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丞相!”蒋干拱手相让,扭头便走出一笔大账。
李牧寒望着他离去的背影,不禁叹息起来。
原以为历史是要变的,却不料一切并没有变。
该出手时就出手吧。
蒋干这货当然中了。
文臣武将退出了大帐。
曹操和李牧寒同在一个大帐里饮酒,许褚在江岸的长江边上饮酒。
心血来潮,竟喝了。
许褚早早做好心理准备,连忙拿着随身带着酒水。
小酌之后,曹操兴味索然,竟做起诗来。
“对酒当歌人生在世几何?如朝露、赴日苦更甚。”
一短歌行吟,曹操笑道:“哈哈!”
许褚兴奋得拍案而起:“善哉善哉,善哉善哉!”
但李牧寒听来却是另一番心情。
那是一个短歌行,没有什么内容。
但一听曹操说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似乎看出曹操内心的担忧。
曹操问道:“承义!您可知道我这一刻心里想的是什么呀?”
李牧寒道:“宰相,心有所忧!”
许褚说:“哪来担心的说法呢?”
“如今,整个荆州都归了,江东还能下去吗?丞相迟早是要一统天下的!
“哈哈哈!”曹操哈哈大笑。
许褚连忙说:“丞相,不只是我说的,如今人们也这样想了呀!”
听到这句话,李牧寒、曹操面色大变。
曹操连忙说:“许褚!快去捉两条鱼烤熟吧!”
“好嘞!”许褚喊着屁颠屁颠地跑过来捉鱼。。。
曹操向李牧寒问道:“承义!您认为江东一役,我的军队有多少胜算?”
“很难说清楚!”李牧寒摇了摇头。
“虽然说吧!”曹操伸出手示意。
李牧寒说:“自从刘表指挥荆州后,能够和东吴决一死战的,唯有江夏的黄祖了!”
黄祖去世了,刘琦占领江夏,指挥黄祖的旧部了!
张允蔡瑁虽自称手握荆州10万水军,但从上到下诠释的都是酒囊饭袋的一代!
“今天一战就能看出来弄下去了!”
“哈哈哈!”曹操笑道:“接着说吧!”
李牧寒点了点头:“朝廷大军虽然几十万,但却在不断调到赤壁去!”
“可是北兵不习水,登船晕船,怕是只守不攻了!”
“我看到丞相命令朝廷大军上岸安营扎寨,一定要将北兵放在江岸上,监督荆州水师的作战!
“对了!”曹操接着点点头。
李牧寒又颔首道:“我想丞相所担心的不仅是江东、江夏的问题,也不仅是周瑜、刘备的问题吧!”
“何以见得呀?”曹操兴致勃勃地看了李牧寒一眼。
李牧寒道:“丞相的全部,也有荆州的!”
……
《李牧寒战报》呈现在案头。
曹操接过来一遍又一遍地翻了一遍,心里难免纳闷。
战报上说:"文聘率大军在湖北黄州(即湖北武汉)一带屯兵数十座。
现如今,他已经把自己的军队收缩到了黄陵附近的一个小地方,不再去管其他的事情了,只在这里坚守着自己的阵地,等待时机,等到时机来临时,他就会带领部队离开这个地方,到别的地方去开辟新的领地或者开辟新的地界。
这于曹操而言不过是一件鸡毛蒜皮之事。
司马朗却不然。
毕竟他这个时候心里只剩下江东而无暇江夏了。
这天,李牧寒用一封战报向曹操报告说:"将军,我有一计,可克之。
曹操看了,眼前一亮:李牧寒推荐的人是谁?
此乃举荐文聘为荆州水师副将。
曹操大笑道:“立刻让我查查,是否有人建议文聘为副都督?”
“好的!”司马朗点点头翻了翻全部文书。
回丞相吧,文书都有了,不建议文聘的!
“哈哈哈!”曹操笑道:“嗯!嗯!”
“丞相怎么还是说得不错?”司马朗百思不得其解。
曹操说:“许褚,马上叫李军师过来迎接我吧!”
“好的!”守着大账,许褚大叫。
不多时李牧寒便进入中军大帐中。
“我是丞相!”李牧寒握拳。
曹操说:“好你个李承义。我请您举荐副都督的人选。您倒是给我送来了战报。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李牧寒道:“宰相知道我的意思,我也知道宰相的意思!”
“哈哈哈!”曹操叫道,“这可怎么办?我得去请个大夫来帮忙啊!”司马朗笑着说:“大哥,你看这个大夫会不会治好我们的病呢?曹操哈哈大笑,马上命司马朗备好酒水,马上与李牧寒二人一起喝酒。
曹操曰:“何以以此荐文聘也?”
李牧寒道:“文聘出身不深、资历不足,如果草率地举荐他为副都督的话,估计丞相也不会计较的吧!”
“说得好!”刘备说:“我的手下有一位叫许慎的人,他能将《说文解字》中的字义解释得头头是道。”曹操问:“那么,他的意思是什么呢?曹操点头道:“如果你们不把这份战报送去的话,这个人我早就忘了!”
曹操想找到的副都督一定是个可靠的人物。
此人不可能与荆州同事,却必须对朝廷忠心耿耿。
而文聘则正好符合了这两项条件。
文聘在荆州时与刘琮有过交往。
文聘别无选择,只能择忠于庭。
李牧寒问:“不认识丞相是什么意思?”
曹操点头道:“这个人堪当大任。只可惜文聘从江夏走了出来。这个刘备定然会反扑呀!”
“哼!”李牧寒点了点头:“丞相又派了一个将军驻江夏了!”
曹操大笑道:“承义!你的心里一定早就有人在选了。”
“正是!”李牧寒颔首道:“下面推荐长沙太守韩玄戍守江夏!”
曹操很不理解:“为什么要把长沙太守调到这里来镇守呀?”
李牧寒道:“韩玄乃刘表的旧部将,曾经收复过荆南四郡。颇负盛名!”
“可刘表只让他统辖长沙一县,而长沙的军权就由裨将军黄忠执掌了!”
“黄忠这个人曾经和孙策打过一次仗,和刘表的外甥刘磐好上了!
“这是刘表制衡二人的办法,借此巩固荆南四县!”
“哼!”曹操点了点头。
李牧寒接着又说:“可今时和以往不一样了!”
“荆南四郡都臣服了,两人就再也不用互相制衡了,倒不如推举一人驻江夏!”
“嗯,说的不错!”曹操心满意足地点了点头。
“谢谢丞相!”李牧寒含笑抱拳。
他的想法自然看在黄忠身上。
老帅在荆州时战功一般。
但跟随刘备后却战功显赫。
五虎上将之一。
这种人不是事先挖好了,是不是给刘备留着呢?
没有。
曹操马上说:“行了,你们自己监督这件事情,一定要把交接的事情办理妥当!”
“是啊!丞相!”李牧寒握拳,留下中军大帐。
当天夜里,李牧寒领着魏延带着另外的两份文书去了长沙群。
当天晚上,魏延带着韩玄去见了父亲。
早年与魏延有过交往的韩玄向他转达了这一情况。
读信后韩玄感慨万千。
魏延问道:“舅舅,他心里写的是什么呀?”
韩玄大笑道:“文长呀文长呀,您真跟着个人杰来呀!”
“这话怎么说呢?”魏延百思不得其解。
韩玄道:“这李承义的李军事是认真得来的!”
“信曰:宰相升文聘荆州水师副都督。荐我发兵驻江夏!”
魏延摇头晃脑:“你做长沙太守的,没有理由到江夏发兵呀!”
韩玄点头称是:“对了,李大人就说我能让贤臣黄忠让他到江夏戍守吗?”
“知道了!”魏延点点头:“李大人在长沙给你排忧解难呀!”
“哈哈哈!”欧阳睿突然从椅子上站起,对着韩玄笑。“你是怎么啦?这么高兴?”韩玄问道。“你知道什么叫‘长沙’吗?韩玄笑道:“长沙没有黄忠,这是我的大喜事!”
“祝贺叔叔,祝贺叔叔!魏延连忙谢罪。
韩玄兴奋地抓住魏延说:“这李大人如今深得丞相信赖,将来抱着这又大又粗的双腿,您和我都能平步青云了呀!”
“哼!”“哦……”“好吧,我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了!”魏延笑着对他说,“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问题吧。”“那就谈谈我为什么要当将军?魏延内心激动不已,愈发感觉到当初的回头才是对的。
韩玄说:“嗯,你们赶紧去找黄忠!我这就预备金银细软的东西,回去后一起给李大人吃!”
“好的!”魏延点头称是,马上就离开韩府。
隔了一天一早就去看黄忠了。
黄忠对待魏延并不亲热。
“文长在这里,这是什么事?”
黄忠道:“丞相帐下,大师李牧寒有本信托给你!”
“李牧寒?”黄忠摇了摇头:“没听说过这个人!”
魏延道:“火烧博望坡、水淹新野都是这个人的计策啊!”
“原来就是他!”黄忠对李牧寒此人并不知情,但他对这一切心知肚明。
黄忠打开信封一看,上面写着:"我是谁?
黄叔叔:李牧寒!
之前听别人说你牛气冲天,怎奈刘表没有重用。
现在,你已经是曹操手下的军师了。
文聘即将升为副都督,望您率军戍守江夏、一飞冲天,在即。
读完信后,黄忠倒是摇头:“代笔的是李大人。只可惜我的孩子病重,不忍心走!”
魏延道:“李大人供述,请读第二封。”
黄忠一看,里面还藏着第二个封印。
这封信中说得很直白:黄叔,知道您是怕儿子病,不愿意去。
我能安慰您,等您在江夏驻扎后,我会给黄叙找神医给他治病。
闻之,当即黄忠眼眶通红。
在历史上黄忠出名较晚。
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他早年就为儿子寻医问药。
直到他的儿子去世后,追随刘备开始立功。
归根到底,他对儿子最为看重。
天下神医踪迹总是飘忽无定,而他的小小裨将军却丝毫没有发现有人。
李牧寒本以为自己一定能找到,但没想到,竟然在曹操手下找到了。
要找个神医要轻松很多。
黄忠收了信封,立即跪下来:“请文长代李军师接受我的祭拜。黄忠驻江夏。黄忠救犬子。黄忠以死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