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彦贞死了,小小的正阳成了他的长眠之地,虽然他也杀身成仁,但他的死没有唤起南唐人的同仇敌忾,反而让南唐人闻风丧胆。
南唐国主听到刘彦贞战败的消息,他竟然嚎啕大哭。他不是哭刘彦贞死的壮烈,而是后悔,为何重用了这样一个不学无术之徒,他分明听到自己政权的丧钟已经被敲响。
刘彦贞死了,刘仁瞻预先安排好的池州节度使张全约收拾残兵败将回到寿州。
看着这些大唐国的热血男儿因为主帅不力满面血污的脸,刘仁瞻的心里闪过一丝不祥,或许,刘彦贞这一败,接着等待他们皇帝李璟的将会是摧古拉朽。周军虽然暂时退却,但寿州还是柴荣的眼中钉,他只好等待皇甫晖和姚凤的第二批援军了。
956年三月九日,柴荣顶着初春的寒风抵达永宁镇,战争虽然紧迫,但是无数的百姓流离失所,他知道,这就是因为他发动了战争,才让这些百姓们无家可归。
“万户萧疏鬼唱歌”,曾经曹操对着征服后的土地发出这样的感叹,柴荣自己心里也清楚,征战不可避免,他要把百姓的苦难降到最低。
他下令,身边的侍卫前去寿州城外安抚百姓返回各自家中,别耽误农事生产,把一个皇帝及其愧疚的心意带给大家。
他抵达正阳之后,首先做的是让李重进取代了李谷的职位,李谷虽然多次上书为自己辩解撤军的原因,但是余怒未息的柴荣绝不会轻易原谅他的过失,因为在他的心目中,就没有后退两个字。
其实,李谷撤兵,销毁辎重,烧毁浮桥,还有把数百兵役遗留在淮河南岸,虽然这些错误难以挽回。但是李重进一股作气击溃刘彦贞,这和他的撤兵有极大的关系。
若是他不撤兵,按照刘彦贞的本事,他绝不敢追击,后果就是刘彦贞率军进入寿州和刘仁瞻汇合,如果刘彦贞这两万人马到了刘仁瞻手里,必然会成为虎狼之师,到时候对柴
(本章未完,请翻页)
荣攻打寿州,又是一股极大的抗击力量,看来运气很重要,运气在,就算错误决定也会转化成好的一面。
好了,李谷的军权让给李重进,接下来,是李重进表演的时候了,李谷改为处理寿州行府的相关事宜,其实现在寿州还没有攻克,也就没有相关事宜了。
主帅安排应当,柴荣接着要自己表演了,三月十三日,柴荣抵达寿州城下,在淝水南侧安营,命令各部队围攻寿州,并让攻城部队把位于正阳的浮桥移动到下蔡镇。
刘仁瞻站在在寿州城头上,他无限感慨的看着柴荣大军无边无际的旌旗,他心里也很清楚,寿州的局势虽然危险,但是自己能牵制无数的后周大军,自己和寿州就是散发着诱人香味的钓饵。只要皇帝李璟措施处置得当,就能钓到柴荣这条大鱼。
他心里暗暗祈祷,皇帝再派援军一定要用林仁肇,边镐,朱元这样能征惯战的大将,千万千万别来刘彦贞这样的酒囊饭袋,若不然,白白牺牲了寿州不说,南唐国力也会被损耗殆尽。
寿州城高大坚固,柴荣又势在必得,既然军士们力量还不够,他接着拉来了从宋州、毫州、陈州、颍州、徐州、宿州、许州、蔡州等地的几十万丁夫攻城,柴荣明白,刘仁瞻绝不会轻易投降,他要全体将士昼夜攻城,不给刘仁瞻一丝喘息的机会。
战斗是惨烈的,柴荣虽然狂热,但是他知道自己的处境,皇甫晖和姚凤十万大军占据险地清流关,而另一支援军由南唐兵马都监何延锡率领,有百余艘战舰,两万水军,已经到了涂山。
如果这支南唐援军赶到,柴荣大军将会面临被南唐军士包围的危险,若是刘仁瞻乘机出兵,自己就会被内外夹攻,情况将极为被动。
如此严峻的形势,几番经历战场血与火的皇帝柴荣,自然知道其中厉害,可是他没有多余的兵丁去吞掉何延锡,但打不掉何延锡,自己也打不下寿州城。
“怎么办?
(本章未完,请翻页)
”
问题就这样焦灼着他的内心,寿州周围的地势复杂,大股部队作战目标太大,从和刘彦贞的战斗来看,南唐人最怕的是突袭。
何延锡的人马已经到了涂山,战斗迫在眉睫,只能把他们消灭在涂山,绝不能让他到了寿州,更不能让他和皇甫晖姚凤汇合。
“究竟谁能灭了何延锡,要迅猛还要有机智?”
柴荣的脑子不停的旋转,最后画面定格在一个年轻的将领身上,巴公原上的呼喝声还在,就是那个凛凛身躯的年轻将领赵匡胤。
“他绝对能胜任!”柴荣一边给自己鼓劲,一边思考着赵匡胤近些天的所做所为。
年轻的赵匡胤,作为禁军殿前都虞侯的他早已为他柴荣训练了一支极为强大的禁军。
好钢用在刀刃上,就用赵匡胤呕心沥血训练的禁军去攻打何延锡,打掉南唐在寿州的一切外援。
接到柴荣布置的任务,赵匡胤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他知道他所带领的这群军士的战斗能力,这都是从全国将士中选拔的精华中的精华。
五千,只有五千,虽然数字是枯燥的,但用五千对付的是南唐的两万…
赵匡胤率领兵马来到涂山时,南唐援军已经扎营休息,何延锡率领的南唐援军都是水军,他们只在岸上扎下一座营寨,主力则全部屯驻于战舰之上。
赵匡胤并不是只有勇猛,他仔细观察何延锡军营之后,对手下将领石守信,王审琦,高怀德,张琼说:“敌人援军皆为水军,而我军全是步兵和马军,如果去攻击他们战舰,不但消灭不了敌人,也无法拦截他们,就算我们胜了,他们也能用战舰逃走,想要破敌,只能用妙计取胜,想办法把他们诓到岸上,断了他们的退路。”
赵匡胤看到何延锡的排兵布阵,一眼就看穿了他的弱点,知道他肯定是狂妄自大,不可一世,根据他的性格,赵匡胤随即想出计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