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丧二十七日,嘉和帝入葬皇陵。
太子萧允绎继位。
三日后钦天监择吉日举行登基大典,因为要到次年才能册立皇后,余幼容乐得清闲,每日看萧允绎忙里忙外,明明每晚同睡一张床上,却都是她睡了他才回来。
她醒了他已经不在了。
登基大典那日,天气很好,阳光普照。
前两日宫内还到处都是白幡,举哀哭临阵阵,所闻皆是凄凄楚楚,如今已焕然一新,张灯结彩。
礼乐飘飘。
更不见丝毫京营与禁卫军的厮杀痕迹。百官脸上含着笑,对于江山社稷的稳定乐见其成,至于身边少了哪些人——自古胜者王败者寇,一朝天子一朝臣。
只要自己还好端端的站在这儿,哪管得了别人是死是活?
大典由礼部负责。
祭天祭祖宣诏传玺一大堆流程繁冗复杂,具体说了些什么余幼容一句没听进去。
甚至被暖烘烘的太阳晒得昏昏欲睡,唯一支撑她睁着眼睛的也就只有不远处黄袍加身的那个人了。
本就矜贵的人此刻步伐均匀,坚定沉着,被一层金光罩着更显尊贵威仪。
从来对权利地位没什么欲、望的余幼容不由心尖发颤,体会了把什么叫做与有荣焉,她喜欢看那人俯瞰众生的样子。
这种心情跟当初温庭高中状元有点像。
大概就是种老母亲见自家儿子出息了的喜悦心情吧——不过若是被萧允绎知道她此刻的想法。
她隐忍住嘴角上扬的笑意,谁知那人仿佛有感应般,目光穿过众人对上她。
本冷着脸威严肃穆的人眼底隐约有笑,许是旁边的关灵均提醒了什么,敛下眸子又恢复如常。
距离余幼容不远的君怀瑾用手肘戳了戳旁边的温庭。
“登基大典我都能被陆爷和皇上虐一把,佩服佩服!”温庭侧了侧身子,避开他的攻击,心里冷哼,对别人的情情爱爱倒是看得挺通透,到了自己身上就成了榆木脑袋。
感觉到温庭的刻意疏离。
君怀瑾盯着他,不是,他到底哪儿得罪他了?怎么从回来后就嫌弃他嫌弃得不要不要的?
登基大典后。
除老三襄陵王、老四武宣王、老六南安王、老八平阳王几位王爷,老九、老十、十一、十二全部封王赐地。但真正去了封地的只有武宣王和老九。
萧允拓主动交出京营兵符,欲带着宁妃的骨灰前往辽东。
驻守燕都。
一来可以让母妃隔海遥望故土,二来弥补母妃的罪孽他的失职,替大明守好这道海防线。
身为敌国细作之子,不将其处死已是皇上仁怀,哪敢让他去守如此重要之地?万一他与出云串通一气引狼入室后果不堪设想,赵淮闻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然而萧允绎态度同样坚决,允了萧允拓的请求。
与瓦剌的几场战役,萧允绎与萧允拓并肩作战过,还记得他抵死顽抗,势要战到最后一兵一卒。
还记得推开堆积如山的战士遗体,看到仅存最后一口气的人问他:
赢了吗?
他信他不会做有损大明之事,且他对燕都一带熟悉,由他驻守抵御倭寇最合适不过。
九皇子萧允铭一直没什么野心。
自从一母同胞的哥哥被关昭狱,母妃于冷宫中自尽,齐国公府一派凋零,他在宫里的身份便十分尴尬,虽不是人人可欺却也过的并不如意。
倒不如远离皇城做个闲散王爷来的自在,于是次日便收拾行李离了京。
萧允尧一直以来都是萧允绎的左膀右臂,京中还有很多事等着他去做,压榨他还来不及。
自是不可能离京的。
而萧允嗣行事向来离经叛道出人意料,就连首辅赵淮闻都懒得过问,是去是留且看他心情。
剩下的几个——八皇子萧允丰自幼过继到戴皇后名下,被养的懦弱胆怯怕事,提到要离开京城居然跑去戴皇后面前大哭了一场。
好歹当儿子养了这么多年,感情总归是有一些的。
如今已是太后的戴皇后便去向萧允绎求情再留他几年,等日后有了王妃成了家再去封地不迟。
最小的三个。
十皇子萧允承体弱多病,十二皇子萧允恩还是个奶娃娃,至于十一皇子萧允时——哪舍得让他一人背井离乡?于是这三个自然都留在了京中,只萧允承搬去了自己的王府。
要说萧允拓在这京中还有什么留恋的,恐怕就只有这个跟在自己屁股后面长大的十弟了。
去燕都前,萧允拓去见了萧允承。
从前病歪歪十次相见九次面色不好的萧允承如今在陆院判的调理下,身子板结实了不少。
似没想到萧允拓会来看自己,又惊又喜,一双眸子亮晶晶的。明明很开心,却因为前段时间乾清宫里发生的事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将开心表现出来。
于是要笑不笑的样子看起来十分奇怪。
好在萧允拓比他想的要释然得多,神态不见有异,说了些让他照顾好自己的话,便告别欲走。
“四哥——”
见他要转身萧允承急急叫住他追上去,等他停下看自己又不知该说什么,半晌才道,“你——还会回京吗?”他话语里有几分忐忑,“我——还能不能再见到你?”
萧允拓笑了笑,“我会回京看你。”
有了这句承诺萧允承松了口气,只要是四哥答应的,他就一定会做到,随即绽开笑颜,“我等四哥。”
安排好众皇子,嘉和帝留下的那些后妃也皆以太妃身份入住行宫。
至此,皇位之争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