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凉王朝延续数百年,自有威名震于海外,即使是南海之民,也有敬畏之心。
而且,他们跟中原间的往来更少,也因此,他们对于大凉王朝现在的乱局感受不深,反而没有动摇这种内心的敬畏感。
听到大凉王朝竟然已经出兵至荆州,而且在他们得到最新消息之前,就已经灭掉了荆州当地的诸侯,更加让他们震憾。
“大凉王朝正是大凉王朝啊。”
大汉感叹了一番,旋即又喜又忧地道:“假如我们能得到大凉王朝之助,区区交州郑氏,根本不是我们的对手!但是,中原人一向看不起我们海上的人,更何况大凉王朝乃是中原正统,只怕他们的眼里只有中原富饶之地吧……”
大汉心情激动,喜的是他们原来的“计划”是行得通的,忧的则是期望中的“帮手”似乎太高高在上了,他们未必能高攀得起啊。
所以,大汉也露出了更多的信息。
项阳看到对方果然有意联合,微笑道:“大凉朝廷乃是天下共主,所谓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只要你们愿意投向朝廷,还怕朝廷不帮忙?说不定最后还能得到一个封赏呢?”
大汉叹道:“那感情好,但是人家高高在上的,说不定我们想投向大凉王朝,人家也看不上呢?嗯?莫非阁下有什么门路,能攀得上大凉王朝?”
大汉有些迟疑地看着项阳。
最开始,他们只是想要从项阳等人身上搞清楚中原的情报,现在他才仔细留意对方的穿着,发现他们的衣料不错,而且举止行态也非常人。
现在回想起来,刚刚他们被这么多的族人包围,好像也没有半分慌张之色,这种举动可不像是商人,反倒像是经历过战场的将军。
项阳淡淡地道:“门路自然是有的,我们之中就有朝廷特使!只要特使点头,你们说大凉是否接受你们的投靠?”
“什么!”
大汉猛地一惊,赶紧把项阳的话翻译给同伴们听。
三女同时抿嘴一笑。
陛下的说法是没有问题的,按理说,楚清清楚媛和孙月影都算得上是朝廷特使,只不过陛下故意隐瞒了最重要的消息。
在他们的队伍之中,有一件大凉皇帝呢!
项阳的话术不仅于此,他还成功地引导了对方的思考。
按对方所说的意图,他们应该是跟交州郑氏敌对关系,所以希望得到中原势力的“支持”,以地理而论,自然是荆州与扬州的大诸侯。
不过,看他们对徐凌风的态度非常微妙,所以大凉军与之联合势在必行。
但是!
这本来不意味着对方必须要“投靠”大凉王朝,向朝廷称臣。双方联合本来有多种方式的。
但是,由于巨大的“惊喜”,再加上项阳的成功引导以及大凉王朝的正统地位,这些南海之民自然而然地觉得,要得到大凉王朝的支持,他们就必须要投靠大凉王朝才行。
当然,项阳的策略也
(本章未完,请翻页)
有些冒险。
他们对于这帮人的情报太少。
假如说,这帮南海之民并没有被逼到无可选择的份儿上,或者他们属于极度自傲的部族,那项阳的说法可能起到相反的效果。
对于前一种可能,项阳还是有不小的把握——假如不是被逼得狠了,南海之民绝对不可能深入到这边的大山深处!
最后,大汉又等来了几位重要人物,其中一部分同样会说大凉话,经过了商议之后,他们总算达成一致。
大汉主动站了出来:“几位,我们已经商议过了,愿意向大凉称臣,只要能打败交州郑氏,我等永世不会背叛。”
“只不过,几位突然经过交州,口说自己乃是大凉朝廷的特使,我等要如何相信?”
他们还是远离中原,并不懂得规矩,或者是太直实。
“假如”打败了郑氏就不会背叛,那岂不是暗含着无法打败郑氏,他们会另投他主?哪有这么跟朝廷许诺的?
项阳也是无奈,也不能因为人家说话太直实就降罪吧?
楚清清站了出来,也装作没有听到他的前半句“口误”,直接答道:“很简单,我等只要回到荆州,朝廷立即就会下达旨意对你们的部族进行封赏,并商量对付郑氏的具体细节。”
“你们只有接到朝廷封赏之后,才算是朝廷的臣子,并配合朝廷旨意行动,在此之前不需要做任何事情,自然也不用怕我们是假的啦。”
懂得大凉话的几位首领都不由得点了点头,虽然未能完全取信,但也算释去他们的疑虑。
项阳心中一动:“其实还有更快的验证办法。”
“我等本就是针对南疆而来,你们的目标也是交州郑氏,既然天意让我们撞到一起,那就是要做出一翻大事情!”
“只要你们愿意听从我们的计划,现在就能重创交州军,达到你们上岸的目的,同时我们也能在朝廷之中立下大功,皆得其利,如何?”
众首领眼前一亮,感觉项阳的主意更好。
对方看起来就不是好惹的,现在自己承认乃是大凉特使,更让他们肯定这些人上过战场,说不定还是大凉军的大将。
南疆之人,本就对于男女之别看得很轻,女子也有上战场当首领的,南海之岛就更不用说了,对于楚清清等人并无轻视。
他们觉得项阳等人既然是专门针对郑氏而来,自然有对付他们的办法,不妨先按他们的计划行事。
最重要的是,他们要指挥自己等人行动,必定要跟众部族战士在一起,也就不需要担心这些人瞎出主意之后偷偷开溜。
假如在行动过程中,发现他们有什么不对,根本不是大凉的使者,随时可以取他们的性命。
几个首领又一合计,非常爽快地答应了项阳的计划,唯一的要求是,要将项阳等人分开。
出谋划策的项阳与楚清清跟他们的首领们在一起,孙月影等人另行安排,但大汉保证不会为难她们。
这也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
正常的防范手段,项阳稍一撇眼神儿,一旁的楚媛对他缓缓点了点头。
有楚媛跟他们在一起,再加上楚家的几位好手,对方即使人多势众,想要无声无息地解决掉他们也是绝不可能的。
项阳不动声色地通过各种话术占据了主动的位置,他们显露出的见识与谈吐,使得南海众人不自觉地以他为中心,听从他的各种安排,同时也服气于他的指挥。
这带给项阳极大的便利,比如说他可以轻松地从南海部众们的口中搞清楚,他们从登岸到现在与交州军的战事情况,交州军的战力判断,兵力分配,南海郡的防卫情况以及……项阳本人最在意的稻米情报!
没错!
他们终于从南海部众的口中得知了稻米的存在。
一切都如项阳所料,在这个世界也存在着稻米这种作物。在南海之地,甚至包括交州的部分地区,都有稻米生长,而且产量非常不错,达到一年两熟的地步。
据那个名叫葛那夫的大汉所述,他们的百姓都不需要专门地耕种,只要在合适的地里把稻米一撒,然后睡着大觉就能等到完全成熟。
当然了,此时的稻米还没有经过任何的品种改良,完全就是野生野长,在口感和香味上肯定不能跟项阳穿越前的时代相比。
不过对于大凉的百姓们来说,能填饱肚子就是最重要的,就是好粮食。最多在往中原推广的时候,需要花费些精力和时间来改变他们的饮食习惯。
楚清清则在旁边听得目瞪口呆,没想到这世上真的有稻米这样的作物啊,陛下执意往南探寻是有意义的呀。
只不过,陛下不是一直生活在北方吗?刚刚才领军南下进攻荆州,而且也就打到江陵一线为止。
楚清清到现在都搞不懂陛下是怎么知道要南下寻找稻米的。
项阳心中最惦记的事情终于有了确实的消息,那就先放到一边,专心思考怎么对付交州军,怎么打上一场胜仗坚定双方的合作关系。
除了葛那夫等少数人之外,多数南海部众却对于直接击败交州郑氏抱着极为悲观的态度——大凉朝廷如果派来一支大军,那就另当别论了。
既是因为之前他们已经跟交州军交过手,吃了大败仗,也因为他们已经认识到,在交州地域内,郑家太强大了。
郑氏当初为何被逼南迁很难知晓,不过他们南迁已经长达百年以上的时间,扎根很深,与许多的家族结姻,影响力非常大。
自从郑家打败了交州本土的各个诸侯,成为交州之霸,他们隐藏在水面之下的影响力瞬间能发挥最大的作用,让郑家得以快速稳固他们的统治,化解潜在的矛盾。
现在在南疆,只有极少数的山中部族对郑家采取仇视对的态度,大部分部族要么与之友善要么互不侵犯,根本不能指望他们来反抗郑家。
所以,将来大凉军要平定交州,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最多能得到少量的部族与南海部众作为助翼,作战难度绝对不会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