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历很详细,入目就是王栋的照片,上面的王栋正在微笑,留着一头半短不长的头发,看起来就是近照。
而第一部分则是和其他简历没有区别的身高,体重,民族,籍贯,婚姻状态等等。
下面则是一系列学生和从业经历,从幼儿园在哪个幼儿园,中学转过几次学校,乃至从业以后换过几家公司都非常的详细,上面清楚的列着年份,时间。甚至还有具体的理由。
比如中学从莱阳二中换到曲阜五十八中,是因为父亲换工作,搬家到另一个城市,导致转校。
比如第三份工作的辞职原因是无意中撞见领导与同事间不正常的关系,从而被辞退。
如果说这两部分都是正常人简历里常有的内容,那么最后一部分则是在其他简历完全看不到的了,也是这个特殊物品价值最大的地方:评价体系。
性格评价:该员工吃苦耐劳,有上进心,有耐心,充满对工作的热情。但性格相对软弱与犹豫,对事情没有决断力,建议做副手,请勿单独让其主持工作。
能力评价:有较弱的室内设计能力,有较弱的组织能力,有较弱的应酬能力,有一般的关系维护能力,在中介方面有一定的人脉关系,可适当安排与关系维护,中介相关的工作。
潜力评价:在关系维护方面有一定的潜力,可以适当安排此方向的培养计划。
总体评价:一个普通的员工,吃苦耐劳。
苏洋看完,并没有多大意外,王栋的能力和性格他大致都清楚,这份评价算是中规中矩。
毕竟现实不是电影,随手遇到的人就是一个潜力股,或者王佐之才。
虽然国家刚刚发展起来没有几年,但是这社会已经渐渐分出了阶级。
中考,高考,工作,城市已经把所有人分出了三六九等。
以前苏洋对这些没有认识,但是当他进入县里第一重点高中以后,发现在这里的都是各个乡镇的第一第二,或者县里市里有头有脸人家的孩子。
当高考完,学校里有关系的早早都准备出国留学,剩下的人里百分之九十都考入了一本,百分之十都是二本,没听说有落榜的。苏洋当时觉得很正常。
但是当他回到自己村里,和初中同学聊起来时才发现,那个同学的高中,整个学校只有十个一本,本科率不到百分之二十,剩下的人要不然上了专科,要不然辍学打了工。
这时候,他才发现原来在中考结束后的那一刻,两人之间就早已划出了天然的鸿沟。
来到魔都以后,苏洋发现原来大学更加的现实。
清华北大复旦毕业的学生轻轻松松选择着自己的职业,985,211的学生经过几轮面试,或者校招,也都容易如愿进入自己喜欢的公司。
而这些公司无不是世界500强,或者国家高精尖行业公司。
但是普通本科的学生,还有专科的学生就要想方设法投递简历,寻找工作,能进入一家好公司简直就跟中彩票似的。
王栋也是一样,如果他有高学历或者强能力,早就已经进入阿里巴巴,华为,腾讯等大公司了,也不至于留在魔都蹉跎这么多年,等自己招揽了。
想到这,苏洋叹了口气,人是这样,公司难道就不是这样了吗?
人才在学校的时候早早就已经被大公司选走,留下的人里是有人才,但却少之又少,所以大公司恒强,小公司恒弱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王栋的评价已经出来了,苏洋对他就不报什么额外的期望了。对于这个帮自己起家的老员工,苏洋会妥善安排,比如未来专门管理兼职这一块业务,但要是指望他陪自己打江山,在互联网征战,苏洋已经没有了念头。苏洋只寄希望接下来能发现几个好苗子,培养起来,为自己的商业帝国添砖加瓦。
把王栋的简历放一边,苏洋示意小迪去休息,而他自己则是回到了书房,打算进一步筛选这些简历。
人才打印机的机会只有49次,现在已经用了1次,苏洋要节省着来,肯定要先筛选一遍再用人才打印机打印。
选了一圈,苏洋从那十几份简历里选出了两份感觉有点意思的简历,结果用人才打印机打出来以后,评价也都不高,甚至还比不上王栋。
苏洋摸着下巴,感觉这样不行啊,现在简历太少,遇到人才的可能性就小,最好的办法还是扩大知名度,收到更多的简历。
至于办法,很简单...氪金。
这始终是金钱的社会。
当苏洋在两家招聘网站上充值办了会员,并且把自己的招聘启事提高排名和主动推送给用户以后,他后台的简历开始“刷刷刷”的增加。
只是一晚上就增加了七十多封。
这还是他公司太小,推送效果不理想的结果。
苏洋从这里面选出了十五份感兴趣的简历,结果里面居然还真有两个看起来像模像样的人才。
刘信,男,om/22_22198/6807050.html?t=20220428113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