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念之跟着画冉来到驿站的小厨房里。
看着画冉忙忙碌碌的背影,没过一会两大碗阳春面出锅。
宋念之看着香喷喷的阳春面,垂涎欲滴。
果然,人饿急了吃什么都很香。
只是宋念之还未动筷,就听到门口有些细微的响动,然后就看到苏洛淮推门走进来。
少年穿着玄青色劲装,腰间挂着一把剑,三千青丝用发冠尽数束起,挺鼻薄唇,简直秀色可餐!
半分没有十年前初见他那般可怜。
画冉看到苏洛淮进来了,纵使心里有再多不舍,但还是把自己那碗面端过来放在桌上。
“苏公子要来碗阳春面吗?”
“不用了,我有话对公主说。”
言外之意:少废话,你快出去吧。
画冉看看两人,眨眨眼,十分识相的端着自己的面出去了。
屋子里只剩下宋念之和苏洛淮两个人。
而宋念之嘴上还十分彪悍的挂着面条。
这被人盯着,一时间吞也不是,吐也不是。
着急之下,她噎住了!
苏洛淮看到她脸被憋的通红,忙把手边的水囊递过去,然后蹲在她旁边,替她轻拍着背。
“没人和你抢,不必如此慌乱。”
宋念之胡乱的应付过去,这会儿倒是不噎了,就是有点尴尬。
“你——有事?”
只见苏洛淮把腰间的佩剑卸下来靠在她腿边。
“不出意外的话,明日就到渊州地界了,有些流民难对付,这个留给你防身。”
宋念之低头看一眼佩剑,有些担忧,“那你怎么办?”
苏洛淮面上划过一道不自然,“我没事,只是公主娇弱,比我更需要防身之物。”
“哦——可是苏公子,你脸怎么这么红啊?”
宋念之一只手支着头,用另一只手的食指戳着苏洛淮的脸,倒是比她想象中的要软乎些。
苏洛淮干咳了两声,“许是屋内太热,我出去透透气。”
没想到这苏洛淮还挺纯情,她刚刚只是戏弄了一下就落荒而逃了。
第二日下午,一行人已经到了渊州城附近。
周围果然都是和他们逆行的流民,有的人已经饿的走不动路,晕倒在路边。
只是这些都是情况稍微好一些的,那些更贫穷的百姓还在后面,甚至有一些根本没有力气离开渊州城。
突然,一个带着头巾的妇人抱着怀里晕倒的孩子,跪在宋颜析的马前,“这位大人,求您开开恩,救救草民的孩子吧……他已经整整三日滴水未进,您救救他,草民愿当牛做马……”
宋念之和宋颜析对视一眼,好在这次随行的还有一名太医,这件事倒是也不难解决。
画冉心软了,她看向那位太医,“郑大人,您要不帮忙看看吧。”
医者仁心,郑大人也不愿看着鲜活的一条生命从自己眼前白白消逝,于是笨拙的下马,去给那个小男孩把着脉。
宋念之也把自己的水囊递过去,里面剩的水不多,希望有用。
只见郑大人把水滴在手指上,然后抹在男孩干裂流血的嘴唇上。
不多时,男孩就迷迷糊糊的睁开眼,茫然的看着周围的一切。
那妇人看到孩子醒了,瞬间热泪盈眶,拉着旁边刚缓过来的孩子,跪着磕头,“多谢大人,多谢大人……生子,快磕头,这是你的救命恩人,草民愿当牛做马报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