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括——嬴姓,赵氏,名括。战国时期赵国人,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之子。纸上谈兵的终身代言人。报名来源于长平之战45万将士联名。45万人联名给赵括报名,为什么他最终只是个编外选手呢?下面我们就来扒一扒。
赵括出身名门,他爹赵奢是让自商鞅变法后强大的秦在阙于之战中首尝败绩的名将,而赵括自幼熟读兵书,并且可以在理论(纸上)运用得当。说赵括自然无法避免长平之战,无论多少人给赵括洗白,长平之战的结局都是摆在那的,45多万赵兵全军覆灭,赵括本人也死于此战。那么在这场战争中赵括到底干了什么呢。他又应该负多少责任?
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秦军已经包围了赵军很久,在赵括挂帅之前我们都知道是老将廉颇为将,在正史中都认为廉颇打持久战的策略是正确的,因为秦国要长途跋涉运送粮食(约有500公里)而赵国占地利优势,补给线短(约200公里)长久坚持秦军粮草不足必无疑。可是事实真的如此吗?我个人认为真不一定,为什么呢?秦军的军粮补给线虽然长,但是道路却十分平坦,从水路运输成本也很低。再看赵军,虽然补给线短了近三分之一,但是却需要翻越山脉。同志们啊,这是2000多年前的古代啊,现代翻山越岭都费劲,何况是只能靠人走,马拉的古代呢,本来水路优势大,再加上赵军供给是山脉地形,再加上秦此时的疆域面积辽阔(地大物博的道理不用我说了吧),与其他国家之前的战争也都以胜利结局,所以在资源上秦更胜一筹,而且真要坐下来仔细核算也许在补给运输上真正吃亏的是赵军吧……这个帐估计廉颇没有算,算了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他攻也得败)可是他不算,朝庭不能不算啊,已经被围很久了,45万大军,每天都要消耗粮草,赵国已无力支持维持眼前的局面了,赵国急需改变眼前的境况。而秦肯定也不好受500多公里的运输线路,再平坦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秦也想打破久攻不下的局面,但是秦比赵更沉得住气,更有底气。如果不换主帅,那么就只能僵持,秦想改变僵持的局面于是放出了谣言,而赵国比秦国更急,所以马上商议换帅,那么为什么最后是赵括呢?
我个人分析秦的想法是,年轻的总比老的好对付,毕竟像白起那样的天生的帅才实在不多见,再有如果随随便便一个无名之辈,赵人也不会相信。而赵括,他不但有个打败过秦军的爹,更是在之前的战役中多有建设,在长平之战前,赵括绝对可以算上年轻一代的翘楚人物。而将赵括换廉颇的时候赵国还有一堆名将:田单、乐毅、李牧、赵奢、赵胜,在这样一个名将扎堆而最终将人选定在赵括身上,绝对不是赵括一个人的问题。起码乐毅是推荐赵括的,不过赵奢对赵括的评价确实很低“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翻译过来是“战争,是关系将士生死存亡的大事,而括儿竟说得如此轻松容易。将来赵国不用括儿为将则已,如果真用了他,使赵国惨败的,一定是他了。”而赵括之母则更直接“不可以让赵括做将军,一定要让赵括去如果失败请不要责怪我。”可是整个赵国的上层人物中只有蔺相如和赵奢,其他人都是对赵括认可的。如果从长平之战的结果看,还真是“知子莫若父母”啊。最终赵括去了,有秦的推波助澜,也有其他赵将对秦军的畏惧,更有赵括的不知天高地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