去参加的只是业余中医交流群? 可是……为什么陈南能被邀请,我没有资格呢? 这凭什么? …… 伴随着众人的进来,男孩儿站起身,对着大家依次打了个招呼,然后点头笑着,把书放了起来。 王珩说道:“小袁其实平时根本看不出问题来。” “但是……就是会伴有时不时的发作。” “这个时候,就容易出现一些特殊的举动。” “前段,他经常会预料到自己要死,于是写了不少遗属,交代后事儿,可是……第二天醒来以后,又好了!” “这是刚刚做的核磁,核磁片子根本看不出来任何问题,要不然我们去协和的神经内科也看了,美国也跑了,都说没有问题!” “还说孩子可能是天才!” “天才总是会有一些特殊的表现的。” “还说和孩子的智商可能有关系,反正就是查来查去,查不出问题来。” “但是,原来好好的啊,就是上了高中以后出来的这个情况。” 陈南顿时好奇了起来。 这是怎么回事呢? 于是,陈南拿过病例,认真看了起来。 杨鸿年也连忙凑了过来。 陈南细细阅读,越看越是心惊。 因为这男孩儿看起来,真的是一个疑难杂症。 自觉身体之内有世界,而且腹中也有异常声音,初闻蝉声,次闻风雨声,久之闻雷霆声。 这是什么情况? 腹中怎么会有这么多奇怪的声音呢? 陈南着实有些好奇。 而且,对方甚至觉得自己会七十二变,变化多端,能变成老鼠、猫、猫虫虎豹…… 这种病,真的是怪哉。 不过,陈南此时却自信无比。 自从得到专家级的手部脉诊之后,陈南目前还没有遇到过无法诊治的疾病。 三关六部,左手心肝肾,右手肺脾命,悉数皆能显现于手部三关。 专家级的脉诊带给陈南的不仅仅是一些能力,而且还囊括了各种各样的疑难杂症诊疗经验。 陈南此时也不在说话了。 而是静静的看着前面的陶老以及李光明等人。 陶训义此时好奇的看完男孩儿之后,顿时也眉心紧皱,沉默了起来。 罕见! 真的是罕见! 因为他根本没有在对方的望诊之上看出毛病来。 无论是五官望诊,亦或是形态双目诊疗,皆和常人无异。 想到这里,陶训义深吸一口气:“来,小伙子,把手给我,我给你把把脉。” 陶训义要出手了。 周围众人全都安静了下来。 诊脉一徒,自然是需要屏息凝神,用心感受指尖搏动为主。 陶训义在晋省中医领域很有威望! 被称作“陶一手”自然是非浪得虚名之辈。 陶训义脉诊,习惯双手齐出,六部同时诊脉。 只见他左手搭在患者右手,右手三指搭在对方左手,紧接着,陶训义便闭上了眼睛。 开始用心去感受患者脉率。 他的手指,时而轻浅,时而沉重,时候放松,时而力猛。 周围众人没有一个人开口说话。 大家都静静的望着陶老。 只是…… 一旁的郑易复却发现,陶训义遇到了难题了。 陶训义看病是出了名的快,人家的这三根手指,比起那核磁CT都要惯用。 常见疾病,只需要片刻就能诊疗出来。 辩证精准,就连省里面的领导也经常邀请陶训义给做检查。 陶训义做过将近二十年的晋省领导保健医生。 这些足以证明陶训义的厉害。 可是! 此时,已经过去了三十秒。 要知道,脉诊时间不宜长,超过一分多钟以后,脉率会因为按压产生异常的反馈,这就需要患者休息片刻之后,继续把脉。 所以,黄金诊疗时间,就是一分钟之内,需要把脉诊情况了熟于心。 四十秒过去了! 周围众人的视线集中在陶训义的脸上。 陶老都没有诊疗出来吗? 大家都有些面色凝重了。 而对于陶训义最为熟悉的杨鸿年此时内心更加震惊。 老爷子的能力是很强的。 脉诊更是他沉浸一辈子才研究出来的东西,很有心得,也很自信! 可今天已经一分钟到了,老爷子依然没有放开! 这说明什么? 真的是遇到了难题? 而此时,陶训义松开了手。 他默默的叹了口气。 王珩连忙问了句:“陶老,你……有什么感觉?” “孩子这脉象,如何?” 陶训义忍不住摇了摇头,面色认真且有些感慨的说到:“难!” “真的难啊!” “这可能是我这辈子把脉把到的最……难诊疗出疾病的脉象了!” 听见陶训义这么说,周围众人都瞪大眼睛。 果真如此吗? 王珩听见以后,也忍不住叹了口气。 哎…… “要不……等会儿,您再把把脉?说不定一次出不来正常呢!” 陶训义点头,他肯定是不会放弃的。 等到男孩儿休息了几分钟以后,陶训义再次上台。 这一次,他改变了思路,他决定双手分开。 左手先来! 右手再来! 同样用一只手去感受两边脉象。 将近两分钟的功夫过去。 陶训义再次站起来,依然眉心紧锁,他还是想不通为什么! 王珩有些不死心:“要不……过一会儿再试试?” 陶训义摇了摇头:“我思考思考,想不去了。” “给我一个安静的房间,有吗?” 王珩点头:“我带你来!” 等陶训义离开之后,郑易复上去了,郑老爷子虽然针灸推拿颇为擅长,但是中医能不会把脉吗? 而且,郑老爷子有一套自己的研究。 只见他上去以后,轻拍患者的肘横纹,轻弹了几下,这才把手放了上去。 周围众人有些好奇,不明所以。 而陈南却眼睛一亮。 果然! 不能小看天下人啊。 这一手,看似普通,其实不易。 其中蕴含的道理,可不是那么简单。 不愧是针灸推拿领域的大拿,对于穴位如此把握精准! 刚才拍打之处,是“少海穴!” 少海穴为手少阴心经合穴。 海为诸川之汇,深阔无量,在人身以少阴为六经之最里。 此穴极为复杂,牵及多经之病,有如众症来归者,故曰“少海”。 所谓少者,指少阴经言也。 其所治症为表表里虚实寒热以及七情志意等病! 郑易复显然是觉得,这男孩儿的病肯定是要从情志所病来着手。 果然了得! 陈南开了眼了。 陈南的脉诊,虽然是专家级,但是仅限于手腕部,也就是三关六部脉。 但是,郑易复的这一个操作,陈南有所了解,但是并不完全知晓。 这是一种古脉法。 心为阴中之阳脏,体阳而性阴也,为君主之官,司神明。 这个时候,郑易复问道:“有没有麻胀感至小指?” 男孩儿点头:“有!很清楚……” “感觉小指有些酸麻的感觉,很不舒服!” 郑易复微微皱眉,这一次把手放在了寸关尺上。 凡叩少海无反应者,可用鹤咀劲、鸭咀劲等取通里、神门,但是……如果叩后仍无反应者为心气虚甚,为难治之证。 对方少海反应灵敏,脉诊心气足。 良久! 郑易复下来,他依然没有找到患者的病因所在。 王珩连忙问道:“郑老,怎么样?” 李光明也是好奇的看着郑易复。 郑易复叹了口气,如同讷讷自语一般,挠了挠头渝,有些疑惑的说到:“奇怪!” “明明心气有神,缓和柔顺,诸脉协调,为什么会有这种奇怪的表现呢?” “其实,这个脉,不是罕见的脉!” “难,就难在,他太普通了!” “普通到就是一个正常的脉象。” “你们都可以去感受感受。” 话音落下,李光明率先走了过去。 他觉得,脉诊只是其一,要四诊合参。 作为当下学院派的代表人物,李光明一出手,就套路化十分严重。 但是! 并不要“厚古薄今”,千万不要觉得学院派就不行。 恰恰相反。 学院派的出现,让现在多了很多年轻的中医。 在系统的脏腑辨证支持下,配合中医内科学的分门别类的条理化,以及用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的这些条理清晰的思路去看病,的确可以让现在的中医加快培养周期。 快则十年,慢则不等,起码能在三十多岁的时候,培养出来一批能看病的中医! 这就很不容易了。 中国很大! 老百姓很多! 医生很少。 这样的学院派在如今,依然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至于民间学派、以及那些经方派等等,有多少不是从学院派里挣脱出去的呢? 毫无疑问,学院派可以让你打下基础。 真正想要成为大师,需要找到自己的路。 李光明,就是一个典型的学院派要走的路,哪怕现如今,他依然走的是学院派的风格。 在李光明看来,中医,不仅仅是要自己形成风格,而是要把自己的东西,传给后人,让他们少走弯路才是正途。 所以,李光明在不断的用经方派、温病、以及金元四大家丰富自己的学术思想,让他的学生们可以丝滑的完成蜕变! 中医,难得是什么? 是入门! 不是说你背下来的中医四大经典,背下来的方剂歌诀、中药药性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就可以治病了! 不不不! 记住,这个时候,你连屁都不是。 你需要到临床中去,把这些东西彻底消化了,然后用那些名家之言,各家著作,去丝滑的把这些东西,形成你的临床思维。 这个时候,你可以说,你入门了! 此时,你也有三十左右了。 这个年龄的医生,基本上临床上可以看一些杂病和常见病了。 所以,不要偏信专家,可能专家开的药物,还不一定有年轻人有灵性。 但是,专家治坏人的概率,却很低很低很低,年轻人就不一定了…… 基本上到了三十五四十左右,三甲医院中医,就不错了。 言归正传! 李光明上去之后,并没有先是进行舌脉,而是进行了体格检查。 没错! 这是一个严谨的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思路。 体格检查并不是一无是处,是可以查出问题来的! 接下来,李光明才开始了中医的检查。 不得不说! 这些专家的思路,无一不让陈南眼前一亮。 到了他们这个地步,谁没点绝活? 看着大家依次上去开始思考,陈南的内心,也多了几分其他。 拥有专业级舌诊,专家级脉诊两项超强技能,让陈南内心也是信心满满,而且在这专家云集的地方,他自信也是有一战之力的! 虽然自己的理论基础,以及各项中医思维、中医积累不如他们。 但是…… 专家级脉诊啊! 陈南多少有些小激动。 等到众人依次皱眉离开之后。 王珩不免叹气起来。 一旁的大男孩笑着说道:“王叔叔,还有各位医生,谢谢大家了!” “我没有关系的,并不影响我生活。” “谢谢大家的诊治。” “我这病虽然奇怪,但是不发作的时候,还挺正常的。” 听见这话,王珩有些无奈。 这个时候,陈南走了出去:“我能试试嘛?” 看见陈南走来,对方男孩儿也有些好奇。 因为陈南太年轻了,也就二十多岁,这么年轻的中医吗? 李光明笑着介绍到:“王院长,这位就是陈南。” 王珩顿时眼睛一亮。 这就是陈南? 田院长口中那个中医奇才? 田孟山可没少吹嘘陈南。 这让王珩自然有些好奇,要知道,田孟山作为晋省卫健委副主任,晋省骨科医院院长,他的权利和地位都很高。 他如此推崇陈南,肯定是有过人之处的。 王珩主动握手笑着说道:“年少有为!” “陈医生,请。” 陈南看了一眼周围的专家们,并没有怯场,而是自信走了过去。 舌淡红,苔薄白! 和正常人没有区别。 脉诊! 才是关键。 也是陈南的杀手锏。 一时间,周围的专家们看向陈南的眼神里,多了几分复杂的情绪。 有好奇的,也惊讶的,自然也有笑而不语的。 毕竟,一个年轻人,真的能有多厉害? 中医重在积累,哪怕世家子弟,也是如此。 二十多岁能有造诣的,太罕见了。 就是那些幼时学徒出身的,也不过如此吧! 而陈南把手静静的搭在了大男孩的手上。 伴随着那清浅的脉率传到手心,陈南似乎可以清晰的抽丝剥缕一般细细的去感受患者的五脏六腑十二经络…… 这就是专家级的脉诊! 每一点搏动,沉迟浮数了然于胸。 每一次触碰,微细弦弱跃然于指。 每一次跳跃,虚实滑涩应然于纸。 三指禅二十七部脉,二十六种病脉都在进行着一次梳理。 可是!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 陈南……依然没有感受到变化! 这一次,他愣住了! 前所未有的一幕。 要知道,自己这可是专家级的脉诊啊! 这已经超过了太多太多的人了。 如果说专业级就是主任级别,那专家级绝对是宗师级别,坐镇一方的大佬。 绝对是不逊色于这些院长的。 可是! 自己竟然没有感受到变化? 这是怎么回事? 陈南震惊了。 说实话,系统带来的强大感让他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 为什么会这样? 陈南不信邪! 暂停几分钟之后。 陈南再次把脉。 他闭上眼睛,眉心紧促。 脉率再次传来! 应指和缓,往来甚匀,这是一个绝对正常的脉象啊! 缓脉,便是健康的脉象。 亚健康都不会出现这种脉率的。 不浮不沉,恰在中取。 不迟不数,一息四至。 欣欣然、悠悠然、洋洋然,从容柔顺,圆净分明! 这分明就是正常的脉象啊?! 怎么回事? 陈南不信! 休息片刻,继续来! 此时此刻,周围众人已经欣慰的轻笑起来。 李光明看着执着的陈南,没有吭声,执着是好事儿,不应该被笑。 郑易复则是转身看着众人,瞪了一眼。 房间了再次安静了下来。 陈南闭目不语,内心细细揣摩。 微于缓者,即为微,细于缓者,即为细,虚实长短、弦弱滑涩,无不皆然。 芤革紧散、濡牢洪伏、促结动代,以缓为度! 可是,患者并没有出现任何一种怪异的情况啊? 就在陈南失望的准备放下手离开的时候。 忽然,一阵声音在身后响了起来。 陶训义呵呵一笑:“小陈!” “你别试了!” “再试,也试不出来的。” 陈南放下手,好奇问道:“陶老,为什么?” 陶训义深吸一口气:“脉诊,特别是三关六部脉诊,并非能看到所有的东西!” “血症不脉诊、痿症不从脉、偏正头痛不问脉论……很多疾病,这些都是诊断不出来的!” “你让开一下!” “我来试试!” 说话间,陶训义便走了过去。 对着男孩说道:“你站直了,然后放松!” 说完之后,陶训义便用平指劲,以食指平对颈横纹有动脉处候之。 这是…… 陈南顿时瞪大眼睛。 不在手上,而在脖颈之处。 这是……人迎气口脉! 陈南自然知道这种脉法,但是现在几乎没有人用了,只有那些民间中医偶尔使用。 这是因为! 人迎气口之部位,医家有二说,一说在手部,一说在颈部。 很多道医、藏医、以及民间高手都认为,人迎气口脉即结喉两旁人迎穴处。 所谓左为人迎,右为气口,足阳明胃经穴也,但诊胃时不用它,用其候上下气血盈亏! 食指为天候心肺,中指为人候脾胃,无名指为地候肝肾! 这是一套十分精妙的诊脉方法。 这也是为什么古代武侠电影里面,有高手看病人伤势的时候,把手置于对方脖子处的原因。 当然了……现代医学在心肺复苏的时候,也要观察颈动脉搏动。 但是,这却不仅仅是颈动脉搏动那么简单。 郑易复看出来了陈南的疑惑,说道:“这种人迎气口脉,现在使用的很少了。” “正常的人迎气口脉如银丸冲天鱼贯而行!” “讲究四正,六动!” “其实……手腕上,也有人迎气口脉。” “左手关前一分为人迎,右手关前一分为气口!” “但是,现在一般以寸关尺三关为准。” “所以,现在的医家,逐渐不去使用人迎气口为主要的脉诊办法了!” 郑易复毕竟是经验老道见多识广的老专家了! 人家见过的市面很多。 但是,老人的话却让陈南幡然醒悟过来。 或许…… 自己应该换个思路去诊治? 想到这里,陈南豁然开朗起来。 不过,自己终究是缺乏临床经验啊,虽然身上有宝库,但是遇事仍旧不知变通。 这诊脉一路,绝对不是死的。 而是活得! 正如郑易复老爷子手扣少海,以求线索。 陶训义老先生脖颈处寻人迎气海寻真知。 脉诊! 博大精深,自己……太过狭隘了。 想通之后,陈南便不再说话,耐心等待这陶训义诊断。 候人迎脉当注意轻取,重取时间不宜过长、用力不宜过猛,所以没多久,陶训义便走了下来。 但是此时! 他的眉心,和刚才的紧锁,截然不同。 他淡淡的对着郑易复和李光明说道:“我感觉到了一些异常!” “但是,却抓不住线索!” “毕竟,我对这人迎气口脉把握终究是差了火候!” 郑易复连忙问道:“你把出什么来了?” 陶训义面色凝重: “我只能感觉中指处有所异常。” “但是……具体我却找不到原因所在。” 郑易复深吸一口气:“中指为人候脾胃!” “有点复杂了!” “脾胃犯病,怎么会有这样的反应呢?” “情志异常,这种疾病,一般不会和脾胃有关系的吧?” 李光明也是点了点头:“没错!” “应该不会!” 顿时! 众人再次陷入了泥潭之中,再也无法深入半步,只能再次讨论起来。 而此时。 陈南听完陶训义的话之后,没有犹豫,直接走了上去。 他也不在意别人说他什么了,毕竟,身为医生,若是在意周围人的脸色和情绪,而忽视疾病,这绝对不是正确的选择! 果不其然! 伴随陈南过去,周围的众人议论不少。 毕竟,大家都觉得,陶训义陶一手老爷子都不一定能找到异常,你一个小伙子,是不是有些贪功了? 没错! 大家都觉得陈南急于表现自己。 【叮!恭喜您,收到来自周围众多同行专家医生的差评,差评正在收集。】 【温馨提示:成功诊治之后,可以根据差评积攒,获得相应的奖励!】 陈南听见系统提示,没有在意! 他很清楚,这个疾病想要诊断都是难事,能别提治疗了! 绝对是难上加难! 但是,如果不去尝试,不去坚持,你怎么会有进步呢? 而且,你是医生,你要做的就是诊治患者,畏惧其他干什么? 一旁,远处! 杨鸿年看着陈南三番五次继续上台,内心被触动了。 他也想上去! 但是他怕。 他看着周围的这些专家们,内心没有底气,他怕错了,怕被笑话。 可是…… 为什么陈南会上去? 一而再,再而三! 哪怕前面都是陶老、郑老这些大佬,陈南依然不为所动呢? 陈南为什么不怕? 这一刻! 杨鸿年忍不住叹了口气。 他用手拍了拍自己的脸,都是这一张臭脸啊。 杨鸿年苦笑一声。 谁会在意自己? 为什么要害怕呢? 之前也是,畏手畏脚,前怕虎后怕狼,最后被虎狼分尸。òй. 往前走走,说不定自己比自己想的要优秀呢? 说不定自己是武松能打死老虎呢?! 为什么不去尝试呢? 这一刻,杨鸿年内心羞愧不已,却也被陈南的勇敢给震撼到了。 杨鸿年没有注意到,陶训义正在看着自己,这是……嘴角露出欣慰的笑容。 说实话! 杨鸿年作为小弟子,自己却是有些宠溺了,或者说是纵容了。 但是,陶训义很清楚他的缺点。 死要面子,活受罪! 可是…… 他根本不知道一点,面子,不是别人给的,是自己争取来的。 你越是在意脸面,你的脸面,也就只有你在意罢了! 成功的人,都在不要脸这个领域,有其过人之处! 希望陈南能让你进步吧! 说话间,陶训义再次看向陈南,满是欣赏。 …… 此时! 陈南再次把手搭在手腕之上的时候,深吸一口气,嘴里默念“读缓字法”。 这是三指禅中,对于诊脉的心静要求。 焚香跌坐,静气凝神,将缓字口诵之,心维之,手摩之,反复而详玩之,久之,缓归指上。 以此权度诸脉,了如指掌! 陈南来不及焚香,只能尽力静心屏息凝神。 随后! 他开始了自己的把脉。 这一次,陈南感觉到了不一样。 无病之脉,不求神而神在,缓即为有神也。 陈南这一次,感觉到了异常,在人迎寸口之处,脉象虽然应指和缓,往来也很均匀! 但是…… 缺乏一个“神”字! 脉,贵有神也! 神,就是自然,应如:露颗圆匀宜夜月,柳条摇曳趁春风一般。 要“如初春杨柳舞风之象。” 但是! 患者没有! 陈南眉心豁然开朗。 虽然匀称,但是无神。 为什么无神! 陈南继续探究! 病位在何处? 病机是何理? 豁然! 陈南眉心一喜。 找到了! 原来如此。 陈南豁然开朗。 难怪会如此,明明有怪病,却找不到踪迹所在。 呵呵,真的太会藏了。 而此时! 一旁的陶训义看着陈南突然笑了,顿时眼睛一亮。 “小陈,你找到了?” 陈南笑了笑,点了点头。 郑易复更是瞪大眼睛:“是什么原因?” 李光明也是好奇的看向陈南:“是怎么回事?小陈!” 周围的专家们,包括杨鸿年在内,都显然有些难以置信的看着陈南。 他怎么可能? 而杨鸿年的内心,对于陈南,却无比的相信! 他相信陈南能做到。 王珩走了过来:“陈医生,你知道怎么回事吗?” 陈南笑着说道:“我也不敢说有百分百把握,只能说可能性极高!” 陶训义是个急性子:“小陈,慢慢说!” “这么多专家,正好讨论不是吗?” 陈南点头:“天下怪怪奇奇之症,诊其脉,依然园静和平,却无神者,有一种可能!” 陶训义忽然瞪大眼睛,忽然脱口而出:“老痰?!” 郑易复和李光明几乎同时说道:“老痰!” 而…… 台下不少人蒙了! 老谭? 老坛? 杨鸿年几乎不假思索的想到了一个词:“老坛酸菜面?!” 陈南点头:“嗯,我怀疑是老痰!” 陈南继续说道:“《三指禅》记载,痰之名不一,其源亦不一,皆足以变脉,惟老痰隐伏于肠胃迥薄之处,不关五脏,不伤六腑,故脉不变!” “但是,老痰虽然不伤五脏六腑,却隐伏于肠胃迥薄之处,能阻遏五脏六腑之神,这是可以在脉象中体现出来的!” 这句话说出口。 陶训义顿时瞪大眼睛,不可思议的看向陈南! “你能……感觉到脉象有无神?” 郑易复面色凝重,一言不发,而是紧紧的盯着陈南。 李光明站在那里,虽然面色淡定,但是……内心却如同惊涛骇浪一般,久久无法平静。 脉,贵有神! 脉,难于神! 这说的就是,脉诊真正的难出,就在这个“神”字。 无病之脉,不求神而神在,缓即为神在,但是缓却不是神。 所谓神,指的是脉的精髓。 正如一个人,看着身体强壮,但是不精神! 这个意思。 人如此,脉同样如此。 但是,想要用双手,感知到这种神,却太难了。 需要多少临床经验? 需要经多少患者? 陶训义沉浸此道一辈子,也只是刚刚抓到了尾巴。 郑易复和李光明,也只是堪堪感受到了其中的存在。 但是! 陈南,却摸到了。 所以说,他们能不震惊? 听见陶训义的话,陈南点了点头,却又摇了摇头: “若有若无。” “不怎么灵光。” “需要多试几遍才能清楚。” 听见陈南的话,这一下子,陶训义委屈的快要哭了。 你多试几次就行! 我他么……需要弯弯绕绕,从其他地方感受,好不容易推断,而且是那种明显的才能感知到。 这……就是天赋吗? 不得不说! 脉诊,还真的讲究一个天赋。 毕竟,每个人的手指触觉不一样,内心感知力也不一样。 脉诊,讲究一个“心眼”。 这个心眼,就是以手为度,以心为眼,却看脉象。 如果天赋使然,悟性很好的人,对于脉诊,是很容易高深的。 历代医家中都不缺这样的天才! 朱丹溪、王叔和、吴正论、叶天士……这些可都是天赋异禀的人啊! 你以为那些《脉经》啊、《病因脉治》啊……这些经典是怎么写出来的。 为什么很多人看了以后看不懂! 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是怪物啊! 这就如同画画一样,需要的是天赋! 这一刻,陶训义欲哭无泪。 他一直以为,自己就是这个时代的王叔和、朱丹溪,现在看来……自己是个屁啊! 哎…… 太委屈了。 看到陈南之后,陶训义竟然心生一些挫败感。 这种感觉好不舒服啊。 陶训义感觉就是自己当了一辈子天才……以为自己是主角,结果……到老了,才发现…… 主角才刚刚出道?! 我是一个配角而已! 好伤心啊! 而此时,下面的众人,还有些不明所以。 中西医结合医院的院长王恒更是瞪大眼睛,一脸懵逼。 “这个……打扰一下。” “陶老,这老谭……是谁?” 陶训义苦笑摇头:“老痰,说的是一种病症。” “怪病多因痰生!” “这个痰,说的是痰饮的痰,但是,普通的痰饮,是会呈现出不同的脉象的,唯独老痰,藏于深处,不易找寻,而且不关五脏,不伤六腑,所以,舌脉基本找不到原因!” 而此时,听见陶训义的分析,台下的专家们纷纷点头。 “哦!” “原来如此啊……” “老痰……” 但是,杨鸿年站在其中,看着一个个纷纷恍然大悟的众人,有些慌。 我曹……你们都会啊? 就我不懂? 老痰我懂,45年的老痰我也有。 关键是……这为什么会导致这些怪病呢? 现在,摆在杨鸿年面前有两个选择。 第一:不懂装懂,反正……不懂得肯定不是我一个,大家一起做南郭先生! 第二:问吧,丢人有什么坏处?不耻下问可是自己的优点啊! 想了想,杨鸿年举手问道:“我有个问题,老痰是如何导致这些疾病的呢?” “病机是什么?” 顿时! 伴随着一个异类的出现。 这一窝人不吭声了。 而陶训义看见杨鸿年提的问题,顿时笑了起来,他很欣慰。 很开心! 杨鸿年能走出自己的内心尊严圈很不容易。 陶训义开心的解释道: “这是因为,老痰容易蛰伏与迥薄之处,这就在三焦之中,心包络之围!” “心包和三焦经是互为表里的,但是,全都是……俱有名无形!所以,这个位置,我们后来讨论,就是迥薄之处!” “《灵兰秘典》称心为君主,《二十五难》称包络为心主。 盖心主有形之君,包络是无形之主。 柱下史云:“常有欲以观其徼,常无欲以观其妙” 说的就是心包的奇妙之处。 但是,心和心包经,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包络之经,起膻中,因包络动则喜笑不止神明乱,与十二官内膻中喜乐出焉相吻合遂以包络即膻中!” “所以,老痰,多生怪病!” 杨鸿年闻声,点了点头。 台下众人不少都是恍然大悟。 表示学到了不少东西! “原来如此!” “对啊,迥薄之处原来是这个道理!” “原来我对三焦和心包经有所误解啊!” …… 杨鸿年撇了撇嘴,就知道…… 南郭先生一大堆! 刚才点头,点个毛线啊…… 一群滥竽充数的家伙。 这能当大家? 切! 而此时! 王珩显然是听不明白了! 什么心包,什么三焦,什么神明…… 中医可真的能扯淡啊…… 完全听不懂怎么办? 不过,王珩最关心的是……小袁这个疾病,能不能治疗! 王珩连忙问道:“陶老,小袁的病……能治好吗?” 陶训义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个病啊……” “难点,不在治疗上。” “真正的难,就难在诊断上。” “哎!” “多亏了小陈啊。” “若不是他,今天我们这一群人,可能都要败兴而归了。” 陈南听着陶训义刚才的那一番分析,内心震撼不已。 这才是高手啊! 中医理论信手捏来,中医经典出口便是。 这都是多少年积累换来的。 自己的路……还很长啊。 虽然自己能通过脉诊给出来是老痰。 但是! 自己能圆满的阐述患者的病理病机吗? 显然是不能的! 陶训义笑着说道:“小陈,如果让你来治疗,你会怎么治疗患者?” 陈南闻声,若有所思! “礞石滚痰汤!” 陶训义呵呵一笑:“不错,不错!” “就用这个治疗。” 王珩闻声,点头决定试试。 但是,患者发病,并非一直发作,所以疗效只能后续观察了。 此时一番会诊,已经到了晚上八点多。 众人纷纷离去! 而陈南看来,奖励显然不可能一下子就送到了。 一行人准备离开的时候。 杨鸿年笑着走到了陶训义身边:“老师,您真厉害!” 陶训义冷哼一声:“我不是你老师!” “我才不要你这么丢人的学生!” “不耻下问!” “你瞧见没,全场就你不会。” “丢不丢人!” 虽然在骂,但是陶训义却是笑着说出来的。 杨鸿年讪讪一笑,连忙赔笑。 这个时候,陈南从厕所出来了,陶训义脸色一变,直接踢走杨鸿年。 假装不认识! 杨鸿年被突然踢了一脚,正要生气,一看是陈南出来了,连忙委屈的躲闪开。 你个该死的陈南……有你在……我老师都不认我了! 只是…… 陈南却收到了一个差评。 【叮!恭喜您,收到杨鸿年的初级差评,获得奖励:犀牛角:20!】 ps:大家不要以书中作为基础,因为说句实话,我写个普通的胃疼,大家都能看了,主角怎么装逼啊? 我找到的都是那些疑难杂症,鬼知道我买了多少本书。 就连道家典藏的那些古脉、气功……都找来了不少。 说实话! 写这本书,真的很累,很辛苦,得查很多资料。 不能胡诌乱扯,这他妈的是中国精粹啊,我要是乱写了……太尴尬了。 最后…… 还是希望求一下月票,拜托了! 目前600了快,1000加更! ------题外话------ 感谢太平石笑大佬的10000打赏,多谢!
“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