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二百七十三章 亲自出马
也就是说,如果他们之间的联盟不被破坏的话,大魏与昆仑便会迎来风雨飘摇的局势。
两国之间友好往来的局势就要被打破。
萧权想让青龙去探个究竟,可他此时被困在这阵法里,与外界彻底断了联系,只能空想。
只要想到两国局势即将会有变化,萧权便按耐不住了。
昆仑长老与颜婆婆联手,大魏皇帝不会是他们的对手,就连剑宗,也未必阻止得了他们的阴谋。
萧权真是为大魏与昆仑的百姓着急。
确切地说,是为天下百姓着急。
说句不好听的,一旦昆仑人打开了大魏这个缺口,他们称霸天下之梦便会实现。
也就是说,只要昆仑人把大魏给攻打下来,他们接着就会攻打其他国家,尽他们最大可能地去扩张领土,重建众神时代的威风。
此场战事一旦爆发,后果有多严重,可想而知。
向来淡定如鸡的萧权,也是头一次把着急写在了眼底。
萧明秋见状,安慰道:“爹爹莫要担心,大魏不会有事,他们的阴谋不会得逞的。”
即便他们被困在这里,那也只是暂时的,他们会有办法出去的。
萧权何曾不这么想?
但萧权担心的是,他们现在就行动。
或者说,这个阵法连啸风都出不去,还断绝了萧权与外界的联系,可以说,这个阵法与萧权以往遇到的所有阵法都不一样。
萧权也不确定他什么时候能出去。
万一耽误个一两天,而昆仑山又在这个时间段对付大魏,可就糟糕了。
这时,春晓图在空中写到:“主子放心,他们还没有准备好。”
行军打仗,军粮与物资最为重要。
军团在沙漠撤退之时,所带之物已经寥寥无几,可以说,他们的军粮与物资很是短缺。
这也是颜婆婆为何要抢了春晓图的原因。
她觊觎的是萧权的那份身家!
她想用萧权的钱去购置军粮与物资。
如今春晓图重回到萧权手里,颜婆婆的计划落了空,就等于她的计划也被打乱了。
见了春晓图的字,萧权也顿时静下心来。
是啊,他差点就乱了套了,昆仑长老本来也是因为他们攻打了周边小国,然后整个昆仑山的经济供应不上,不得不休养生息。
这过去也才半年多的时间,他们没有这么快就准备好。
除非他们飞来横财,有足够的钱财从别国购买粮食与物资。
否则的话,他们哪里敢轻举妄动?
攻打大魏这个泱泱大国,没有足够的准备就动手,风险很大。
搞不好就是偷鸡不成蚀把米,把自己往泥潭深渊里送。
如此一想,萧权又淡定了许多。
眼下,还是想想该如何破了这个阵法,先出去再说。
.........
.........
大魏京都。
皇宫里。
原本只有皇帝和张瑾的书房,多出一个人,这个人便是徐叔平。
徐叔平为京都中最闲暇又最爱听八卦的官员,京都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百姓们的传言,以及百姓们的想法,他知道的比朝堂上,包括皇帝在内的任何一个人知道的还要多,还要详细。
因此,商量如何替萧权化解这场危机之事,自然少不了徐叔平的参与。
见徐叔平来了,张瑾的心可算是松了些。
说实话,他也想不出究竟是谁这般针对萧权。
主要是,他想不到究竟是谁做事如此干脆利落,杀人不留一点痕迹,还能完美地栽赃到萧权身上去。
连幕后黑手是谁,一点头绪都没有。
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这种情况下,对方的实力张瑾一概不知,都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种人。
他最担心的还是万一他所谓的办法,被幕后黑手加以利用,那对萧权来说,就会更加不利。
帮不上也就算了,帮倒忙这种事就很扎心,又显得张瑾很无能,比帮不上忙还无能。
这种事情,他不能做啊。
没有把握的仗,他怎么敢打?
有徐叔平在场,张瑾的心就淡定多了。
徐叔平也是刚到,行完礼后,他便依皇帝所言,找了个位置坐下,坐在了张瑾对面。
这样好方便观察张瑾的神色变化。
张瑾这个人,徐叔平觉得他很有趣。
尤其是他转而投靠皇帝之后,徐叔平觉得他更有意思了。
坐下来之后,徐叔平眸光淡淡地看了张瑾一眼,见他明显松了一口气的样子,徐叔平不由在心中觉得好笑,看来皇帝给他压力不小啊,能把这个老油条给压得神经这般紧张。
要知道,当初还在魏千秋阵营之时,张瑾可是最敢怼皇帝的那个人,他天天就跟皇帝对着干,给皇帝添堵。
那个胆量啊,徐叔平都有点佩服。
怎么如今转入皇帝阵营了,张瑾反而变得亦步亦趋起来,真是有意思得很。
徐叔平的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跟张瑾打了个招呼:“张大人,你好呀。”
好......
张瑾扯了扯嘴角,皮笑肉不笑地道:“徐大人好。”
徐叔平含笑点头。
见两人相互问候之后,皇帝淡淡开口道:“方才朕与丞相就京都传言这事商量了一下,不知徐爱卿对此事有何看法?”
以往但凡有什么不解之题,皇帝都是找曹行之与徐叔平,还有易归商议的多。
自从曹行之被杀后,皇帝多数都是找萧权与徐叔平、易归三人。
而易归终究不是朝中官员,有张瑾在场,皇帝不好召他进宫。
加上易归帮萧权打理产业后,他比较忙,皇帝便也少找他商议事。
反而找徐叔平与张瑾比较多。
徐叔平就知道皇帝是为了此事召他入宫。
他淡淡道:“回陛下,臣觉得此事解铃还须系铃人。”
传言已经传得如此鼎沸,这种时候,朝廷出面反而会让事态往更糟糕的方向发展。
想要解决这件事,还得靠萧权。
一来,萧权有揪出凶手的能力。
二来,萧权的口才了得,他能为自己正名。
也就是说,他们商议的什么办法,认为最好的办法,都没有萧权本人亲自出马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