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玉章的回信也很快被送回来了。
老相国终日繁忙,第二封回信写得惜字如金,只有几个字“知道了”,却又特意提了一句:萧文明已到京城,我已知之,他是陪你来考试的,叫他万事谨慎,不可惹事生非,有什么正事,也等会试、殿试结束以后再说。
看样子萧文明的行踪还是被卫玉章发觉了。
不过这也难怪,卫玉章再洛阳城里耳目通天,京城内发生的大小事情,哪一件事能瞒得过他的?而萧文明又是个惹眼的人物,恐怕他刚刚跨入京城的大门,就被无数双眼睛盯上了。
距离会试不过十天的时间,这点时间萧文明还是能忍的,并且他此次进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光是为了讨伐高丽做准备而采购一些只能在京城里采购到的货物,就把他忙得不可开交。
七天之后,京城内外果然贴出告示,要在京准备迎考的考生于三天后到皇城门外集中,等待验明正身、检查随身携带物品之后,便要由御林军护送——其实也可以说是押送着——前往贡院进行考试。
恰巧萧文明正瞥见御林军中有一张熟悉的面孔,便高声喊道:“嘿!那边那位小将军,今天怎么是你在这儿办差?”
科举考试、抡才大典,乃是天下最重要的事务,甚至要比寻常的边界争端更加重要,办理这样的差事,谁还敢在自己面前嬉皮笑脸的?
那位御林军的军官循着声音,扭头望去,脸上甚至带上了一层愠色,可一看见是萧文明在叫他,愠色顿时消去而挂上了笑意:“哟!原来是萧爵爷在这里。今天是我当差,全靠着爵爷美言几句,皇上才没有治我的罪,还派了我这样重要的差事。”
这人原本是挺倒霉的。
恰巧萧文明要处理《百官行记》的那一天,他正好在宫门里当职,让萧文明在眼皮子底下把《百官行记》那么重要的物证烧了个干干净净,犯了这么大的罪过,只要皇帝嘴皮一松,就能把他问成死罪。
不过萧文明对他还是有几分歉意,便特意替他开脱了几句,还说他其实是忠于职守——不但无罪,而且有功——这才让皇帝转怒为喜,虽然没有给他升官,倒也在心里给这位平时并不出彩的小军官记上了一笔。
萧文明算是他半个恩人,说话自然也随便一些:“那就恭喜将军了。我是送我的朋友温伯明先生过来港口的,还请将军小心关照。”
“那是!那是!末将心里有数了!”
查验考生的身份,防止他们夹带作弊,是一件责任重大的事物,每一位参加考试的考生都要有至少三名御林军的军官进行检查,并且检查过后要逐一在一张纸上签上自己的名字,考生进贡院的时候便会将这张纸收走。
万一哪个被检查了的考生,最终还是发现夹带了东西进去,那就要追究执行检查的御林军军官的责任。
而这责任追究起来自然也不轻,若是疏忽大意还算好,可要是被查出来是故意为之,被砍头也绝不冤枉。
因此重任在肩,御林军检查的时候就格外地仔细认真,搜身、掏裆一样也不能少,就连随身带的笔也都恨不得砸碎了掰开来检查一下。
对于那些人长得不是特别乖巧,看上去就有作弊嫌疑的举人,御林军把他送到宫门内的小屋子里,按照所谓的“大规矩”脱光了检查。
这或许是那些读书人一辈子里,最尴尬和最羞耻的时候了。
不过既然有了萧文明的关照,那么对于温伯明就没人敢动粗,由那位将军亲自出面,略略问一下身份,翻看一下随身携带的物品也就过关了。
虽说温伯明才华在身,是绝对不可能、也不屑于作弊的,但是少被御林军训几句,对心态上的帮助也是不小的,也有助于他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华。
而其他考生看到温伯明这样的待遇,都忍不住投来羡慕的眼光——虽说科举考试乃是大齐朝内外最公平的一项制度,设立了各式各样防作弊的制度,但是总也有人可以在没有路的地方走路出来。
先不说作弊的问题,各种传说当中的请托、保举、预定门生总是不绝于耳,一看这个温伯明居然手眼通天,连御林军都能搞得定,一众举人心里似乎都有了数——看来这个姓温的今年是一定能够金榜题名的。
他们哪里知道,在这场科举考试中,其实他们看到的萧文明对他的关照是最没用的,他卫玉章关门弟子的身份才是最重要的!
要知道金科的主考官也是卫玉章的弟子,温伯明的身份和他平起平坐,属于师兄弟关系,自己的师弟、师傅的亲传弟子的文章要是都不取,还能取谁的?
叫高高在上的主考官大人,怎么在卫玉章面前交代的过去?
参加会试的举人有三四百人,御林军分成几组逐一检查,也花了一个多时辰才检查完毕,还真的查出了五六个夹带作弊的举人。
事后萧文明向那御林军的军官打听才知道,他们夹带的也就是那些用极小的字抄写的圣人语录,豆腐大小的一块能抄写上万个字,也真算是巧夺天工了,要是真有这个闲工夫,把抄书的时间用来背诵习作,那哪还用得着这些玩意儿?
程序执行完毕,举人们便在御林军的押送之下赶赴贡院,参加这一场这辈子而言极端重要的考试。
送考的人送到这里也就可以了,然而萧文明却同苏舜钦、董婉青、戴松等人一直跟着队伍,送到了贡院门口。
照例这也是不被允许的,然而萧文明的身份摆在这里,又有好人缘,御林军也就没有驱赶。
把举人送进了贡院,那么御林军的责任到此刻也就结束了。
迈过了贡院那一道俗称叫做“龙门”的门槛,那么举人们是好是坏、是生是死就全都由礼部负责,同御林军没有瓜葛。
执行完了这一件虽不困难却责任重大的任务,那御林军的军官总算是松了口气,扭过头来又走到萧文明面前说道:“爵爷,温先生已经送进贡院了,在下任务已经了结,爵爷也可回去,按规矩会是得考三天,等三天以后爵爷再来此处接先生不迟。”
“啊,这事儿不用你管,我自然知道,你忙你的去吧!”
萧文明并没有离开,而是就在公园门口包下了一间茶楼,同苏舜钦、戴松、董婉青以及宋星遥等人一同饮茶说话,似乎完全没有回去的意思。
楼里茶水糕点一应俱全,几人一边吃喝,一边谈地,不觉时间过得很快,眨眼间太阳就已经落山了。
又在店里用过晚饭,茶楼的老板怯生生走上前来:“几位贵客,我们这茶楼今天要关门打烊了,几位是不是也要回去,等明日一早再来关照小店的生意?”
萧文明心情尚好,便打趣地说道:“老板是不是怕我们没钱付账?没事,钱我先付清,不过要请掌柜的多呆些时间,我在这里等一位朋友。”
说着萧文明便在衣兜里摸索。
那掌柜的沉吟道:“等人啊,这位贵客的朋友可有个准点,要是没有,就这么一直等下去也不是办法啊。”
“有准点!有准点!他不出意料马上就该来了。”萧文明一边说一边从兜子里掏出两锭银元宝,加起来正好是十两重,沉甸甸地放在桌上,“掌柜的你就多等会儿吧。”
贡院是京城洛阳里一个颇为热闹的地方,可这一间茶馆规模不大,因此生意其实一般,一个月的进项也就二十两银子不到,除去开销和成本,能赚到手的撑死了不过五两上下。
而萧文明这一出手就是十两银子,相当于掌柜的两个月的利润,而且要拿到这笔钱,只需要再多坚持一会儿,不打烊就可以了。
茶馆老板顿时兴高采烈,可摸着银子却觉得手烫:“这位老爷是在等朋友考完出闱吧?小人,还有小人的爹、小人的爷爷,在这里开了三十多年茶馆了,进进出出的考生见了不知多少。考试三天考完,要不是有得了病被抬出来的,写得再快,也总得两天才能考完呢……”
“两天就两天呗,我付两天的钱不就罢了?”说着,萧文明又扔了五两银子给他。
又得到一份钱的掌柜赶紧闭住了嘴巴,赶紧派人沏了一壶新茶,又让自己的老婆、女儿亲手做几样糕点,又他亲自端上来,请萧文明品尝,说着自己便又退下了。
就这样又过了小半个时辰,茶馆外的几声梆子声响进入了萧文明的耳中,在提醒他:此刻已快到子夜时分。
正在这时,贡院门口被推开了一条小缝,从门里走出了一个读书人,神态中略微带了几分疲惫,果然就是昨天一早便进了贡院的温伯明。
萧文明见温伯明出来了,立刻迎出了店门,招呼着说道:“温先生,来,我们都在这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