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越想脸色越沉。
还有天猫大长老的事情,这次进观妖司查案,他很清楚,是观妖司故意让他进去的。
也就是说,观妖司本来就知道了这一切。
应该说是那位司首,大国师袁天罡早就知道了这一切。
给了他机会,也给了观妖司机会。
只是袁天罡不可能现在才知道的吧?
若是袁天罡早就知道了,为何现在才让他进去。
或许是等待这样一个机会。
袁天罡既然知道天猫大长老的行为,还什么都不做。
也就是默许。
那这到底是天猫大长老的意思,还是袁天罡的意思。
还是说,袁天罡其实也有这个意思。
那袁天罡……
不对不对,想法越来越疯狂,李易摇了摇脑袋,已经到了皇宫前。
他不再想那么多。
天猫大长老果断认罪,还有那句话,让他好好活下去。
也就是让他继续查案。
把剩下的都查出来,给活着的人敲警钟。
那这背后,又到底隐藏了什么。
虎牢关守军不知去向。
还有那些武氏给的银子不知去向。
可是这一切,李易忽然不想查了。
不是怕死,而是不想让身边的人为他担惊受怕。
例如大小双。
现在也只有大小双了。
巡夜司那边……
“宣李易觐见。”皇宫大殿门口,老太监喊了一声。
李易整理了一番衣冠,走进大殿。
熟悉的道路,不是第一次来,所以李易显得轻松了几分。
“李易叩见陛下,叩见皇后。”大殿内,只有李治和武则天。
李治好似天生一副笑嘻嘻的脸。
旁边武则天抱着一只猫。
她本人也像是一直温顺的猫。
谁能想到她日后竟会当皇帝呢。
“起来吧。”李治淡淡挥手:“你既然来了,想来是案子结了?”
“回陛下,案子已经结了。”李易恭敬起身:“长安妖道一案,幕后主使,乃观妖司天猫大长老。”
“观妖司?”李治皱眉。
但是并不显得很意外。
因为李易的一举一动,其实都在李治的掌控之中。
“他为何行此大逆之事?”李治淡淡问了一句。
李易低头,又抬头。
天猫大长老说的很对。
他的所作所为,观妖司的人不理解。
怕是这位皇帝也不理解。
要不然他早就来跟李治讲道理了。
细想一番,开口道:“疯狂的人,做起事情来,似乎不需要什么理由。”
“或许是他觉得现在国泰民安,心中无聊了,才做些事情找乐子。”
李治轻笑:“行了,这里没有外人,就卖关子了。”
“你不想告诉我,难道也不想告诉皇后?”
李易同样轻笑。
都说李治和武则天是相互利用。
但是看这恩爱的样子,他们是真的有感情。
在历史上,武则天要比李治更加出名。
既如此,那就再大胆一次。
李易拱手行礼:“回陛下,天猫大长老,想要天下太平。”
“奥?”李治和武则天同时皱眉:“现在不是天下太平?”
现在的大唐,被外邦称为天朝。
的确很强大。
这一切,都是太宗李世民打下了好基础。
贞观之治之后,大唐蒸蒸日上。
所以李治这个皇帝,才会当的如此清闲。
“不是。”李易摇头。
李治轻蔑一笑:“那你觉得,什么样才是天下太平。”
李治没发火,已经是好脾气了。
毕竟李易这番话,十分逆耳。
换一种话说,你是在质疑老子不会管理天下?
李易道:“所谓天下太平,国泰民安为基础。”
“外邦无大国,无威胁。”
“百姓不比担心战乱之事,无人敢犯,才是天下太平。”
李治眯着眼睛。
李易这番话,似乎有点道理。
可李治有些不服气:“难道现在还有人敢犯我大唐不成?”
李易回想着历史。
现在的大唐,并不是最巅峰那几年。
最巅峰那几年,是李隆基年轻的时候。
所以没有回答李治这个问题,而是反问:“陛下,先不说其他事,之前青楼敏命案。”
“死的不过是一个吐蕃皇子,吐蕃就要动兵。”
“他们虽然知道我大唐强盛,可是依然有动兵之心,那就是罪。”
“还有天竺。”
“天竺因为不能过吐蕃,直奔大唐。”
“所以他们在南诏十二巫没没少耍心思。”
“北方更有突厥残部没有剿灭,依旧袭击我大唐边境。”
“高句丽,一个小国,却不跟我大唐纳贡。”
“东边海上,海盗阴魂不散。”
“有这些毒瘤在,又怎么能说天下太平?”
这一番质问,竟然让李治和武则天哑口无言。
李易一句话都没说错。
现在的大唐,的确还有这些隐患。
而国泰平安,也只是表面。
他默认了李易的话,现在也还不是天下太平。
眼中闪过一抹冷光:“你说的这些,朕会让他们统统消失。”
“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
“不过天猫大长老用这种手段祸乱我大唐,难道你也觉得他做的是对的?”
李治此时浑身透着一股霸气。
语气之中同样带着质问。
但凡李易此时敢说一个是字,诛九族是少不了了。
李易又不是傻子,岂会说这样的话。
低头道:“李易不敢。”
“而且李易并不认为天猫大长老的做法是对的。”
“因为这天下大事,不是他说的那么简单。”
“身份地位不同,看到的不同,想法自然也不同,做事方法和处理手段,也就不同。”
“天下太平,非一日之功。”
“陛下有心,是天下之福。”
“是我大唐之幸。”
李治脸上杀意消失。
因为李易这番话,让他听起来很舒服。
不再跟李易说什么天下大事,淡淡挥手:“此次你破案有功,说吧,想要什么奖赏?”
李易摇头:“破案是我本职,李易不需要什么奖赏。”
“观妖司救我命,我却亲手查观妖司。”
“已经是忘恩负义。”
“李易心中内疚,所以不求赏赐。”
说着跪下:“只求陛下,此事既然过去,不要问罪观妖司失职就好。”
李治眯着眼睛。
你在教我做事?
但是他清楚李易说这些,也是发自内心。
加上,他的确欣赏李易的本事。
也就没有怪罪之意,只是略显不悦:“朕在你心中,是那种小气之人?”
https://www.17kxsw21格格党m/34_34677/12410469.html?t=202204om。17k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17kxsw21格格党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