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沉澜当值的时间比其他两位大人都要长,再加上他本身做事情效率很高,五天下来,十本书就已经看完了。
他没急着交给赵大人去邀功,而是在自己的书中混了几本考科举需要用到的书目。
现在这时候,不像他在现代,考个试有一大堆的参考书。
名家真题、案例分析、考点讲析应有尽有。
沈沉澜也是考过一遍之后,对科举考试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在翰林院看的书多了,对于一些民间推举的科考入门书,不免有些鄙夷。
想来想去,他如今是编修,恰好还真能编一套科举参考书。
于是趁着闲暇时候,他就慢慢开始整理了。
中午翰林院提供饭食,都是由奴才准备好后,端进来桌子上,供各位大人使用。
今日刚到了午膳时间,温弘方伸了个懒腰,站起来,先问了一下赵大人的意见,“赵大人,该传膳没有?有些饿了。”
赵大人于是就把自己面前的书合起来,一挥袖子,道:“传吧。”
沈沉澜觉得温大人和赵大人真是绝配,一个话痨一个寡言,两个人还能共事这么长时间。
这时,温弘方站起来,往沈沉澜桌上一瞥,道:“沈大人已经把那十本书看完了?”
说着,他走了过来,看见了沈沉澜桌上还没来得及收回去的纸。
温弘方:“这不是科考要用的吗,沈大人已经是过来人了,何须用到这些。就算是为了一年后的考核,也无需这么早开始准备,而且,这些看起来也比较浅显,想来对于考核也没什么用。”
既然都已经被看见了,沈沉澜也没打算瞒着。
“温大人有所不知,晚辈是寒门出身,当初为了考科举也是废了些功夫。”
这话若是被花田村的人听到,怕是要当场拆穿沈沉澜的胡说八道。
从一开始决定考科举开始,沈书郎根本就好像没费什么力气好么,他优哉游哉的,还帮着家里干农活。
反正他们是看不出废了什么功夫。
可这话,温弘方却信了。
坊间确实有传言,这位新科状元的确是寒门出身。
故而当初还有很多人,想用钱将他招揽于门下,只是听说,这些都被颜良庭给推了。
沈沉澜继续道:“当初那院试,我也考了几次,还被学政大人悬牌批责过。”
这下不仅是温弘方,连赵大人也吃惊了。
沈沉澜是三元及第的新科状元郎,区区院试,怎么还能被悬牌批责,那多丢脸啊。
沈沉澜患上一副不愿回顾往昔的表情,说:“幸好之后有同村之中考过了院试的徐秀才,指点迷津,告诉了几本考试的书目,才终于摸到了路子。”
温弘方愣了愣,“徐秀才?”
他脑子转得很快,同僚之中也在流传。
都知道沈沉澜和隔壁院子的检讨徐星灵是同个州来的,这么说来,徐星灵当初还对沈沉澜有恩?
沈沉澜继续说道:“因此,晚辈对于莘莘学子在科考中如同盲人摸象,感同身受,想来想去,便起了这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