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但都开机了,这部电视剧的剧名也没落实下来。
秋禹枫提议叫《钟家三代人的故事》,非常直观地表达了剧的大纲脉络。
但这个提议被剧组上下一众拥有投票权的人给否了,理由是过于直白,不利于刺激市场。
之后,颇具文艺气息的导演想了个《时针与你》,用时针喻指钟家,紧扣主题,原本大家都松动了,孰料,半路杀出来一个《轮回》,大家又都纷纷倒戈了。
比如秋禹枫就很喜欢《轮回》这个剧名,他认为这不仅寓意深刻,极富思想文化的气息,而且,颇符合他最近的心境,人生,不就似一场又一场的轮回吗?
就是不知道为什么,自上次之后,他就再没做过相关的梦了。
郝锦知也极力赞成《轮回》,理由是这跟他最初提议的剧名——《论兰城钟家是如何由盛转衰的》,颇具异曲同工之妙。
但旁人似乎就不大能理解他的脑回路了,霍莲就不止一次地提醒他:“你要不再考虑一下?”
可郝锦知的态度好似格外坚决,“不用考虑了,就这样吧,大家投一下票,少数服从多数。”
于是,七个对剧名拥有投票权的人——五位投资人+导演+制片人,就有一半以上的票数投了《轮回》。
不错,因为《轮回》这个剧名来自江瑜的提议,所以,江琬和聂树鹏也就理所当然地投了它,至于制片人,他来自郝家旗下的娱乐公司,此刻,他看看郝锦知,又看看秋禹枫,一声暗啧。
剧组最具话语权的两位核心人物都投了《轮回》,他当然是紧跟两位的步伐啊。
再者,《轮回》一听就很有深度,他敢以自己的专业眼光做担保,剧的质量要足够有保证,演员演技也不拉跨,那这部剧到时候说不定能成为拿奖的热门呢。
眼下就只有霍莲没有开口了,但她那一票,投不投似乎都无关要紧,所以,郝锦知很是干脆地拍板道:“ok,少数服从多数,剧名就定《轮回》,大家都没意见吧?”
霍莲觉得自己有意见,可惜,她有意见也没用,《轮回》成为剧名已是尘埃落定,再怎么样,《时针与你》都不可能逆袭了,所以,她郁闷且憋屈地闭嘴了。
只是,之后在见到江瑜与导演有说有笑,俨然一副知己好友的架势,她又隐隐地有些后悔,早知道还不如把票投给《时针与你》呢,说两句好话,卖导演一个好,不就能顺势拉近彼此的距离吗?
这下可好,又被江瑜抢先了。
霍莲懊恼地跺了下脚,在心里直呼失策了。
而另一端,江瑜则正在努力说服导演让他那个五岁大的女儿参演钟穆清小时候。
这角色本来是属于另一个小演员的,谁知道,孩子调皮,爬上小区的双杠,家长一时没看住,孩子就从双杠上摔下来了,左小腿直接骨折,不养上半个月大概是不行的。
可这样一来,剧组的进度就被耽搁了,还不如另找演员,可问题是,这个年纪的演员本身就少,要灵动、符合角色定位的就更少了,这时候,江瑜就想到了导演他五岁大的女儿。
可导演觉得很为难,“这不好吧?”他能在这个圈子立足,除了凭本事,就是因为他一身正气,谁走后门都没门,可现在,他居然要破例给自己的女儿走后门?
再说了,他都没想好要不要让女儿进这个圈子呢。
但江瑜浅浅一笑,“您刚才不是让我看了您女儿的照片吗?我觉得孩子挺灵动的,很符合钟穆清小时候珠圆玉润的形象设定。”
“是吗?”导演狐疑地掏出手机,目不转睛地盯着屏保,半晌,拧着的眉头不禁缓缓舒展开,别说,是挺灵动的。
不过,真正促使他下决心的还是秋禹枫,这人也不知是什么时候凑上来的,扫过屏保上的照片,便微微颔首,似漫不经心地道:“就她吧,我看着也觉得跟我妈小时候挺像的。”
后来这话传到郝锦知耳中,他就好奇了,“真的跟伯母小时候挺像吗?”
秋禹枫淡淡应了一声,问到是怎么个想法,他则道:“远远看过去挺像的。”
闻言,郝锦知面上的笑容渐渐裂开了。
……
与家人通过气后,导演五岁大的女儿就被送到片场了。
孩子看着挺害羞的,习惯性地躲在爸爸的怀里,却又忍不住用那双澄澈而灵动的眸子看世界,大人逗她,给她糖,她就会甜甜地朝人笑,并用娇软的声音说一句“谢谢”。
多好的孩子啊,可惜,上辈子,她的人生永远定格在了五岁这年。
江瑜是在和导演聊天时想起来的,导演说,他想拍一部以打拐为主题的电影,不过,他是电视剧导演,以往也只有过一次大屏幕的拍摄经历,而那次,电影扑得很惨。
所以,他现在再想筹拍电影,就没什么人看好并愿意给他投资了,就连他签约的娱乐公司,也劝他把重心放在电视剧拍摄上,毕竟,这方面他的确称得上是行家。
江瑜一开始确实没想起来,不过,说到以打拐为主题的电影,她印象中还真有,而且非常巧的是,拍出那部电影的导演,他五岁大的女儿就很不幸地被人贩子给拐走了。
身为父亲的他与妻子找了十年,整整十年啊,最终却只找回了女儿的尸骨。
妻子因此大受打击,没多久就病逝了,原本温馨有爱的家,也只剩下了他一个。
或许是因为亲身经历了这样的苦与悲,所以,这部以打拐为主题的电影才在他手下被拍得如此之动人。
后来记者采访他,拍摄这部电影的初衷是什么,导演抽了一口烟,在缭绕的烟雾中,才声音沉闷地答道:“我希望天下无拐,所有孩童都能健康成长,不要再复刻我女儿的悲剧了。”
有人骂他以此炒作,但也有人从中看出了一个父亲对女儿深深的爱,以及,对女儿遭遇不幸的悔与恨——是的,他又悔又恨,悔恨自己为什么没能保护女儿健康成长!
二十两银子少是少了点,但放到现代也是八千到一万块。
而目前大虞朝一名普通士兵每月最多也就一两银子,一名百夫长每个月三两银子。
也许他会收吧。
另外,秦虎还准备给李孝坤画一张大饼,毕竟秦虎以前可有的是钱。
现在就看他和秦安能不能熬得过今夜了。
“小侯爷我可能不行了,我好饿,手脚都冻的僵住了。”秦安迷迷糊糊的说道。
“小安子,小安子,坚持住,坚持住,你不能呆着,起来跑,只有这样才能活。”
其实秦虎自己也够呛了,虽然他前生是特种战士,可这副身体不是他以前那副,他目前有的只是坚韧不拔的精神。
“慢着!”
秦虎目光犹如寒星,突然低声喊出来,刚刚距离营寨十几米处出现的一道反光,以及悉悉索索的声音,引起了他的警觉。
凭着一名特种侦察兵的职业嗅觉,他觉得那是敌人。
可是要不要通知李孝坤呢?
秦虎有些犹豫,万一他要是看错了怎么办?要知道,他现在的身体状况,跟以前可是云泥之别。
万一误报引起了夜惊或者营啸,给人抓住把柄,那就会被名正言顺的杀掉。
“小安子,把弓箭递给我。”
秦虎匍匐在车辕下面,低声的说道。
可是秦安下面的一句话,吓的他差点跳起来。
“弓箭,弓箭是何物?”
什么,这个时代居然没有弓箭?
秦虎左右环顾,发现车轮下面放着一根顶端削尖了的木棍,两米长,手柄处很粗,越往上越细。
越看越像是一种武器。
木枪,这可是炮灰兵的标志性建筑啊。
“靠近点,再靠近点……”几个呼吸之后,秦虎已经确定了自己没有看错。
对方可能是敌人的侦察兵,放在这年代叫做斥候,他们正试图进入营寨,进行侦查。
当然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顺便投个毒,放个火,或者执行个斩首行动啥的。
“一二三……”
他和秦安趴在地上一动不动,直到此时,他突然跳起来,把木枪当做标枪投掷了出去。
“噗!”
斥候是不可能穿铠甲的,因为行动不便,所以这一枪,直接洞穿了他的胸膛。
跟着秦虎提起属于秦安的木枪,跳出车辕,拼命的向反方向追去。
为了情报的可靠性,斥候之间要求相互监视,不允许单独行动,所以最少是两名。
没有几下,秦虎又把一道黑色的影子扑倒在地上。
而后拿着木枪勒到他的脖子上,嘎巴一声脆响,那人的脑袋低垂了下来。
“呼呼,呼呼!”秦虎大汗淋漓,差点虚脱,躺在地上大口喘气,这副身体实在是太虚弱了。
就说刚刚扭断敌人的脖子,放在以前只用双手就行,可刚才他还要借助木枪的力量。
“秦安,过来,帮我搜身。”
秦虎熟悉战场规则,他必须在最快的时间内,把这两个家伙身上所有的战利品收起来。
“两把匕首,两把横刀,水准仪,七八两碎银子,两个粮食袋,斥候五方旗,水壶,两套棉衣,两个锅盔,腌肉……”
“秦安,兄弟,快,快,快吃东西,你有救了……”
秦虎颤抖着从粮食袋里抓了一把炒豆子塞进秦安的嘴里,而后给他灌水,又把缴获的棉衣给他穿上。
天还没亮,秦虎赶在换班的哨兵没来之前,砍下了斥候的脑袋,拎着走进了什长的营寨,把昨天的事情禀报了一遍。
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别人冒功,他知道自己现在身处何种环境。
“一颗人头三十两银子,你小子发财了。”
什长名叫高达,是个身高马大,体型健壮,长着络腮胡子的壮汉。
刚开始的时候,他根本不信,直到他看到了秦虎缴获的战利品,以及两具尸体。
此刻他的眼神里面充满了羡慕嫉妒恨的神色。
“不是我发财,是大家发财,这是咱们十个人一起的功劳。”
新
第135章 导演五岁大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