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凌,我把爹的断臂拿回来了。”
秦锐看到黑白医馆的大门,就开始大叫道。
等秦锐走到院子里,看到小凌趴在桌子上,抵着头在处理断臂的伤口,急忙的住了嘴,害怕打扰小凌。
小凌回头看到秦锐手里的断臂,说道:“锐哥,幸好秦叔的胳膊被一刀斩断,没有多少碎骨,要不然接好断臂以后,也只是一个样子。”
秦锐听小凌的意思,他爹接好断臂以后,这左臂还能用,急忙问道:“小凌,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
小凌从秦锐手里接过断臂,开始用酒水清洗伤口,叮嘱道:“待会帮我擦汗,不要让你我的汗水毛发掉落到伤口上,那样容易让伤口发炎,秦叔甚至有可能破伤风而死。”
秦锐重重地点了点头,保证道:“你放心,那是我爹,我不会大意地,你怎么说我怎么做。”
小凌把断臂清洗干净之后,开始给秦泰接续断臂中血管、筋脉。
秦锐不敢靠近秦泰伤口地上方,只得在远处给小凌擦拭汗水,好几次看到小凌体力不支,差点瘫倒在地时,都被小凌给咬牙坚持过来。
小凌给秦泰接好断臂后,上了一些药膏,再上夹板。此时他脑袋昏昏成成的,回头发现院子里有很多人,对秦锐笑道:“锐哥,秦叔的手臂已近接好,去药店买一些清热消炎的药口服,秦叔苏醒还要……”
秦锐见小凌还没说完就晕了过去,现在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秦婶母女早就来了,看到小凌晕了过去,对秦锐吩咐道:“锐儿,先把小凌送回房间休息,然后你去药店买药,这里由我们母女来照料。”
秦锐此时听到母亲话,顿时有了主心骨,对捕头杨正祥等人点头示意一下,抱着小凌就去了卧房。
杨正祥没有在意秦锐的无礼,虽然他们不是很熟,但都在衙门里讨生活,这个时也不是计较这些虚礼的时候。
一个衙役对杨正祥说道:“ 班头,若是小凌真的能接好秦叔的断臂,我们以后也多了一分保障。”
杨正祥看着躺在长桌上的秦泰,淡淡的说道:“等一段时间就知道了,现在还不好下判断。”
秦婶对杨正祥几个衙役,笑道:“捕头大人,小凌刚才招呼不周,还大家不要怪罪。”
杨正祥笑道:“秦婶您千万别这么说,我们贸然上门也只是想过来看看,是我们唐突了才对。”
秦婶见他们不在意,对少女吩咐道:“紫凝,快去给几位大人倒茶。”
杨正祥见少女精神萎靡,眼泪婆娑,全身散发着寒气,自身都需要别人的照顾,急忙说道:“秦婶您们别这么客气,我们不渴。秦婶若是你们有什么需要,可以告诉我,衙门一定会帮主您们的。”
秦婶笑了笑,说道:“多谢大人美意,若有需要老身一定想去衙门求助。”
杨正祥见这里的已经没他们的事,拱手说道:“秦婶若是没什么事,那我们就先走了,过两天我们再来看望秦叔。”
“几位大人慢走。”
秦婶招呼几位捕快一声,就开始与紫凝收拾院子内的东西。
小凌迷迷糊糊的睁开双眼,发现他躺在床上,床沿上趴着一个少女睡着了。
这少女脸上到处都是雀斑,‘一’字平眉,眉毛杂而乱还比较长,眼睫毛比较长,椭圆形的脸蛋,很大众的杏眼薄唇,直白点讲就是很普通,很耐看。
小凌看到这个少女心就不由得一痛,不由得想起老杨头临终的话。
老杨头是一个仵作,从记事起就跟着师父当仵作,一直当了六十年。
十九年前,也就是千禧年过年的那一天,一个身着绸缎的女人在河边淹死,衙门让六十多岁的老杨头,前去验尸查找死因。
老杨头初步勘验后,发现这女人已有身孕十个月,初步怀疑死于溺水。
就在老杨头准备回去时,在河边芦苇荡里发现一个婴儿,还是一个刚出生的男婴。
老杨头一辈子都没娶亲,看见这个男婴后,欣喜若狂,暗自决定收养它,以后也好有人给他送终。
回到县衙后,老杨头解剖女人,想看看女人是不是被人谋杀,经过他不断地勘验,发现女人没有中毒地迹象,女人腹中的胎儿早已经死亡。
想起他捡到的婴儿,害怕对方父母会过来找寻,于是向衙役打听这女人的身份。
原来这女人是春花楼的姑娘彩碧,结识了一个叫宁浩瀚的书生,两人约定非你不嫁,非你不娶。
彩碧姑娘用自己的积蓄来贴补,不让老鸨让她接客,等待书生宁浩瀚回来娶她。
可书生宁浩瀚自从考过乡试之后,再也没有回来。
彩碧姑娘眼见自己肚子一天比一天大,再也瞒不住老鸨,便托人打听书生宁浩瀚的消息。
得到的结果让彩碧无法置信,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原来书生宁浩瀚中了进士之后,获得了吏部郎中任盛松的青睐,有意让女儿任芮静下嫁与他。
书生宁浩瀚做梦都想当官,于是就娶任芮静,在京城当了一个小官。
彩碧姑娘受不了这种打击,于是选择了带着孩子一起跳水。
老杨头知道始末,一个大胆的想法悠然而生,对人谎称他收养的男婴是彩碧姑娘的孩子。
自此之后,老杨头为男婴取名为杨凌,便带着他勘验尸体。
随着杨凌慢慢长大,杨凌不是三天一小病,一月一大病, 老杨头害怕杨凌夭折,便到处找人医治,得到的结果却不怎么理想。
直到有一天碰到一个游方郎中,游方郎中告诉老杨头,杨凌天生具备万漏体,全身时时刻刻都在泄露生命精气,活不过二十三岁,能救杨凌的办法只有太和山三青观有。
可太和山三青观距离竹山县有九百里,一路上深山密林野兽肆虐,路上又有许多土匪强盗拦路,他们爷孙还没走到太和山,就会被土匪强盗杀了,或者成了野兽的口粮。
老杨头并没有带杨凌去太和山,也没有钱让杨凌去武馆学武。
千禧四年,老杨头在勘验一具江洋大盗的尸体时,从尸体的衣服夹层找到一张纸,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字。
老杨头虽然识字不多,好歹他也是一个仵作,需要写解剖记录,简单的字还是认识一些。
这一张纸头写着【引气术】,【引气术】他自然知道是什么,那是武者引气入体的基础,衙役们修炼的就是【引气术】。
于是,老杨头就用自己的工钱,让杨凌去学堂识字。
自此,杨凌早上去私塾跟先生识字,中午跟着老杨头解剖尸体,下午跟着老杨头去山里采药制药。
千禧六年,老杨头郑重地把【引气术】交给杨凌,叮嘱杨凌在他还没学会时,千万不要告诉别人。
因为武者的秘籍都非常贵重,普通人很难得到,尤其是内修之法。
武馆教的都是外功,大部分都是释教流出来的功法,像什么大力鹰爪手、金钟罩,开山碎石手,大力金刚腿。
随着杨凌修炼【引导术】后,身体越来越差,逐渐开始苍老,好在杨凌不再时常生病,老杨头认为这是一种好转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