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赟第一次见洛小甪,是在半年前的富豪大酒店。当时他和老费的公司坤德投资刚刚成立,想找个靠谱的财务总监。
吴赟38岁,茸城本地人,父母都是普普通通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一辈子都牢牢地捧着铁饭碗,吴赟刚出生的时候,他父母就希望自己这个儿子能过和自己差不多的人生,长大了考个公务员,旱涝保收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可吴赟打小就一身反骨,读书不好好读,成天地尽瞎混,初中的时候已然是茸城一中的一哥,手下小弟无数,一呼百诺。老师和他父母都是头疼不已。可没想到,从高三开始,吴赟不知道受了什么刺激,突然转了性,开始闷头读书,那刻苦程度他父母都害怕。吴赟开始读书,手下的小弟们群龙无首,百无聊赖,竟开始向吴赟看齐,一个个也开始认真读书,到最后高考的时候,这一年茸城一中的本科录取率竟然创了历史记录,把老师们惊得目瞪口呆。吴赟本人最后考了本市一所普通一本大学的国际金融专业,靠一年的拼搏这几乎是个奇迹。
吴赟拿到录取通知书第二天,就带着一群小弟气势汹汹地冲到了一个女同学家里。这女同学是吴赟隔壁班的班花,长得相当水灵,吴赟一进高中就就瞄上了,苦追了一年多,可人家女孩子就是看不上他,最后被逼急了,就给吴赟扔下一句话:你要是能考上大学,我再考虑考虑。
这一句话,就让吴赟从此脱胎换骨。
吴赟一群人从天而降,把女孩子吓得不轻,正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时候,吴赟突然向她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一脸郑重地说道:“谢谢你,小林同学。如果不是你,我也不可能考上大学。”
小林同学一脸尴尬,嘟嘟囔囔说了句“挺好挺好”,就怕吴赟提起当时她说的“考虑考虑”的话,谁知吴赟话题一转:“我现在觉得吧,你长得也就这样,我当时怎么想的我自己也搞不懂了。所以虽然我考上大学了,你吧也不用费劲考虑了。无论如何,谢谢你哈!”
说完,不等小林同学反应过来,吴赟就带着兄弟们扬长而去了。
到了大学里,吴赟依然是风云人物。他的事迹至今是那所大学的传奇。大学不同于中学,成绩已经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吴赟在大学里主要干了三件事:第一,每一届的校花都成了他的前女友。第二,走上层路线。虽然学习成绩不是最好,吴赟却凭着自己八面玲珑的本事和三寸不烂之舌,和学校里上上下下的老师和校领导关系搞得贼铁,而学生们更不在话下,他天然有种领袖气质,从大一开始毫无悬念地就当了四年学生会主席。第三,到大学毕业的时候,他几乎已经垄断了这所学校所有和学生生活有关的生意,什么录像厅啊、歌舞厅啊、文印室啊、外卖啊,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做不到的。等到大学毕业的时候,他不但挣回了所有学费和生活费,竟然还赚了50多万。50多万是什么概念呢,当年的50多万,可以在茸城买一套地段极好的三房两厅。事实上,吴赟确实买了。他挑了茸城最最中心的地段,当时最最优质的小区,那个小区一般不对外卖,住的都是离休干部,也不知道他怎么做到的,硬是淘到了一套将近300平的复式房子,属于这个小区的楼王,不仅把50万砸了进去,还贷款了30万。
当时贷款30万那属于巨额,朋友们都觉得他疯了,他爸妈气的差点跟他断绝关系。可是吴赟浑不在意,他说走着看吧。
他买下了那房子并不打算自己住,他说自己年纪轻轻一个人,住那么大的房子干什么。他打算好好装修一下租出去。
为了装修这个房子,吴赟找了好几家装修公司,但是没有一家他满意的。那个年代,装修公司大多数都是泥瓦匠和木工的散装组合,不追求品质,只保证能住。可这不是吴赟想要的。就在他快要绝望的时候,有一家叫良筑公司进入他的视野。
良筑的老板叫戴启睿,比吴赟大两岁,是国内顶尖的建筑设计专业的毕业生。他毕业后没有像他同学那样去各类设计所,而是义无反顾的走了自主创业之路。吴赟和戴启睿一聊,就知道他和其他包工头截然不同。戴启睿是以设计为主,他的施工队只是负责把他的设计理念付诸实现。
然而在那个年代,戴启睿的想法显然是曲高和寡,普通人家没有那样的需求。因此戴启睿的小公司也是经营地举步维艰。
吴赟和戴启睿简直是一拍即合,相见恨晚。吴赟当即提出,要和戴启睿合伙一起干,就以他买的这套房子作为产品样本。
吴赟又七拼八凑地借了10万元,和戴启睿一起把自己那套房子重新设计重新装修。那装修的设计和工程水平,至今看来仍旧是引领风骚的。
房子后来高价租给了一个归国华侨。那华侨看到这套房子的时候简直激动坏了,说自己找了好久都没有找到这么满意的房子,几乎是迫不及待地租下了房子,房租高点低点压根没关注。
到了现在,那房子的市值已经将近5000万,当初劝阻吴赟买这套房的人,早已哑口无言。吴赟后来又陆陆续续地买了很多的房子,全国各地的都有,唯有这一套房他从未考虑过出手。他笑言,这套房给他带来了事业运,那是要好好传承的,没准什么时候还能用来救命。
话说吴赟和戴启睿合伙开干之后,一路开挂。吴赟极具生意头脑和投资眼光,而戴启睿是个技术流实干派,在建筑方面专业度极高,两人珠联璧合,把原来小小的良筑不断发展,5年之后,已经变成了一家中小型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在茸城和周边好几个中心区域拿下了项目。而吴赟和戴启睿赚了钱之后,除了买房子啥也没干。吴赟跟戴启睿说,你看着吧,未来10年,房子的增值速度也许会超过你我的赚钱速度。戴启睿通过这几年跟吴赟的合伙,对吴赟的眼光和判断深信不疑,吴赟说干啥他就干啥,于是10年之后,两人不仅拥有了一个初具规模的房地产公司,还各自拥有了十几套房产。
而这时,有个叫张德海的人找到了吴赟。
张德海原来是良筑的客户,曾有有一套别墅交给良筑设计装修,由此认识了吴赟和戴启睿。当时他就对这两个小伙子相当有好感,觉得他们聪明肯干,尤其是吴赟,张德海觉得此子前途不可限量。
张德海40多岁了,曾经是茸城房管局的常务副局长,十几年前下海潮,他不甘心当个公务员领死工资,咬咬牙下海去了。摸排滚打了十几年,现在他的公司有模有样,已经是颇具规模的一手房销售公司,在房地产行业刚刚起步的阶段,他们的市场占有率超过了50%。可是企业发展到这个阶段,张德海对人才的渴望越来越强烈,他清楚的知道,想把企业再做大,再上一个台阶,仅仅靠他一个人单打独斗是不行的。
他找到吴赟和戴启睿,开门见山地提出了他的诉求:他要收购良筑,用他企业的股权支付,让吴赟和戴启睿成为他的合伙人,5年,他承诺只要5年时间,他们合伙的企业一定可以在美国上市,靠一个项目一个项目赚钱的速度,哪里比得上资本市场股票上涨的速度?
戴启睿不太懂资本市场那一套,但是吴赟懂。张德海的话在他的心上掀起了惊涛骇浪。他和戴启睿这几年一边做项目一边买房子,而房价在这10年里一如预期的疯涨,从资产价值来说,他和戴启睿无疑已经是财富自由了。
但这是钱的问题吗?吴赟是学金融的,他做梦都想能够在资本市场搏击一番。张德海的提议无疑是让他心动的。
但是吴赟没有马上回复张德海,他花了两个月时间,考察了张德海公司大部分的项目,张德海也很大方地将公司的财务情况摊开给他看。吴赟又找专业机构的朋友咨询了关于美国上市的规则和要求,最后,他给了戴启睿一个字:干!
戴启睿是无所谓的,他很清楚,这几年要不是有吴赟,他根本赚不到这么多钱,现在赚的钱已经远远超出他原来的预期了,有那十几套房子打底,他怕什么?吴赟说干,他没二话。
于是,吴赟和戴启睿将良筑所有的股份都换成了张德海公司的股份,并从此跟着张德海开疆拓土。
登上美国股市的年份,比预期晚了一年。6年后,公司终于在美国上市了。而吴赟和戴启睿也瞬间身价百倍。
16年的功夫,吴赟从一个汲汲无名的穷小子,混成了亿万富豪,然后,他辞职了。
吴赟太了解自己了。不管老张再如何赏识自己,一山不容二虎的道理是亘古不变的。而他吴赟,又岂是愿意屈居人侧,永远甘当老二的人物?再说,如今身家千亿的老张,也不再是当年的老张了,那几分薄薄的兄弟情,经得起几番利益的撕扯?此时离开,老张还会是他吴赟相忘于江湖的荣誉老大,有事没事还能提携一下小辈博博美名,再过阵子就很难说了。吴赟和老张提了离意之后,两人几度深夜醉酒,大哥长兄弟短的眼泪鼻涕没少抹。来来去去了3个月,吴赟最后带着市值15亿的股票和一纸3年的竞业禁止协议离开了。
得了自由身之后,吴赟让戴启睿继续跟老张混着,而他自己第一件事就去当时最多大佬云集的商学院报考了一个emba。40不到的吴赟,浑身的细胞都在叫嚣着要二度创业,热血沸腾的就差咕噜噜冒泡了。不过,以吴赟目前的身家和履历,离真正的大佬圈还很遥远,他还需要攒积分才能换张入场券。而攒积分的捷径,便是去读书,读最顶级的emba,以一个特别取巧的身份翻墙进圈,那个身份叫做“同学”。
混了2年emba,吴赟和同学费祎,人称老费,混成了拜把子兄弟。老费和苦哈哈一路打拼上来的穷小子吴赟不同,老费的投胎技巧和踩点技术都比吴赟高了不止一个档次。老费生于60年代末,父亲是茸城某知名大学的校长,母亲也是大学教授,天资聪颖、性格圆润,加上父母的关系,老费在这所大学里混的风生水起。他从小聪明机变,博闻强识,混迹在最精英的人群中,眼界、见识、格局都天然的高人一筹。但是骨子里他不是个特别激进野心勃勃的人,这也许和他父母的知识分子情怀有关系。他聪敏幽默又爱玩,什么新鲜玩意儿都能玩出几分样子来,但是他从不爱争第一。这样的性格给他带来了特别好的人缘。他在这所大学的同班同学,后来出了好几位商界顶级大佬。而老费就跟在这些未来的顶级大佬后面,什么行业兴他就踩一脚什么行业,一路上几乎踩遍了每一个风口,避过了每一个坑,运气好到他自己都难以置信,并且好像并没有太费劲。那些在前头乘风破浪呕心沥血的大佬们虽然风光无两,但也都是白了头发担了风险,只有老费,几十年下来,闷声大发财,并且保养的珠圆玉润,满面红光。
这次老费被吴赟说动了心。
吴赟在离开老张的时候,心里就已经想好了,他下一步要往上游走,要扼住地产行业的七寸,那就是资本。房地产行业说穿了就是在玩现金流,这一点吴赟看的透透的。所以,私募基金,就是吴赟下一个目标。可是需要如此大体量资本投入的行当,仅仅靠吴赟目前的身家和人脉资源,那是肯定玩不动的。于是,他通过2年间不遗余力的混同学圈子,各种摸底之后,锁定了老费。
他没有的一切,老费都有。
作为顶级大佬圈的千年老二,老费的人脉资源简直好到令人发指。那些平时时间以半小时为单位安排的人物,老费至少能在一周内约到饭局。老费这几年自己到底赚了多少钱,没人能搞得清,能在上市公司公告前十持股量的股东名单里搜到老费名字的就有七八家,至于10名之外不在披露之列的,到底有多少,可能只有老费自己知道。
除此之外,吴赟最看重的,是老费喜欢做千年老二的性格。老费喜欢在幕后,当军师,谈战略,但是他也从不强求谁一定要听他的,他有自己的判断,觉得合了,就跟一把,觉得不合,也不争辩,袖子卷起就是了。老费也不爱管事,假如一件事需要10个步骤完成,他最好只负责第一步,勉勉强强到第二步,万不得已到第三步,之后是无论如何不会再自己跟进的了,所以需要有人把第四步到第十步完成,他只负责指点江山。
而吴赟则恰恰相反。不知道是因为天生的控制欲还是因为一点一滴经营良筑的经历,吴赟对具体事务的管控欲是无与伦比的。所有事情的每一步都必须在自己掌控之中,而团队中所有人的想法,他也必须搞得一清二楚,凡是出手的文件,小到一个标点符号,他都要自己确认无疑之后才能脱手。
表面上,吴赟颇有点梁山好汉的江湖义气,骨子里,他只信自己。
吴赟和老费勾勾搭搭眉来眼去喝酒喝茶勾兑了两年,终于成交,吴赟拉上戴启睿,老费拉了一个叫瞿淼的女人,成立了坤德投资。
公司选址在茸城的一栋小洋房里,面积不大,但是地段黄金,还是刷了老费的脸才搞到的,业主是一家神秘兮兮的公司,好像是某位大佬的私产,据说一般不对外出租。
老费喜欢讲究腔调,觉得玩资本的公司就得云山雾罩地蹲在这样一个文化和资本气质相融合的地方,如果就在什么甲级写字楼租个楼面,那就实在太掉价了。
可是吴赟并不这么想,他梦想中做资本的企业就该在顶级地段的甲级写字楼里,必须要高层,巨大的落地窗,最好望出去就是开阔逶迤的江景和鳞次栉比的繁华之地,进楼必须要过十八道门禁和十八个保安鞠躬敬礼。这种暗搓搓躲在小洋房里的腔调,吴赟有点欣赏不来。不过公司刚成立,和老费也刚刚开始搭伙,吴赟不想因为这点租房子的事情跟老费意见相左,反正来日方长么,谁规定得在这地方蹲一辈子了?所以吴赟几个闪念之后也就乐呵呵的附议了。
至于人员,吴赟和老费从各自的原有的团队里淘巴淘巴,先把最基础的人事行政人员拉了过来。然后两人一致认为,作为一家基金公司,找个好的财务负责人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