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黄月英一生的遗憾,没能为诸葛亮生下一儿半女。在将血脉传承视为人生一等大事的年代,诸葛亮却是对她不离不弃。
诸葛亮没有出声,也没有点头。
“答应我,不然我永远都无法安心的。”
黄月英盯着诸葛亮,眼睛一眨不眨。
良久,诸葛亮默默低下了头,微微颔首。
黄月英开心地笑了,脸上那灿烂的笑容一如当初两人初识那般。
“夫君,我好累,我要先睡一会。”
黄月英说完,便缓缓地闭上了双眼。
诸葛亮看着黄月英的眼神中满是不舍,眼前逐渐模糊。
房间里归于沉寂,黄月英紧闭着双眼,诸葛亮趴在床边,像是陷入了沉睡。
下人带着宫中派来的御医走入房内,为黄月英看病。
“大人。”
下人轻声在诸葛亮身边唤道,接连唤了几声也没能唤醒他。
“丞相恐怕是太累了,不用叫醒他了。”
白发苍苍的御医叹气一声,摆了摆手说道。
御医弯下身子,拉起黄月英的手。
他的脸色不由一变,双眉皱成了一团。
片刻之后,他的手指松开了黄月英的手腕。
“夫人走了。”
御医沉声说道,满脸哀痛。
房中的下人沉默了下来,不忍地看着趴在床边睡着了的诸葛亮,无人知晓要如何开口。
沉默良久,丞相府上的管家终究还是走上前去。
“大人,夫人走了。”
管家沉声说道。
诸葛亮身躯一颤,又重新归于平静。
“大人……节哀顺变,眼下,要为夫人置办后事。”
管家艰难地开口说道,声音有些哽咽。
诸葛亮头上的白发颤颤巍巍的,却久久没有起身。
他并没有睡着,只是在等待着黄月英苏醒,只是在逃避着黄月英的离去。
然而,就算他的计谋能够决胜天下,也无法挽留改变生命的流逝。
诸葛亮终于发出了哭声,无法顾及自己身为一国丞相的威严。
他的哭声越来越大,房间中的下人也哭成了一片。
砰地一声,诸葛亮摔倒在地上。
泪水布满了他的脸庞,然而诸葛亮已经失去了意识。
“丞相!”
“大人!”
房中的下人和御医乱成了一团。
诸葛亮在昏暗的屋中苏醒,御医长松了一口气。
若是这个时候诸葛亮倒下了,整个蜀国都要乱了。
“我怎么了?”
诸葛亮感到浑身乏力,皱眉问道。
“丞相过度劳累,加上悲伤过度,昏了过去。”
御医解释道。
诸葛亮点了点头,用双手撑着身体坐了起来。
“丞相刚刚苏醒,还是要卧床休息为好。”
御医连忙扶住了他,道。
诸葛亮摇了摇头,坚持着从床上起身。
在御医的搀扶下,他走出了房间。
这时候,有官员向诸葛亮走来。
那官员向诸葛亮行礼后,又沉默了下来,深埋着头。
“有事就说。”
诸葛亮咳嗽一声,沉声说道。
“丞相,今冬的收成可能会受到影响,府里还在等着您做出决断。”
那官员长叹一声,开口说道。
诸葛亮眼神看向了灵堂,沉默了下来。
良久,他收回了眼神。
“我知道了。”
诸葛亮说道。
这是他做出的将大小事务的决策权集于一身的决定的后果,一个国家所要处理的政务之庞大,足以让他一刻都不得安歇。
从古至今,只有两个人做到了这样的事情。一个是诸葛亮,另一个叫朱元璋。
诸葛亮换上了一身白色麻衣,前往官府。
看着诸葛亮的背影,无数观众都感到了一阵心痛。
从年少到白发,诸葛亮的志向从未变过。只是,那些志同道合的人,那些心爱的人都一个个离开了他,最后只剩下他呕心沥血地支撑着这个蜀国。
“黄月英死后,诸葛亮越发地沉默,几乎将所有的时间精力都投入到了建设蜀国之中。他制定了公正透明的升迁贬谪制度,求贤若渴,使得士人归心。他用人不问出身,不管是读书人还是铁匠,只要有才能的,都能够成为他的入幕之宾。几年下来,蜀国甲坚刀利,风调雨顺,蜀国逐渐强盛了下来。”
“最为可贵的是,诸葛亮始终秉承着一夫之死皆亮之罪的理念,并没有将牺牲百姓作为蜀国崛起的代价。”
“诸葛亮花了两年的时间,整顿处理好国内的忧患。现在,也终于到了可以用兵的时候了。诸葛亮亲自率兵平叛,七擒孟获,将南方的叛乱彻底平定。而后,诸葛亮将南中骁勇善战的士兵单独编为一支军队,起名为无当飞军。此外,诸葛亮还亲自指定教材,教化生活在山林之中的南中百姓,让他们融入汉中。”
舞台上,撒北宁一脸惊叹,感慨道。
诸葛亮最杰出的才能在于治国理政。然而,能够进入武庙的,又有哪一个是不善于战场谋划的。
“从刘备去世到平定南中,诸葛亮花了五年的时间,基本解决了蜀国内部的忧患。于是,诸葛亮将目光看向了北方。尽管蜀国与吴国之间拥有着极深的仇怨,然而现在吴蜀两国的联盟牢固,诸葛亮没有任何理由去主动打破这个对抗曹魏的联盟。况且,汉贼不两立,如果蜀吴开战,无疑曹魏会成为最大的赢家。所以,诸葛亮发动了北伐。”
伴随着撒北宁的旁白,画面中,李宝天扮演的赵云主动请战。
尽管已是年过花甲,白发苍苍,然而赵云的脚步依旧有力且坚定。
这些年,他们这些老友都将诸葛亮的苦和累看在眼中。所以,赵云也想要为蜀国、为诸葛亮分担一部分。
屏幕前的观众看着赵云和诸葛亮相视着哈哈大笑,脸上也不由纷纷流露出欣慰的笑容。
走过一生,身边还能有一位知心好友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
“诸葛亮与赵云兵分两路,北伐曹魏,然而却以失败告终。战败归来的赵云卧病在床,不久便撒手离世。”
“此后数年,诸葛亮一次次地出祁山北伐。尽管没有取得成功,但诸葛亮心中信心却是越来越盛。”
第695章 平定内乱,兵戈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