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21格格党 > 历史军事 > 明朝大昏君 > 第120章 弘治十八年2

第120章 弘治十八年2(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我欲立天 男神我们谈恋爱吧 异界第一装逼王 雨龙传 第一农夫 萌宝来袭傅少小心 盛宠名门佳妻 大汉铁云传之魔劫现世 我不是箭神 影球者

“皇统之事,岂能随意混淆。继统继嗣,统嗣合一,一直是礼法所在。皇上乃万民表率,岂能因自家小孝,而混淆皇统。先生维护皇统正统,乃大义所在。”

通政使司右通正张瓒开口却不同意方献夫的说法。

张瓒正四品,在这些同科进士当中,算是混的比较不错的。当然也只是不错,目前这些人当中混的最好的,是担任翰林院侍读学士的翟銮。

他这个侍读学士,是发展前途最好的。

像通政使司右通正这样的正四品官位,翟銮都是看不上的。翟銮现在的地位,离开翰林院甚至可以争取六部侍郎位置。

“廷献兄(张瓒)此话我不敢苟同。”

方献夫直接道。

“皇上乃兴献王嫡长子,还是兴献王独子。廷献兄,你可曾听说过谁家的嫡长子、独子入继吗?礼记有言,长子不得为人后,此乃圣人之言。”

“此话有理。”

董玘开口。

作为弘治十八年的榜眼,董玘用了十六七年,从正七品的编修成为了正六品的侍讲。翰林院就是这样,除了被皇上特殊看待的人之外,都是要熬资历。

熬个十年以上,就能够成为侍读、侍讲。不过再往上走,那就非常困难。很多人成为了侍读、侍讲之后,如果没有皇帝的欣赏,那么在翰林院再熬个十年,都不一定能够成为侍读学士或者是侍讲学士。

董玘就是如此。

快要熬二十年时间,但他上面还有很多熬了二十多年的侍读、侍讲。所以董玘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够成为侍读学士、侍讲学士。

不过董玘最近给朱厚熜当经筵讲官,心里也是有些想法。他们这些经筵讲官,都算是皇帝近臣,当然是希望皇帝提拔他们。但也仅仅是有些想法。董玘在翰林院熬资历时间太长,并不想冒险。

现在是皇上和内阁的想法不一样。

这要是冒头,不管是支持哪一方,说不定都会成为大佬之间的炮灰。所以董玘就算心里有什么想法,但也不会随便说。反正这个事情和翰林院也不发生关系。

其实历史上大礼仪之争的时候,翰林院这边并不算很活跃,和言官相比很是沉寂。翰林院在大礼仪之争比较活跃的,都是很年轻的翰林院官员,那么熬了很多年的翰林院官员,一点都不积极。反而是到了左顺门血案当中,翰林院有二十多个人参加哭谏。

这个时候翰林院的官员突然积极起来,那是因为嘉靖皇帝任命张璁、桂萼为翰林学士,方献夫为侍读学士。嘉靖皇帝这样的任命,直接影响到了翰林院这些翰林的利益。

他们熬了多少年才能够升官,可是张璁、桂萼、方献夫他们,有什么资格混到这么高的位置。这才是翰林院的官员突然积极的原因。

“皇上乃兴献王独子,一定要皇上入嗣,这是要断人香火,此乃大恶。此等道理民间小儿都知道,岂能强求皇上。”

本来董玘不想加入这样的纷争。

但看到严嵩、方献夫的态度,董玘心中也开始有些躁动。

所以董玘附和方献夫。

“其实我认为,皇上说的以母拜子,最是有道理。兴王妃乃皇上亲母,若不给兴王妃尊号,兴王妃碰到皇上,就要施礼。以母拜子,自古以来,从未有如此道理。”

翟銮开口。

其实就是如此。

大礼仪之争的时候,朝廷当中最多的其实是中立官员。他们并不参与大礼仪之争。但不代表他们就没有想法,没有自己的主张。

更何况今天参与的基本上都是皇帝近臣。

“以母拜子,大不孝。”

顾鼎臣也是点头。

张瓒看到大家都这么认为,立马是摇摇头道:“皇统传承乃是社稷之大事。若皇统紊乱,再出现朱宸濠之乱,是肯定的事情。维护大明社稷,让大明百姓安居乐业,乃皇上之大孝。皇上对于生身父母的孝道让人感动,然这不过是小孝。以小孝代替大孝,乃乱国之始。仲鸣兄(翟銮)、九合兄(顾鼎臣)、文玉兄(董玘)、惟中兄(严嵩),你们都是经筵讲官,离皇上很近,此时更应该劝诫皇上,不要因小孝而影响大孝。”

“此话无理。”

严嵩终于开口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有小孝才有大孝,无小孝何来大孝。若皇上放弃小孝,我们岂能相信皇上能有大孝。皇上重视小孝,乃大孝之基础。”

“惟中兄,所言甚是,当警醒梦中人。有小孝才有大孝,无小孝何来大孝。”

方献夫拍案叫绝。

其他几个人也是频频点头。就连一直不说话的谢迁和陈璋两个人,也对于严嵩的话颇为赞同。儒家本来就是如此。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你首先要做的是把自家的事情做好。先做好自己的事情,然后有余力了,再去治国平天下。

张瓒没想到,这么多人都是这样的想法。

官场是个大染缸。

甭管当年考进士的时候是多么的意气风发,多么的畅想未来。但只要在官场上待个十几年,一个个都会变得世故。想法也都会出现变化。

大家虽然都是儒家学子,但在官场这么多年下来,都各有各的想法。

绝对不会随便表露出来。

今天也只是随便谈谈。除了方献夫的态度比较激进之外,其他人只是发表一下简单的看法,都是比较谨慎的。如果是历史上大礼仪之争的时候,他们平时聚会都不会说这种话。因为历史上大礼仪之争爆发,杨廷和他们是一呼百应,对于敢支持皇帝的言论,打击非常厉害。

连王瓒当时作为礼部左侍郎,杨廷和都一脚把他踢倒了南京。可以说当时谁要敢发表支持皇帝的言论,接下来就要受到重大的打击。

但现在不一样。

王瓒以礼部尚书的身份,支持朱厚熜的观点。内阁虽然一直在反对,但在舆论上反而是处于下风。因为这种礼仪问题,礼部才是主要部门。礼部都支持朱厚熜的观点,甚至已经给兴献王加上了尊封的情况之下,内阁一直在反对。

现在的问题不是内阁在打击支持皇帝的言论,而是皇帝在踢走支持内阁的官员。所以这些人聚会的时候,才敢这样发表自己的看法。

“此事拖着也不是什么好事情。”

经过了简单的试探之后,严嵩明白情况很不错。所以道:“若此事继续扩大,无法早日结束,必然会引起皇上和内阁之间的争论,会直接影响朝政的稳定。大家都参与到此事中来,谁来处理朝政。”

“是啊。皇上和内阁忙着此事,国家大事怎么办?”

“还有言官。天天因为此事打嘴仗。”

几个人都是担忧。

他们目前都处于最重要的时刻。他们现在都是帝国的中层官员,再上一步就有机会参与朝廷大事。因此他们一个个也是非常担忧。

如果大礼仪之争不能早点结束,皇帝和内阁之间继续这样。皇帝批准礼部的奏章,可是内阁却一直不听召,奉还皇帝转过来的礼部奏章。

如果继续下去,必然会影响朝政。朝政混乱,对于他们这些正处于关键时刻官员是不利的。

“仲鸣兄(翟銮),你是侍读学士。九合兄(顾鼎臣)、文玉兄(董玘)、以中兄(谢丕),你们三人乃弘治十八年殿试前三甲。你们应该带头,表达自己的看法,尽快的结束现在的争论。”

严嵩终于说出了今天邀请他们的意思。

弘治十八年,真的是一个很好的年份。因为这一年的进士,到现在当了十六七年的官,正卡在了迈向更高一层的地方上。比他们晚的那些人,大部分目前都是小官,很多都只是七品小官,少数六品官员。没什么影响力。

他们这一批进士,现在很多都在翰林院,正适合发声。

几个人听到严嵩的话,忽然都变得沉默。私下说说,和参与这个事情完全是两个概念。翟銮、顾鼎臣、董玘他们都不是那种喜欢参与这些事情,或者说性格并不是那么热尖锐的人。

至于谢丕则是谨小慎微。

因为谢丕是弘治朝的内阁大学士谢迁的儿子。当年谢迁被赶走的时候,谢丕身为谢迁的儿子也受到了牵连,罢官回家。虽然前段时间刚刚起复,但也不过是翰林院正七品编修。

可是谢丕毕竟是谢迁的儿子,代表的意义不一样。

朱厚熜登基之后,对于谢迁是几次问候。谢丕虽然只是正七品小官,但他要是表态,很有可能还牵涉谢迁。因此他也不好说话。

“惟中(严嵩)兄说的对。吾等虽然位卑,但却不能袖手旁观。只有尽快的结束目前的局面,朝政才能够恢复平静。岂能为了自己一些利益,自己的一些名声,袖手旁边。”

方献夫是最着急的。

方献夫算是王阳明的学生,或者说本人和王阳明的关系很好。方献夫早年和王阳明一起当官,都在一个部门,对于王阳明的学问很是佩服。大礼仪之争,王阳明学生都是非常活跃的。

对于他们来说,杨廷和是王阳明的政敌。因此王阳明的学生,基本上都是支持朱厚熜的主张。

方献夫就是如此。

打击杨廷和,不仅仅是王阳明学生,或者王阳明派系的人这么想的。当然更多的是方献夫这种,想要利用这个机会得到皇帝的宠信。

“位卑未敢忘忧国。吾等的确应该大声的说出来。”

董玘点点头。

“你们这是要集体上疏,支持皇上的继统不继嫡?”

张瓒站起来,看着他们,完全的不可思议。转过头看着翟銮道:“仲鸣兄(翟銮),礼部右侍郎马上就要廷推。吾听闻你也是廷推候选人之一。你这个时候上疏,幸臣、弄臣的称呼就会跟着你了。”

刚开始的时候,它根本就不认为自己面对这样一个对手需要动用武器,可此时此刻却不得不将武器取出,否则的话,它已经有些要抵挡不住了。浴火重生再强也是要不断消耗的,一旦自身血脉之力消耗过度也会伤及本源。

“不得不说,你出乎了我的意料。但是,现在我要动用全力了。”伴随着曹彧玮的话语,凤凰真火宛如海纳百川一般向它会聚而去,竟是将凤凰真炎领域收回了。

炽烈的凤凰真火在它身体周围凝聚成型,化为一身瑰丽的金红色甲胄覆盖全身。手持战刀的它,宛如魔神一般凝视着美公子。

美公子没有追击,站在远处,略微平复着自己有些激荡的心情。这一战虽然持续的时间不长,但她的情绪却是正在变得越来越亢奋起来。

在没有真正面对大妖王级别的不死火凤之前,她也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能够抵挡得住。她的信心都是来自于之前唐三所给予。而伴随着战斗持续,当她真的开始压制对手,凭借着七彩天火液也是保护住了自己不受到凤凰真火的侵袭之后,她知道,自己真的可以。

这百年来,唐三指点了她很多战斗的技巧,都是最适合她使用的。就像之前的幽冥突刺,幽冥百爪。还有刚刚第一次刺断了曹彧玮手指的那一记剑星寒。在唐三说来,这些都是真正的神技,经过他的略微改变之后教给了美公子,都是最为适合她进行施展的。

越是使用这些能力,美公子越是不禁对唐三心悦诚服起来。最初唐三告诉她这些是属于神技范畴的时候,她心中多少还有些疑惑。可是,此时她能够越阶不断的创伤对手、压迫对手,如果不是神技,在修为差距之下怎么可能做到?

此时此刻,站在皇天柱之上的众位皇者无不对这个小姑娘刮目相看。当凤凰真炎领域出现的时候,他们在考虑的还是美公子在这领域之下能坚持多长时间。白虎大妖皇和晶凤大妖皇甚至都已经做好了出手救援的准备。可是,随着战斗的持续,他们却是目瞪口呆的看着,美公子竟然将一位不死火凤族的大妖王压制了,真正意义的压制了,连浴火重生都给逼出来了。这是何等不可思议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正如曹彧玮内心所想的那样,一级血脉的大妖王和普通的大妖王可不是一回事儿啊!更何况还是在天宇帝国之中名列前三的强大种族后裔。论底蕴深厚,不死火凤一脉说是天宇帝国最强,也不是不可以的。毕竟,天狐族并不擅长于战斗。

可就是这样,居然被低一个大位阶的美公子给压制了。孔雀妖族现在连皇者都没有啊!美公子在半年多前还是一名九阶的存在,还在参加祖庭精英赛。而半年多之后的今天竟然就能和大妖王抗衡了,那再给她几年,她又会强大到什么程度?她需要多长时间能够成就皇者?在场的皇者们此时都有些匪夷所思的感觉,因为美公子所展现出的实力,着实是大大的出乎了他们的意料之外啊!

天狐大妖皇眉头微蹙,双眼眯起,不知道在思考着些什么。

从他的角度,他所要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妖怪族和精怪族能够更好的延续,为了让妖精大陆能够始终作为整个位面的核心而存在。

为什么要针对这一个小女孩儿,就是因为在她当初夺冠的时候,他曾经在她身上感受到一些不同寻常的东西,也从她的那个同伴身上感受到更强烈的威胁。以他皇者的身份都能够感受到这份威胁,威胁的就不是他自身,而是他所守护的。

所以,他才在暗中引导了暗魔大妖皇去追杀唐三和美公子。

暗魔大妖皇回归之后,说是有类似海神的力量阻拦了自己,但已经被他消灭了,那个叫修罗的小子彻底泯灭。天狐大妖皇也果然感受不到属于修罗的那份气运存在了。

所以,只需要再將眼前這个小姑娘扼杀在摇篮之中,至少也要中断她的气运,那么,威胁应该就会消失。

但是,连天狐大妖皇自己也没想到,美公子的成长速度竟然能够快到这种程度。在短短半年多的时间来,不但渡劫成功了,居然还能够与大妖王层次的一级血脉强者抗衡。她展现出的能力越强,天狐大妖皇自然也就越是能够从她身上感受到威胁。而且这份威胁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了。

曹彧玮手中战刀闪烁着刺目的金红色光芒,全身杀氣凛然。一步跨出,战刀悍然斩出。天空顿时剧烈的扭曲起来。炽烈的刀意直接笼罩向美公子的身体。

依旧是以力破巧。

美公子脸色不变,主动上前一步,又是一个天之玄圆挥洒而出。

战刀强势无比的一击也又一次被卸到一旁。在场都是顶级强者,他们谁都看得出,美公子现在所施展的这种技巧绝对是神技之中的神技。对手的力量明明比她强大的多,但却就是破不了她这超强的防御。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不过没有谁怀疑这种能力的由来,毕竟,孔雀妖族最擅长的天赋本来就是斗转星移。她这技巧和斗转星移有异曲同工之妙。

美公子这次化解曹彧玮的攻击之后却并没有急于攻击,只是站在原地不动。

曹彧玮眉头微蹙,这小姑娘的感知竟是如此敏锐吗?在他以火焰化铠之后,本身是有其他手段的,如果美公子跟上攻击,那么,他就有把握用这种手段来制住她。但美公子没有上前,让它原本蓄势待发的能力不得不中断。

战刀再次斩出,强盛的刀意比先前还要更强几分,曹彧玮也是身随刀走,人刀合一,直奔美公子而去。

美公子手中天機翎再次天之玄圆,并且一个瞬间转移,就切换了自己的位置。化解对方攻击的同时,也化解了对方的锁定。而下一瞬,她就已经在另外一边。曹彧玮身上的金红色光芒一闪而逝,如果不是她闪避的快,无疑就会有另一种能力降临了。

拼消耗!她似乎是要和曹彧玮拼消耗了。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娘子大婚选白月光,王爷我要君临天下 打造最强边关 天命败家子 红楼之江山多娇 让你管封地,没让你治下人均暴富 三国:王业不偏安 论恋爱游戏与虫族的适配度 神明,但十级社恐[西幻] 疯批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 北宋: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