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此同时。
皇太极也开始召见代善他们。
至于儿女情长的事情,还是放在最后处理,没了大清,再多的儿女情长,都不过是辽东的雪花,遇到太阳,就会融化。
这一点,皇太极分的很清楚。
与会的人员很少,都是很有权势的贝勒,一位蒙古八旗和汉八旗的人员都没有。
“朕决定,还是先放开一点关于儒学的规定。”
接着又说了种种的好处,闭口不提他一开始面对杜度是的震惊,脱口而出的那些话。
经过了深思熟虑。
在场的人,都是聪明人中的聪明人。
关于仁义礼智信这一些东西,他们还是很认可的,毕竟刀子在他们手中握着,一旦返现道理讲不通了。
还是可以回到干掉有理的那一个。
这样的话,死去的肯定就是没理的那一个。
只要他们这些最高层次的贝勒们不糊涂,那么这样的儒学,还真的可以让大清走向盛世。
不是别人的盛世。
而是他们满人的盛世。
事实上,在原本的历史轨迹当中,他们真的做到了,有许多研究儒学的人发现,儒学的最顶峰时期,居然真的就是大清统治的时期。
不能不说是一种讽刺。
汉人弄出来的学问,却把汉人自己的手脚给绑了起来,还要给别人做牛做马,必要的时候还得试试刀子利不利。
只要朝堂上的汉臣数量过多的话,一场“文-字-狱”就能够铲除不少的隐患,还是很正大光明的那种。
就算有人怀疑又怎样?
一次微服私访,再来一个“因言获罪”,那就齐活了。
谁还敢叽叽歪歪,真不要命了不成?
况且在这种学问的禁锢之下,还会有多少人想得起来,反抗是什么样的滋味?
用汉人自己的手段,来对付汉人。
只要刀子拿到够稳,那他们就一定会是安全的,几十万人奴役几千万人也不再是一种梦想。
而是成了一种可见,可行的手段。
“怎么保证,咱们满人不会受到这种学问的侵蚀?”
代善还是有点担忧。
他还真怕被这样的学问给同化了,生出不必要的怜悯。
“咱们有自己的文字,自己的语言,只要这两样不丢失,谁能够堕落了下去?”
皇太极经过了慎重的考虑,觉得这个办法可行,隐患也有,可不能因噎废食啊。
“皇上,臣觉得,还是再观察一阵子,汉八旗的状况字说,那些文人玩的套路,咱们可不是对手,别忘了当年强极一时的元朝是怎么没的。”
杜度觉得还是再谨慎一点为好。
免得看起来是肥肉,可吃到肚子里要了小命,可不是在开玩笑。
提起大元,就想到了林丹汗。
曾经盛极一时的“成吉思汗”,也被自己的不孝子孙们给玩的灰飞烟灭,不能不说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蒙古人就是下手不够狠,这一点咱们要时刻谨记,只要能够威胁到大清的所有东西,都要销毁。”
皇太极有着明确的认识。
直到真的能够因为卧薪尝胆,最后一举拿下了整个大明,最先要做的就是拆掉大明建设的道院。
然后销毁一切关于火器的技术和工匠。
只要学会之乎者也就好,耍嘴皮子就行。
不需要他们去东征西讨,打仗有他们这些铁骑和神射手就行,汉人就老老实实的做奴才,多种出一点粮食比什么都强。
“可要是下手狠了,那些汉人们法抗怎么办?”
杜度还是有些忧虑。
让他打仗没问题,讨论这种建设性的话题,总是说不到点子上。
“你见过草原上那一只羊懂得反抗?刀子不落在他们的身上,朕相信他们连叫一声都懒得开口。”
为了自己的千秋霸业。
皇太极也是豁出去赌一把了。
“那咱们现在要怎么做?”
代善沉默而来一下,算是认同了皇太极的说法。
“大明的开国皇帝是怎么做的,咱们就怎么做。”
皇太极看到代善若有所思,而杜度,阿济格,萨哈廉等人却是一脸的茫然。
都是只会打仗不懂得读书的人。
不由的开口解释道:“深挖洞,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
他却不知道,就这十二个字,几乎贯穿了整个这片土地上的历史,可谓是深蕴最具特色的智慧。
读懂它,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明白其中的道理,就一定是最有智慧的人。
(本章未完,请翻页)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中原逐鹿,得中原者得天下,这十二字方针帮助刘邦与项羽的斗争走到了最后。
一直到元朝末年,朱升(初为官,后隐士,后为朱元璋的谋士,进朝为官)给朱元璋提出的九字真言也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虽然少了三个字,可大概的意思却是相同的。
只能说,历史很有趣,然而任命从历史中学到的,却从来都会被遗忘,或许是不是遗忘。
而是不愿意去正视。
“那就这么办,就怕大明的小皇帝崇祯不肯给咱们机会。”
这一次杜度他们算是听懂了。
连称臣的规矩,一时间也给忘了,实在是这十二个字,表达出来的意思实在是太丰富了一些。
之前联手林丹汗,一个攻打大明的居庸关,一个攻打大明的马兰峪。
那都是待时而动,掐的时间点也很不错,正是湖广受灾的时候,可他们算失误的就只有一样。
那就是大明的火枪,比以前更加厉害了。
要不然这一次出征,鹿死谁手,还真的很难说的清楚。
“那就想尽办法,让大明的小皇帝崇祯,给咱们机会。”
皇太极知道,此时大清存在下去,才有后来的机会,要是大清没了,什么样的想法也都会没了。
这也是他回到了盛京之后,一个人坐在御书房,想了好久才想明白的一个道理。
他手上的两旗损失惨重,而没有人威胁他退位,就已经说明了,大清需要的是一个稳定的大清,只有继续团结起来,才有肉吃。
要不然一定会被逃散在四周的蒙古狼崽子们,给逐个击破,成为别人手下的奴隶。
做过主人的人,是永远也不想回到做奴隶的日子当中去的。
“这个还得那些原来大明的那些大臣们最清楚不过。”
代善建议道。
接下来就是一场针对崇祯的喜好的计划,就这么开始了。
一开始流传出去的,禁止传播儒学的话,也因此而仿佛是一片落叶一样,被风吹过之后,就了无痕迹。
**
天空澄碧,纤尘不染,远山含黛,和风送暖。
澄碧的天空中,烈日炎炎。
远山也在扭曲的视线当中,看起来更加显得虚幻,仿佛就是一张山水画,随着观赏的人抖动,而颤抖不止。
至于和风送暖。
那真的就是很暖和的样子。
只是在八月最末端,没有人喜欢这样的天气,就连还在庄稼地里的农民也不例外。
按理说,这个时间点,应该是快要丰收的时候。
可炎热的天气,一样会让干旱的田地,减产不少的粮食,能够高兴的起来就算是怪事了。
好在这样的年景,已经持续了好多年,人们都早已经习惯了。
除了唉声叹气几声之外,那还能够做出点别的事情?
也就最近几年,朝廷的做法深入人心,一条条的政令下来,最起码罪业没有听说,那个地方饿死人了。
京师的百姓们很淡定。
不止百姓,那些有钱人也一样淡定,稳定的生活环境,是能够稳定人心的。
随着王家戏园子的开业。
虽然只有第一天免费,可之后的生意就再也没有断过,大有越来越好的架势。
弄得很多有钱人,也琢磨着是不是在京师开办一个戏园子赚钱。
不过在打听了一下,需要花费的开支之后,不少人就开始退却了,实在是太多了一点,和收入完全不成正比。
一旦亏本,就是血本无归。
这一天是戏园子开业的第三天。
一大早就有人前来排队买票,然而却被告知,今日的戏园子座位,已经被人全部包了。
“那个有钱人这么阔气?”
“就是,三百多个座位,还有二十多个雅间,这得多少金元啊?”
“你自己算,一个座位一个银元,一个雅间就是三十个银元,你觉得会话多少钱?”
有觉得自己数算好的,立刻就在心中默默的算了起来。
“大概在十个金元左右。”
其中也有人为了更快的说出答案,用了一个大概,虽不准确,可也差不多。
一旦从银元上升到了金元。
那就不是一个小数目。
“这么贵?什么时候能够便宜下来,让咱们来百姓也能够舍得花钱看戏?”
其中经历了第一天免费的看戏。
许多都是来到这里的平民百姓,随后的戏票价格高昂的让他们望而却步,只能在外面,站在门口听听你面传出来的声音。
(本章未完,请翻页)
断断续续的,却更是让人抓耳挠腮,心痒难耐。
也有消息灵通的,立刻接话道:“快了,据说皇上为了让百姓们也能够看上戏曲,专门在各县都建设了戏院,戏票也不是很贵,就是环境肯定没有人家王家戏园子好。”
“哎,还是皇上对咱们老百姓好,不过你具体说说,皇家戏院什么时候开业,我必定贡献一点微不足道的钱财。”
有戏迷立刻问道。
多数人,因为买不到票,也好奇的听着这些小道消息。
在京师脚下,小道消息哪怕是再离谱,也都是很有价值的。
能够第一时间知道的人,并且看出了其中的好处,那可都发财了。
“就怕戏票的价格依然很高,买不起啊。”
也有人大煞风景的说道。
“皇上肯定不会弄那种,让百姓们看不起的戏票,不过想来也不会很便宜。”
另有人反驳了一句。
其他人正想,接着讨论。
不然看到一群巡捕列队走了过来,清理街道,只是打出了牌子,上面写着“回避”两字。
已经熟悉了京师某些规矩的人,瞬间就知道是有大人物要经过这。
然而接下来,却又看到,巡捕们的路线正是戏园子。
瞬间就是一阵哗然。
原来包下了整个戏园子的人,居然是当朝大员,要知道现在的京师,可是很少有人会打着“回避”这样的旗号,走在街道上。
一个需要身份地位。
另一个就是,大明现在的朝堂,相当的寒酸,根本就没有多少,有这种特权的大臣。
平时出门的时候,也都是特殊的马车,早就被京师的百姓们熟识了,见到那样的马车,都会远远的避开。
根本就用不上这样的器物。
人群散开。
等到周围没有了闲杂人等,不大一会,就有好几辆马车停在了戏园子的门口。
最先下来的就是周玉凤周皇后,接着从马车的门口接过小朱慈烺,然后就是张嫣了,两人同乘一车。
“这里就是王家的戏园子?”
张嫣好奇的看了看,发现门口的布局很有意思,看起来简朴,却在简朴当中蕴藏着奢华。
一块巨大的琉璃塑像蹲在从门口看到的第一眼的位置。
能够从琉璃厂,订购道这样的一块巨大琉璃像,除了要花费不少的钱财之外,还得要有特殊的权利才行。
小朱慈烺对于别的东西不是很在意,可这么大的琉璃像,在皇宫之中也没有。
欢喜的伸着两只小手,咿咿呀呀的想要拿到,却怎么也够不着。
“呦,原来小太子也会唱戏。”
张嫣调侃了一句,随即打量的一下里面的塑像道:“这个是谁的塑像?”
“杨玉环的,像不像?”
后面的马车上,跳下来了一个女孩子,正是王盈,而这个塑像也是出自她的手中。
作为戏院,也就是梨园的祖师爷,本来李隆基最适合放在这里,可王盈看不上他,反而选了一个四大美人之一的杨玉环。
“我们也没见过,不过这一身华丽的衣服,是唐装没错,就是这人怎么有点胖?”
此时大明的风气,早就过了以肥为美的阶段。
瘦下来才是最美的。
所以对于杨玉环的塑像,根本就看不出来美在那些地方。
“时代不同,欣赏美的角度也就不同,在唐朝时期,这样的美人算是人间绝色,可在大明就不是了。”
崇祯走在了最后。
他是和王盈他们一起从道院来的,出发的时间慢了一点,不如从皇宫出来的两位皇后快。
随后就是李长庚他们,落在最后面的则是高桂英和柳如是。
“那后来人,为何依旧把她们评价为美人?”
张嫣不服气,论美色,她还能底上杨玉环一筹不成?
在某些方面,女人还是有点不讲道理的。
“因为她们对当时整个唐朝的影响,一首《长恨歌》就足以说明问题了,不然你们以为是凭什么?”
崇祯无奈的解释道。
美色只是其中一点,历史上的美人简直不要太多,可能够被归类于四大美人的行列,也就只有这么几个。
“那你给我说说,貂蝉又是怎么回事?她难道也对大汉做出了贡献?”
张嫣眉头一挑,回头质问道:“你可不要告诉我,历史上还真的有貂蝉这个人?”
崇祯无语。
忽然他都想要把写《三国演义》的那个人拉起来鞭尸,写什么不好,你写一个历史上没有的人,这让他如何去解释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