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能够影响大明朝局势的实力派人物,李建安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众将官的前途命运!
所以李建安的封赏,自然牵动人心。
有些将官甚至站起身来,或目不转睛,或侧耳听听。
陈洪范当然明白邱民仰的意思。邱民仰真正想问的,其实是李建安的封赏。
陈洪范不晓得李建安的情况,可是又不能直说。一来没面子,二来显得他和李建安不亲近。
陈洪范的人设就是消息灵通,所以他决定蒙混过关。
哈哈哈,陈洪范笑了;“万岁爷给我们登州兵单独下了旨意,李侯爷的封赏比我还要重一些,他们一会就过来了。”
陈洪范这话说得圆滑世故,既显得他地位高消息广,又没有咬死话头,给人一种知晓内情却不愿多说的感觉。
“原来如此。”
“原来如此。”
众将官纷纷点头,表示理解。
大伙心头各自猜想着,揣摩陈洪范话里的意思。
陈洪范说李建安的封赏“比我还要重一些”,比郡公还重,那肯定是“国公”无疑了!
李建安立下不世奇功,晋封国公并没有什么夸张的。
大明朝开国初年,册封过一些国公,到如今已经所剩不多。
近两百年来,大明朝没有封过国公,看来李建安是要创造历史了!
李建安如果被封为国公,不仅对他们这些将门影响巨大,对于大明朝也是重大事件!
开国之后,大明朝以文治武,武将的地位急转直下。
李建安如果获封国公,对于他们这些武人和将门,可谓标志性的爆炸事件!
陈洪范入座后,众将官有些窃窃私语。
就在这时候,门帘开了,王承恩走进来,李建安和王永福紧随其后。
众将官纷纷侧目,一个个站起身来。
王承恩走到场中,高声喊道;“大伙停一下!停一下!”
众将官早就停了,纷纷放下碗筷。洪承畴等几位大佬站起身来,整理一下仪表。
所有人都知道,接下来要宣布李建安的册封,今天晚上的重头戏来了!
果然,王承恩笑道;“诸位大人,耽误大家一些时间。万岁爷给李侯爷下了一道圣旨,咱家当众宣读一下。大伙一同欢喜欢喜,完事了咱们再大吃大喝。”
哈哈哈,众将官笑了。
李建安大踏步走到场中,向洪承畴等人拱了拱手。他转身面对王承恩,撩起衣服准备跪下来。
王承恩托住李建安,笑道;“万岁爷口谕;李建安重伤在身,特许免跪听旨!”
众人都是一惊!
免跪听旨啊!这可是难得的殊荣!
李建安可以免跪听旨,其他人可没这个待遇。
众人纷纷走出座位,跪倒在地。有些讲究的人还抹了抹嘴上的油污,整理一下仪容仪表。
王承恩从小太监手里接过圣旨,他双手托举着,向南方拜了三拜,这才徐徐展开。
李建安躬身俯首,仔细倾听着。
王承恩清了清嗓子,高声宣读;“奉天承运,大明皇帝崇祯,制诰天下;
山东靖海卫人士李建安,生于忠孝仁义之乡,长于邻里和睦之家,贤德后裔,纯良赤子。
本朝元年,安以军户入伍靖海卫墩军,克敬奉守,勤勉持操,升任小旗官。
五年以后,剿山匪,抚流民,抗倭寇,身先士卒,屡立战功,赤胆忠心,齐鲁俊杰!
是七年,鞑虏寇关,劫掠京畿。安以百户之位,统兵三百北上勤王,勇挫敌锋于正锐,解救万民于倒悬!
九年正月,虏逆侵略朝鲜。安亲率水师出征海外,示大义与朝鲜,疏危难于国殇,驱除鞑虏,保全属国,是以加封勇武伯。
十年,贼虏肆虐山东。安与登莱诸将会战虏寇于济南,先斩虏酋岳托于城野,后破贼兵多尔衮于城坚,保护宗室安全,庇佑生民百万。
安以此晋封靖海侯,誉满山东,朝野盛赞。
今番倾国决战于辽东,国朝兴废,庶民存亡,千秋华夏,在此一役!
两军对阵,安以孤身之命,赴汤蹈火,飞越雷池,一举斩杀匪首皇太极!力挽狂澜于即倒,倒转乾坤于将倾!军心大振,一战功成!
华夏赤子,千秋功业!
彪炳青史,盖烁古今!
朕不啻封赏,方得以激励军心,鼓舞士气,中兴国朝,安抚海内。
今特旨,着;晋封李建安为辽东王!封妻荫子!实地就藩!”
哇----整个大帐炸锅了!
众将官一片哗然失色!目瞪口呆!
不是说好了晋封国公吗?怎么忽然变了,一下子变成辽东王了?
裂土封王啊!辽东王可比国公大多了!
国公的地位比郡王还要低一些,跟“辽东王”这三个字比起来,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啊!
李建安竟然连跳三级,直接加封“辽东王”!
大明朝两百年没有出现过的异姓王,李建安竟然黄袍加身了,这是要逆天啊!
光是异姓王也就罢了,前面还是辽东两个字,那可是一省之地啊!
众将官惊骇震怖,一个个吓得脸色惨白!
大明朝发生了什么事?李建安为什么封为辽东王?大明朝要变天了吗?万岁爷和李建安有什么内情吗?
一片惊慌失措间,众将官面面相觑,所有人都想从别人的脸上,窥探出一些端倪。
陈洪范首先成为众矢之的,许多人的目光纷纷看向他。
陈洪范张着嘴巴呆若木鸡,完全被吓傻了!
“我和建安一起立下大功,我封公已经够可以了,这小子竟然直接封王!还有没有天理了?还有没有王法啊!”
“一直以来,我和建安都是一块加官进爵。这小子虽然猛,可是官职爵位一直在我之下。”
“如今这小子成了辽东王,地位比我高多了,以后他会不会欺负我啊?”
众人看着陈洪范的表情,就知道他不知内情。许多人偷偷瞟向洪承畴。
洪承畴泰然自若,脸上波澜不惊,似乎早知道内情了。
王承恩没有再继续宣读圣旨,而是寻望众人神色。
众将官虽然吃惊诧异,表情尚且能够控制住。
只有吴三桂的脸色非常难看,惊骇之余,有几分掩饰不住的恼恨猜忌……
二十两银子少是少了点,但放到现代也是八千到一万块。
而目前大虞朝一名普通士兵每月最多也就一两银子,一名百夫长每个月三两银子。
也许他会收吧。
另外,秦虎还准备给李孝坤画一张大饼,毕竟秦虎以前可有的是钱。
现在就看他和秦安能不能熬得过今夜了。
“小侯爷我可能不行了,我好饿,手脚都冻的僵住了。”秦安迷迷糊糊的说道。
“小安子,小安子,坚持住,坚持住,你不能呆着,起来跑,只有这样才能活。”
其实秦虎自己也够呛了,虽然他前生是特种战士,可这副身体不是他以前那副,他目前有的只是坚韧不拔的精神。
“慢着!”
秦虎目光犹如寒星,突然低声喊出来,刚刚距离营寨十几米处出现的一道反光,以及悉悉索索的声音,引起了他的警觉。
凭着一名特种侦察兵的职业嗅觉,他觉得那是敌人。
可是要不要通知李孝坤呢?
秦虎有些犹豫,万一他要是看错了怎么办?要知道,他现在的身体状况,跟以前可是云泥之别。
万一误报引起了夜惊或者营啸,给人抓住把柄,那就会被名正言顺的杀掉。
“小安子,把弓箭递给我。”
秦虎匍匐在车辕下面,低声的说道。
可是秦安下面的一句话,吓的他差点跳起来。
“弓箭,弓箭是何物?”
什么,这个时代居然没有弓箭?
秦虎左右环顾,发现车轮下面放着一根顶端削尖了的木棍,两米长,手柄处很粗,越往上越细。
越看越像是一种武器。
木枪,这可是炮灰兵的标志性建筑啊。
“靠近点,再靠近点……”几个呼吸之后,秦虎已经确定了自己没有看错。
对方可能是敌人的侦察兵,放在这年代叫做斥候,他们正试图进入营寨,进行侦查。
当然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顺便投个毒,放个火,或者执行个斩首行动啥的。
“一二三……”
他和秦安趴在地上一动不动,直到此时,他突然跳起来,把木枪当做标枪投掷了出去。
“噗!”
斥候是不可能穿铠甲的,因为行动不便,所以这一枪,直接洞穿了他的胸膛。
跟着秦虎提起属于秦安的木枪,跳出车辕,拼命的向反方向追去。
为了情报的可靠性,斥候之间要求相互监视,不允许单独行动,所以最少是两名。
没有几下,秦虎又把一道黑色的影子扑倒在地上。
而后拿着木枪勒到他的脖子上,嘎巴一声脆响,那人的脑袋低垂了下来。
“呼呼,呼呼!”秦虎大汗淋漓,差点虚脱,躺在地上大口喘气,这副身体实在是太虚弱了。
就说刚刚扭断敌人的脖子,放在以前只用双手就行,可刚才他还要借助木枪的力量。
“秦安,过来,帮我搜身。”
秦虎熟悉战场规则,他必须在最快的时间内,把这两个家伙身上所有的战利品收起来。
“两把匕首,两把横刀,水准仪,七八两碎银子,两个粮食袋,斥候五方旗,水壶,两套棉衣,两个锅盔,腌肉……”
“秦安,兄弟,快,快,快吃东西,你有救了……”
秦虎颤抖着从粮食袋里抓了一把炒豆子塞进秦安的嘴里,而后给他灌水,又把缴获的棉衣给他穿上。
天还没亮,秦虎赶在换班的哨兵没来之前,砍下了斥候的脑袋,拎着走进了什长的营寨,把昨天的事情禀报了一遍。
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别人冒功,他知道自己现在身处何种环境。
“一颗人头三十两银子,你小子发财了。”
什长名叫高达,是个身高马大,体型健壮,长着络腮胡子的壮汉。
刚开始的时候,他根本不信,直到他看到了秦虎缴获的战利品,以及两具尸体。
此刻他的眼神里面充满了羡慕嫉妒恨的神色。
“不是我发财,是大家发财,这是咱们十个人一起的功劳。”
新
第394章 震撼全场!李建安获封“辽东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