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国,你一个才投降的贼将,凭什么裁撤我们?!”
“让这种人当主帅?我们不服!”
“···”
中军大帐。
听见外面隐隐传来的叫骂声,李定国倒是没什么,神色淡然。
可他的亲兵千总徐佑却忍不住了,从外面走进来道:“总镇,这些人太过分了,我这就带兵去将他们轰走!”
李定国道:“先不要动手,派人去告诉他们,朝廷整训兵马会妥善安置每一个人。若有被遣散的,也会发放遣散费。
说清楚后,叫他们离开。再告诉他们,若还敢有在军营前喧哗者,便依军法处置。”
“末将明白了!”
徐佑应了声,当即带着人离去。
随即,张化龙、王复臣又一起找了过来。
王复臣道:“总兵,这些人,也买不了多少粮食。朝廷遣散我们,就是要逼我们去死呀。”
“之前朝廷没兵,我们辛苦剿贼数年。如今朝廷收降了张贼兵马,就想遣散我们。这不是过河拆桥吗?!”
“我们不服!”
“···”
不得不说,普通兵卒心中对朝廷确实是有积怨的。
大明朝廷确实做得不好是一方面,军头们平时自己贪墨了军饷,却到底层将士前卖惨、诋毁朝廷又是一方面。
再加上大部分兵卒见识少,更愿意相信“自己人”,便被几个军头的心腹三言两语就蛊惑了,不再相信徐佑等人刚才的解释,继续叫嚷起来。
同时,各地方官军营中还不断地有人汇聚过来,从数百人,渐渐超过了千人···
“末将无能,没能让那些人相信我等的解释,还请总兵责罚!”
徐佑眼见外面叫嚷的人越来越多,将有失控的可能,便匆忙回到中军大帐向李定国禀报,并请罪。
李定国闻言闭上眼,过几息才睁开,道:“让童烁带着火枪兵过去压阵,以防万一。
你带着亲兵过去再警告一次,若他们还不散去,就全都抓了,依照军法抽鞭子。”
“末将尊令!”
徐佑应声离开,带着三百亲兵出营。
亲兵都是真正的精锐,且兵甲精良,在徐佑看来,即便对方有上千人,他带三百人也足以镇得住。
当然,李定国的军令他也没忘记,将童烁也叫上了。
童烁这一总火枪兵用的都是光明式燧发枪,就夔州这些地方官军,来个上万人也能解决。
辕门外叫嚷的地方官兵瞧见徐佑、童烁等人出来后,果然被镇住。
毕竟徐佑、童烁的队伍不论是装备还是精气神,都能看出来很精锐。
徐佑当即高声道:“李总兵有令,尔等即刻归营,再有于军营前喧哗者,皆以军法处置!”
一些胆小的兵卒,听了这话真就不敢闹了,纷纷转身准备回营。
但那些**却没被吓住,军头们的心腹则继续带节奏。
“都没给给交代,凭啥赶我们走?”
“这是心虚了?果然没准备给我们遣散费啊!”
“兄弟们,不能走。想一想,就这么走了你们离开了军营还有活路吗?!”
“···”
于是,大部分兵卒就又留下来了。
其中以观望的居多,但一两千人中仍有好几百在叫嚷,声势不小。
徐佑见此,立即兴奋起来。
他还就不想这些人走呢——真都走了他之前憋的气怎么出?
于是立即下令亲兵冲过去逮人。
都不需要带绳子,解开这些地方官兵的裤腰带就能当绳子。
亲兵们各个勇武,身体素质在过去两三个月又养得相当不错,此时便如同虎入羊群,一个人撵着好几个打。
顿时这些地方官兵从叫嚷变成了惨叫。
有些人直接拔刀反抗,可仍不是亲兵们的对手——连人家的甲胄都砍不破,怎么可能打得赢?
军头的心腹们知道,众军头最终目的就是要逼李定国等人退步,所以事闹得越大越好。
眼见徐佑带的数百亲兵兵甲精良,勇猛如虎,而辕门前站着的千人却都只是拿着火枪,连与之配合的刀盾兵、镗耙手都没有,脑子灵活的军头心腹立即有了主意。
“别跟他们纠缠,我们直接进军营,找李定国讨说法!”
“兄弟们,跟我冲,前面都是些火铳兵,挡不住咱们的!”
“冲啊!”
“···”
就这样,在几个军头心腹的带领下,好几百地方官军便向童烁的队伍冲去。
见此,童烁微微皱眉。
他很清楚,今天如果让这些乱兵冲散了他的队伍,他这千总就当到头了,甚至可能人头不保。
于是,眼见那些人冲到了五十步(70多米)的位置,便果断的挥手高喝:“三段击!”
听到童烁的命令,站在最前面早已准备好了的第一哨第一排火枪兵立即扣动了扳机。
啪!
一声脆响。
白烟弥漫中,听得眉头紧皱,道:“这是燧发枪啊,听说能从夷人那里买到,一杆能买好几杆普通鸟铳。”
谭诣注意点不一样,闻言熊眼发亮,“成都朝廷这么有钱?!”
谭文没搭理谭诣,而是对谭弘道:“老二,别折腾了,我们还是老老实实听令整训吧。”
谭弘回过什么呢大哥,交了兵马就得死。”
谭文皱眉,“无缘无故的,成都朝廷应该不会杀我们。”
“无缘无故?”谭弘冷笑,“大哥是望了我们这几年做的那些事吗?哪一件追究起来不是掉脑袋的事?
以往朝廷是没能力,如今朝廷有能力了,想找到理由杀我们也就多费点时间的事。”
谭文眉头皱得更紧,叹道:“哎,都怪我以前没约束好你和老三。这样,明日我们主动向成都朝廷请罪,兴许能争取宽大处理。”
听见这话,谭诣当即就要嚷什么,却被谭弘拉住。
谭弘惨然一笑,道:“既然大哥决定了,那就这么办吧。”
说完拉着谭诣出了营帐。
···
当夜。
与王学诗、胡云凤以及部分巡检又暗中商量过一次的谭弘、谭诣杀害了长兄谭文。
随即便准备带着数千家丁与王学诗、胡云凤等人到北边去,与摇晃十三家合伙,共同抵抗成都来的官军。
却不知,谭文、姚玉麟都提前派人向李定国、马乾传递了消息。
因此,这些人的大营才有了动静,李定国等人就察觉了。
于是在王学诗、胡云凤、谭弘、谭诣等人离营前,李定国、杨展就以精锐的边防军堵住了这些人的去路。
事情进行到这一步,王学诗、胡云凤及二谭都知道没有退路,于是选择突围。
可惜对面精锐的边防军,最终撞了个头破血流。
谭诣战死,谭弘自杀,王学诗、胡云凤以及跟随叛乱的六名巡检皆兵败被俘。
他们所掀起的这场叛乱也在半个时辰内便被完全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