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所说的一颗星摇摇欲坠固然没错,但是当一封信送到曹操面前的时候,曹操不得不怀疑司马懿的说法。
这份信严格来说是一封邀请函,邀请函是曹操亲自书写的。
他不仅邀请了曹操,还邀请了很多国家的帝王。
不只是六国首领,还有一些小国的首领,比如西凉王马超。
……
“禹皇寄来的信?”
刘安看着司马徽手中的信有些不知所措。
普天之下他最不愿意打交道的人就是禹皇,虽然现在大汉的实力已经十倍于之前,但是禹皇当日的威慑依旧存在于刘安心中。
刘安并不觉得自己现在的实力已经达到了可以震慑天下的地步。
如果达不到震慑天下的地步,那和禹皇比起来自然就差了很多。
禹皇的信上并没有什么多余的突然,只有独属于禹皇的印章还有禹皇亲自签下的名字。
刘安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冷静下来,然后把这份信拆开。
刘安看完信中的内容后,皱起眉头有些犯难。
“陛下,信中所写是?”
司马徽问,刘安就把信递给司马徽。
信中除了一些客套话以外,主要的内容便是,禹皇准备为自己三女儿举行一场比武招亲的仪式,想要让刘安帮忙宣传一下。
另外,这场仪式将在一个月后于大夏薪火宫中举行,希望刘安可以亲自到场。
同样在邀请之列的,还有大小国家十余个。
“你觉得,禹皇究竟是想干什么?”刘安觉得禹皇绝对不是单纯的想要比武招亲。
他一定别有深意。
“陛下,无论禹皇有什么目的,我们能够做到,就只是前往薪火宫,按照禹皇的要求参加这场比武招亲的仪式。”
“还请陛下放心,按照禹皇一贯的作风,他不可能借机刺杀我们,因为和平在禹皇的心中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
司马懿说出自己的意见。
的确,无论禹皇有什么心思,刘安能做的都只是按照禹皇的要求来。
否则的话,他就将成为出头鸟,成为承受禹皇怒火的人。
“既然如此,你便向天下发布召令,选一个人武艺高强之人前去大夏参加比武招亲。”
“我们只有十天的时间。”
司马徽领命,立刻着手去办这件事。
从汉京前往到达薪火宫就需要二十天的时间的,这还是因为的汉京距离薪火宫比较近,而像契丹、后金这些国家想要到达薪火宫,就必须即刻启程,而且快马加鞭才可以。
十天的时间想要从全国搜寻武艺高强之辈参与比武招亲简直是痴心妄想,所以司马徽决定,从军营当中筛选,所以有意向参与的人都可以。
于是十天的时间紧赶慢赶,终于是选出来一个人。
这个人叫做关长生,此人不过是飞彪营当中的一个马弓手,谁也没有想到他竟然能够在战场比试当中脱颖而出。
据说参加这场比试的还有不少大将,其中就有刘安的一员大将,徐达。
徐达被誉为明朝第一名将,无论是其谋略还是武艺都是达到了一个顶点。
所以徐达出手的时候,人们都认为徐达必定会取得第一名。
但偏偏这个关长生就像是一匹黑马,竟然把徐达都给击败了。
对此,刘安也是给予徐达安慰。
徐达的武艺固然高强,但是他真正擅长的领域在于统兵作战,所以他依旧还是大汉的猛将,不是一场比试就能够将他地位拉低的。
安慰了徐达,刘安去见这个关长生。
关长生留着长长的胡须,随风飘扬,颇有几分大将风范。
最让刘安感到动心的是,关长生在看到自己的时候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失态,手中宝刀一横,向刘安作揖。
要知道,关长生现在的身份不过只是一个马弓手,他见到帝王竟然如此波澜不惊,实在是惊为天人。
“关长生,既然你愿意参加这场比武招亲,那么明日你便随我启程出发吧!”
刘安对这个关长生感到非常满意。
“陛下,比武招亲并非关某人本意,只是希望借此机会,会见天下群雄,一睹帝王风采!”关长生声音铿锵。
“哦?此话何意?”
“关某人自幼读书,对大场面有着非常强烈的好奇心,然出生至此未遇伯乐,只能泯然众人。现机会出现,关某人自当接竭尽全力,定要去见识一番!”
听了关长生的豪言壮语,刘安对他是愈发感兴趣。
他现在觉得,没有亲眼看看关长生和徐达之间的一战是自己的遗憾。
“这次薪火宫之行,你就跟在朕身侧,朕带你去渐渐大场面!”
留下这样一句话,刘安转身离开。
翌日,刘安出宫之时关长生早早地就候在了宫外。
此行刘安前往大夏国是受到禹皇的邀请,所以带的人自然是不能多,最多就是一个使节团的人数。
经过思索后,刘安决定让卫青留在大汉,如果在自己发生什么意外,有司马徽和卫青两人,一文一武,堪比当初的廉颇和蔺相如,大汉也能够维持正常的运转。
至于自己身边,则带着庞统和徐达,另外有武艺高于徐达的关长生。
除此之外,刘安还去找陶成道要了一些小型的护身火器。
这些小型护身火器制作起来非常麻烦,所以想要人手一个是非常困难的。
刘安亲自出面这才要到了十枚。
不过有了这十枚已经可以给刘安的生命安全带来极大保障了。
准备好这一切之后,刘安就启程前去大夏薪火宫了。
“陛下,一路顺风!”
武媚带着朝中文武亲自为刘安送行,刘安潇洒的一挥手,然后乘着龙辇向大夏方向走去。
在十几年前,禹皇曾经组织过一次类似的活动。
那一次是七国会议,而这一次是比武招亲,一样的是,这两次都是需要七国的最高首领,也就是帝王亲自到来的。
整个天罡大陆,也就只有禹皇能够拥有这样的面子。
不一样的是,上一次参加七国会议的李渊和刘邦都已经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