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建徽惊愕之余,最终还是坐下叹气,“大郎猜的没错,的确是如此。”
杜建思一副我就知道的神情,“大王是同意了,还是没同意?”
“没同意。”杜建徽犹豫了一会儿又说道,“但也未拒绝,只是让我去跟契丹来人接触。不过那人已经离去,想来是去了广州。”
“大王心中还是想和契丹结盟的吧?”说着,杜建思抬头看向自己三弟。
杜建徽无奈地点了点头,“的确如此,但他又怕被朝廷知道,所以我劝他一动不如一静。朝廷目前还没有对吴越动手的打算,此时被朝廷察觉吴越跟契丹勾结,怕是会出兵。”
“朝廷的左神武军一直驻扎在升州,虽说兵力不多,但我吴越上下早已人心惶惶。再这么下去,怕是等不到朝廷来伐,吴越内部就得出问题。
到那个时候,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蜀国和杨吴被灭后的宗室和大臣的结局,恐怕就是我们的结局。”杜建思说到这里不禁感慨。
杜建徽听闻,疑惑地看向兄长,“难道兄长已有投靠朝廷的打算?”
杜建思顿时一愣,直摇头,“我都这个年龄了,想那么多干什么,早已拿
不起兵刃。”
杜建徽深知对方并未说实话,但他也没去逼迫,而是回到前一个话题,“我也是担心祸事发生,若是因此灭族,我等三人可就是罪人。”
“可你有办法?除非举兵造反,方能维持现状。否则等朝廷大军杀来,我等最好的结局也就是安享晚年,荣华富贵、权力地位这些就别想了。”
杜建徽没想到兄长已经有了打算,但他心里却是不甘,“难道兄长愿意就此沦为普通人?”
看到眼前这三弟的回答,杜建徽有些惊讶,旋即明白什么,“你才五十多岁,若是有机会,你倒是还能更上一层楼,我和你二兄年龄大了,怕是不行。”
这一晚,两兄弟注定聊不出太多实质性的东西,都担心一些话传到第三人耳中。到了这个时候,即便是亲兄弟,也不一定值得相信。
……
福建道,福州。
作为福建道的核心,早年的福州城规模很小,到了王审知就开始对福州城进行扩建。
大唐天复二年(902年),王审知筑福州外罗城四十里,东西宽约1.8公里,南北长约1.7公里,呈不规则圆弧形,设8个城门:东海晏门、西善
化门、南利涉门、北永安门、东南通津门、东北延远门、西南清远门、西北安善门。把冶山、安泰河、大航桥以南的居民区、商业经济区都全部括入城内,形成内外两重城垣。
大唐天祐二年(905年),又筑南北夹城,称为“南北月城”,与大城合起来共计方圆二十六里四千八百丈。
大唐天佑五年(908年)王审知认为城区太小,决定扩大罗城南北两端建夹城,南北周围扩大26里四千八百丈,并开浚和江湖相通。夹城建成后,把屏山、乌山、于山、白塔、乌塔等制高点全部连在城中,提高了福州的防御能力。
总的来说,福州和南边的泉州,占了整个福建道七成的人口。
福州占着政治中心的因素,泉州就是因为海贸的繁荣。
冯道和丁平上任后,事情不少,但主要还是回复朝廷对这里的控制。
来之前,冯道和丁平都以为福建贫瘠,人烟稀少,可到了却发现并不是这样。
在二三十年前,福建五州人口的确不多,昭宗时期建州和汀州加起来不到两万户,如今却是有三万户。福州更是可怜,在之前几十年,人口一直不如
泉州,泉州都有三万多户,福州一直只有一万多户。
这跟当时的观念有关,之所以如今人口大增,主要还是中原战乱和王氏治理有关。
中原战乱,大量的中原士族南迁,不少不满于朱梁的官员也有不少南迁,其中就有很多来到福建。这些人并不是一个人前来,都是带着一个甚至多个家族一起南迁。
而王潮、王审知兄弟控制福建期间,也都一直秉承休养生息、减轻徭役、降低税收等做法,所以福建五州发展的很快。即便是因为李柷在太原中兴大唐,导致不少官员纷纷北上,但他们的家族不少留在了福建,并未全部迁走。
而且中原直到朝廷灭亡伪梁才算是恢复和平,从伪梁覆灭到如今,也不过四年时间,能有多少钱迁出福建?
特别是随着福建归附朝廷,连带伪汉和吴越的人陆续迁到福建,没办法,怕打仗。特别是伪汉境内,不少百姓都在想办法逃离,普通百姓无力远迁,但那些大家族却是派出部分族人离开伪汉,避免因为战乱,导致整个家族覆灭。
其实福建道境内不少是忠于大唐之人,毕竟很多大族就是不满朱温代唐而南
迁的,所以朝廷恢复对福建的统治后,也任命了不少本地官员。
例如王拯,本来是昭宗时期的吏部司勋员外郎,如今被任命为福州长史;昭宗时期担任过刑部员外郎的杨承休担任汀州刺史。
对于王审知旧部,朝廷也留用了一批,也有不少被调到其他道任职。
冯道目前忙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拆分福州,打算在福建以北设立一州用于作为福州的北面屏障。没办法,福州靠近吴越温州,虽说吴越如今很难翻起大浪,但也不得不防。
除此之外,就是打探圣人所说的流求。
不过这事,就不是他去做,而是丁平派水师前往。
“布政使,圣人所说的那个流求,据下面的将领来报,就在福州以东数百里,具体多大未知。只是听闻那岛上有一些我福建道的渔民居住,还有一些本地蛮族。”其实丁平得知这个消息,也不理解为何圣人对着荒无人烟的琉球感兴趣。
“看来跟本官知道的差不多,但圣人重视此事,仅凭这些还不足以让圣人满意。”冯道听闻直摇头。
“不如丁某找机会亲自去一趟流求看看?眼见为实?”丁平突然想到一个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