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空对外的战争了。而整个西部地界却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联盟国,因为,西部本就地多人稀,但是物产却相对丰富,尤其是对冶炼兵器和铠甲等军需的行业非常精通,他们冶造的兵器是其他各国所急缺的,在冷兵器时期对于兵器和装备的需求量,那绝对是非常大的,故而整个西部就成了南、北、东三个大联盟国眼中的肥肉,不过,由于相互掣肘的原因,三个联盟国家谁也不敢率先动手,轻起战端,因为,如果没有必胜的把握,万一功败垂成,那以后就别想到西部诸国去购买兵器了,如此一来,岂不是给敌人以可乘之机,这可是折本的买卖,聪明的人是不会去做的,故而,西部国家也就在强敌环伺之中,这样生存了下来。
弥云国,一个中等国家,在南部众国联盟之中,并不算强大,但也不是任人欺凌的主,建国也已经有三百多年的时间了,开国君王吴是一个人。
谢镇国,弥云国的威武大将军,官至镇国公,整个弥云国的大元帅,英勇骁战,一生戎马生涯中,甚少败迹,一套摩云枪法和爆云斗气,神出鬼没,且精通韬略,用兵如神,屡立奇功,令周诸国深为顾忌,为弥云国的安稳立下了汗马功劳,深为国王吴竹君赏识和信任,将全国的部队全部交给了这位功臣掌管。
谢镇国有二个义子,大儿名叫王永斌,次儿名叫王志恒,二人亦是行伍出身,由于功勋卓著,战绩显赫,被国王封为威远侯和定国侯,如果不是因为他们二人誓永远追随义父谢镇国,并不肯越义父,哪怕是与自己义父平等的官职,王永斌和王志恒二人执意不肯接受国王封他们为侯,谢氏家族已经是一门三公,即便如此,王永斌与王志恒二人的孝顺之心,已让整个弥云国民众知晓,他们的举动,让民众更加崇拜他们二人,特殊的荣誉使谢氏家族成为弥云国的旺族,位极人臣,荣耀达至极点。
这王永斌和王志恒,乃是谢镇国在路边所拾的孤儿,在这战火纷飞的年头,流离失所之人,比比皆是,其实作为一名大将军,谢镇国根本就无暇顾及,不过,这说到谢镇国与王氏兄弟二人的缘份,纯粹是一种缘份巧合。
此话说来就长了,事情生在十八年前,王永斌与王志恒二人并非是谢镇国从襁褓之中拾得,十八年前,安云国的国王为了重新恢复祖先的霸业,决定从弥云国入手,将整个弥云国重新收归版图之内。这弥云国虽然原来是安云国的版图,但是弥云国已经独立称王四百余年,现在安云国想收回,并非易事,双方在外交之上并没有取得什么突破,战火便迅燃起,安云国势如破竹,军队突破边境,三,尤其是一个籍籍无名之辈来说,靠着自己的打拼,升至轻骑校尉之职,在同龄人之中,已经是难能可贵之事了,当然这要除了一些能够享受祖上福荫的显赫世家。
弥云国的国王亲自出征,这在一定程度上高涨了部队的士气,一时间,弥云国进行了全力的反扑,但是,战局却令人大出意料之外,虽然弥云国全力进行反攻,最后却仍然是损兵折将,不仅没有收复失地,反而赔上了许多士兵的性命,战争由此陷入僵局。
新国王年轻气旺,当然是不可能允许这种情况的生,他决定再次组织部队进攻,务必要把全部的敌人赶出弥云国,国王已经下了死战命令,弥云国的将领们亦倾尽了全力攻击,战斗进行得异常的惨烈,虽然后来在弥云国的将领们拼死攻击下,将安云国占领的滓州城以牺牲了庞大的人力的代价收复了回来,国王在将军们的提醒下,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如果这仗要是再这样打下去,不用多久,整个弥云国便会全部被安云国占领,自己也将成为亡国之君,因为,数以万计的士兵牺牲,死亡的比例是一比十,这哪里是打仗,简直是在自我屠杀,安云国仿若安然无恙地辙到了下一座城池,自己这方却是大伤元气,而且士气也受到了严重的挫伤,一时间,国王御驾亲征的那股雄心壮志在残酷的战斗之中消失殆尽。
战事不仅止此而已,安云国知道弥云国的国王亲征,便立即将消息传至安云国,在安云国的国王旨意下,安云国又派出了数万大军,他们的用意再明显不过了,只要能够生擒住弥云国的国王,这仗也就不战而胜了,危机已经步步逼进,但是吴竹君却根本就没有意识到此点,虽然伤亡惨重,但是他还是想在明,安云国早就蓄谋已经久,伏兵在弥云国的背后,并设下结界,让延州城内之人根本就无法外逃求援。总而言之,吴竹君现在是被人重重包围在一座孤城之中,进退两难,不仅如此,安云国频频起进攻,让吴竹君疲于奔命,穷于应付,而且,粮食无多,由于国王立功心切,冒进过头,根本就没有等到后援部队跟上来,后勤补给又跟不上,敌人的进攻非常的猛烈,照此下去,用不了一梦。
谢镇国苦口婆心地劝说了半歹说之下,他才勉强同意,分一百人给谢镇国,而他自己则带着剩余之人,赶回去请援兵,可是援兵还在几百里之外,这样来回一赶,恐怕已经来不及了。
四百人去袭击四万人,士兵们听到谢镇国这个命令之后,全部嗔目结舌,急忙摇头表示自己不愿意去白白送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