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的平淡总是躲过激情。
而在这个平淡岁月里,可以历久弥新的,恰恰是那种更加平淡,但是却深入人心的东西。
“真是一个让人尊敬的人。”简渊却叹了口气:“可是已经不在了。”
明明不曾遇见,但是却感觉真实出现过那样的鲜活。即使从未真正的见过这个鲜活的人,可是还是从那些过往的蛛丝马迹中,知道那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过着什么样的人生,有着怎么样的故事。就像是重新遇见了一遍,让人忍不住的想唏嘘。
这样的一个人,如果真的这么离开,却没有人知道,那才是最可惜的事情。
简渊叹了口气,继续看着葬礼的现场。
这位老师最后的岁月,是在医院度过的。其实他已经身患四种癌症,生命对他来说已经是沉重的负担。可每一次濒临死亡,他还是会顽强抗争,他希望这个园子还能热闹一段时间。他总是微笑着,幽默着,也乐意于看到来这个园子的人微笑着、幽默着跟他告别。
最后一个故事,是张老师一个多年的老友讲着故事:“有一天我突然造访,恰好他刚洗完澡,于是我看到了他稀疏的头发、胳膊上那因化放疗而粗黑的血管,当时顿时泪如雨下。老张却笑着对我说要变一个魔术。大概一个小时,再出现在我面前的老张,又像往常一样利落潇洒。那是化妆掩盖的结果。他对我说,他天天都在做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事,觉得挺快乐的。身体糟粕,但灵魂体面。请替我保密啊。”
所有人微笑着追忆,在一种感而不伤的氛围里,分享着那样一个智慧的老人给每个人的人生带来的无穷教益。
虽然对于那时候的他来说,生命已经是沉重的负担。
死亡并不是遥遥无期,而是每时每刻都可能会发生的事情。可每一次濒临死亡,还是会顽强抗争。
简渊甚至猜想,这个倔强的老头,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抗争里,是在想什么呢?
对曾经学生的误解?对自己事业的留恋?对那段琴声的感慨?还是仅仅对于生命的不舍?
抑或者全都没有,仅仅是喜欢热闹,觉得人间比起天堂更加热闹。所以希望这个园子还能热闹一段时间?
没有人知道答案了,人们总是知道那个人总是微笑着,幽默着,也乐意于看到来这个园子的人微笑着、幽默着跟他告别。
这不像是葬礼,更像是一场聚会。没有哀乐和阴沉,悲伤的哭泣隐藏在故事之中。
即使是最后的告别,也是用这样一种热闹而特别的方式。
去掉刻意的感动和过分的煽情。
真实比什么都重要。
这是简渊主持的第一场葬礼。葬礼结束后,张老师的老伴死死握着简渊的手,认真的说道:“你,应该是他最后一个知己。”
简渊也握紧了手。
但并不是所有的葬礼都充满感动。
第二场葬礼,在一片哀乐之中,简渊走上灵堂中间的台子。
逝者是一位收藏界的名人,很多人经常可以在各大拍卖行里看到这位老先生的身影。同时他还是一个慈善家,一直是让人称道的楷模。简渊本以为,这将会是一场圆满的葬礼,然而......他错了。
因为,老先生的身后事并不体面。
有时候这个世界的好与坏,无法用一个合理的标准去判断。就像这位老先生,生气人们看到的,是他慈善的一面。而他去世之后,无数的消散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悲惨的是,老先生尸骨未寒,财产纷争令这个曾经风光的家乱成了一锅粥。
简渊就这么孤零零的站在台上,看着窃窃私语,心中有一种莫名的滋味。
不说这位老先生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只是这样的身后事,就足够让人觉得心寒了。
简渊不想这放弃,所以想对老先生的生前亲朋进行一番采访,很少有人配合。大家关心的,是那些巨额财产如何分配以及自己能够分到多少。
老先生活到了七十八岁,可是死的时候,亲近的人里面,居然没有一个人人去怀念这个人生前的事情。
最后的最后,居然是简渊这个素味平生的陌生人,通过一些资料给老先生写了一篇悼词。
这一篇悼词很走心,但是葬礼上没有人在意简渊说什么。
当程序进行到遗体告别的时候,小三儿们与原配的家人打作一团。哭天喊地的,所有人叫着老先生的名字,但是却没有人记着他的好。
从死亡的角度回溯人生,过去所执著的一切,该有多么荒谬和可笑?
老先生一声收藏的宝贝,到了最后居然变成了不幸的根源。
而葬礼的最后,当小三儿们与原配的家人转移阵地,离开礼堂之后,有几个人却默默走进来,脸上带着泪痕。
那是几个衣着朴素的人,看起来像是刚刚进城的样子。手里提着一个破旧的塑料袋子。
简渊上去问道:“葬礼已经结束了,请问你们是?”
“老先生曾经捐献过书本给我们的学校,听闻老先生不在了,学校派我们做代表来送送他。”为首的那个女人落着泪:“刚刚保安拦着我们,不让进。现在散场了,我们才能进来送送老先生。”
简渊有些受不了。
那个女人把提着的塑料袋打开,里面都是洁白的小花,看起来并不是门口买的,而是人手一个个折叠的。这每一朵花,都是一片心意啊!
那女人把白色的花用力挥洒,好像整个世界的脏乱都被那洁白的纸花覆盖了。透过无数的白色纸花,老先生的遗像依旧在那。只是这一切的好与坏,他都不会再知道了。
那这位老先生,到底是一个好人,还是一个坏人呢?他的原配和小三们打成一团,很明显是一个渣男。可是还有人不远万里,只为献上亲手折出的白花,那他也应该是一个好人吧?
但故事到了这,好像一切也都不重要了。毕竟那个人,已经永远不知道了。
是非在己,毁誉由人,得失不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