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一章;
谋将宋祯焕不紧不慢的诉说着他们师兄弟七人查看了九天的敌情;
“末将等人查看一遍后,总结出来一个问题,几乎所有边城都是防守的十分严谨,唯独李钰驻守的马邑城,表面上也很规矩,可是实际上,只要观察的详细就会发现,马邑城上的守军虽然也有很多,可是他们从来不曾换值。”
终于说到了夷男一直计划执行的地方了,夷男快速点头,然后看了看不远处一个大首领。
后者赶紧站起来发言;
“宋帅有所不知,那李钰来驻守边城居然还是以前那种样子,嚣张跋扈不说,还是带着一群美貌女人,四处跑着去游玩。”
“他仗着自己的身份地位,不把别人放在眼里,不把守城的事放在眼里,实际上,他根本不在马邑城里。”
“他从长安城里出来后,带着两卫多的大军保护着他和一群女人,一路游山玩水的看风景,日子过得美滋滋。”
“来到边城后,他也就是进去应付了七八天,他那些女人们都在城外安营扎寨,嫌弃马邑城里脏乱差,只等着他去城里应付几天后,又带着那些美貌女人们去了别处,这会儿距离马鹿邑城都有三百六十多里远。”
说话的大首领,连比带说的,生怕别人不相信,说完还暗示另一个大首领,帮衬几句。
后者领悟了意思,立刻接过了话茬子;
“表面看,马邑城上的兵卒的确不少,甚至还比同样大小的其他几个城的守军还要多出来一些,实际上可不是这样的。”
“我们也派人日夜紧盯着,一直盯到现在,连上头的守军,孩子们都看熟悉记住了他们的样子。”
“实际上留下驻守马邑城的兵卒只有五千六百四十二个,下头的孩子们数了几百次都是这个数,我不放心,也亲自去盯了十六天,果然还是这个数,一个不多,一个不少。”
两人说完还互相看了彼此一眼,又点了点头,另一个首领也跟着站了起来;
“我手下有一批孩子,负责给大汗打探军情,我们打听到的是,马邑城里只有六千守军,其他的一万多人都跟在李钰的身边保护他的安全。”
“毕竟边关这里聚会了几十万人,他小心一些也很正常。”
“不错,由此看来,剩下的那三百多人没有上城墙上防守当值,必定是做饭的火头军,和其他的杂役!”
宋大将军轻轻点了点头,全是承认这三个大首领说的,也算正确。
“那么根据我们师兄弟查看的结果来看,确实符合大汗想要突击马邑城的决策。”
“换个人也会这样选择的,只要他不傻的话都会这样。”
夷男不动声色的端起酒杯,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没有任何表情,仿佛没有听见这话一样,的确符合一个上位者该有的样子。
“那么,我想请问在座的各位大将军们,大首领们,咱们能发现这些,对面有三个统军的大总管,他们三个大帅都没有发现这一点?”
“宋帅,他们一直在防备咱们的骚扰战术,可以说他们天天都是揪着心睡觉的。”
“没错,咱们按照中车令的命令,一直不间断的骚扰着他们,而且兵分十几处,可以说只要他们出城迎战,咱们就会按照中车令的命令执行,骚扰战立刻就会变成踏踏实实的攻城战!”
“就是这样,所以他们几处大城,都是天天小心翼翼的防备着咱们,哪有多余的闲工夫去操心别处怎么守城?”
“哈哈哈哈。”
“要我说呀,吓都能吓死他们……”
“就是,李世民的军队我看就是一堆羊羔子,没什么可怕的嘛?”
“哈哈哈哈哈啊哈哈哈!”
好几个大首领越说越激动,越说越高兴,仿佛把汉人的军队吓成这样,他们十分的自豪。
只有过来增援的七位主将,和二十一个副将,一声不吭,也没有笑容,就那样随意的坐在地毯上。
薛延陀这边,夷男又闭上了眼睛,靠在后头的木桩上,在心里揣摩着敌我两方的优势,和帐篷里这些人所表达出来的意图,思路……
薛延陀的二号人物,左仆射面无表情的看了一遍帐篷里的所有人,然后端起奶茶碗有一口没一口的品尝着。
角落里的中车令,不发言的时候,安安生生的坐在属于他一个人的小案几后头,摆弄自己的几个毛笔帐篷里的一切,几乎都在中车令的遇料之中!所以他一点也不着急。
况且这个帐篷里的所有人,他都熟悉,包括这些人的性格,说话方式,等等等等一切,他都熟悉的很,揣摩的也很细致,甚至下一步他们都要说什么,怎么反应,中车令都清楚明白的很。
对于这次草原上四大部落联手发难李唐的战争,中车令想过所有的进退,胜败都在他心里有了定数。
不论怎么发展,什么结果,后续应该如何行动,中车令都想好了一切,所以他一点也不着急。
也正是因为草原人来势汹汹,正是因为草原人如此沉得住气,李世民才真的慌乱了。
表面上的沉着冷静,掩饰不住李世民内心的焦虑不安。
因为李世民的玄甲军也不是吃素的,草原上的各种形势,大概七八成都被玄甲军打探的差不多了。
即便知道的不是绝对准确,李世民也大概清楚,九姓铁嘞这回是真的支持薛延陀部。
吐蕃国表面上看是来凑热闹,应付夷男的,并且抓住机会,大占薛延陀部落的便宜,要求薛延陀出粮食,才肯出动十万军。
实际上不是这样的,玄甲军打听回来的消息是,吐蕃出动了二十万军,其中几万看守防守着草原盟友,阿史那设儿的部落出兵。
这是表面上的,背地里,吐蕃还有十几万大军,直接压在了唐朝的边境上,虽然躲藏的挺远,可是玄甲军查看的明白清楚。
而且夷男的粮食,也断断续续,根本不够曾经约定的那些,而吐蕃国主从来没有在意过盟友承诺的粮食,为何没有兑现整齐!
这些叫李世民真的是寝食难安,可不是故意矫情了……
其中的意思很明显,吐蕃国主弃宗农是在故弄玄虚。
他背后真正的意图是,假戏真做!他想要扩张自己的地盘……
李世民用脚指头猜都能想到结局,只要夷男跟李唐朝廷开战,弃宗农铁定会趁着李唐应付夷男的同时攻城略地!
这才是最危险的事情,更何况自己的大儿子曾经杀死了吐谷浑的大王子。
伏允一直不肯善罢甘休,那边不得已才派出段志玄大将军过去镇压。
这一次,伏允直接派出七万军,助阵夷男,这可是真心实意要来杀人放火的,而且吐谷浑的军队,已经在青海和李唐交界的几个地方,抢劫了十几个镇子,无一例外都是三光手段。
烧光杀光,抢光。
收到边关告急的书信,李世民如坐针毡,赶紧派出太子六率里的三万人,增兵过去防守。
至此,大草原上有雄兵四十七万,虎视眈眈,而且吐谷浑这边,马上就要开始厮杀了,估计再有十天,援军到了吐谷浑那边,就会彻底杀红眼的。
以上种种,折腾的李世民在长安城里坐卧不宁。
正北,正西,西南,三方面都有莫大的隐患,这一次,真的是前所未有的危机,算是李世民的生涯中,压迫感最强的一次了……
每天都会有八百里加急的红翎信使奔走在长安城的街道上。
吐谷浑那边的情况,惹的吐蕃国主已经蠢蠢欲动了,恐怕他憋着就是在等待夷男那边和唐军彻底打开,弃宗农就不会再等了……
“不论怎么说,李唐朝廷那边怎么表现,也不管别人怎么猜测,作为全军统帅,李世绩,薛万彻,李道宗这三个人都不是一般人物,他们会关注每一件事情的进展,包括士兵们的吃食。”
“包括手下各营的领头将军,也包括这些将军们的动向,所以这三个大总管,绝对知道马邑城的情况。”
“即便他们碍于脸面,不好教训李钰,但是,马邑城的事情,他们会盯紧的,因为他们是统帅。”
“做将军的,可以不在乎太多想法,毕竟有帅在,有军师在,有谋士在,有大王在,有主公在。”
“可是统帅,不得不认真,统帅是不敢浪荡的,更不敢大意。”
“所以呢?”
“是啊,宋帅,说了半天,你说这些文驺驺的话,俺们也听不懂的。”
“就是,就是,还不如直接说,来的痛快!”
谋将宋祯焕看了一遍帐篷里的薛延陀首领们;
“所以,你们断定那边没人注意马邑城只有六千守军,这是错误的判断,实际上你们看到的,那边的三个统帅也看到了,所以你们不要高兴的太早,只要你们敢这样简单的想,然后就简单的带兵冲杀过去,我敢保证,你们会损失惨重,会死很多很多族人,我这样说话不算文绉绉了吧?”
“额……不算。”
“这样说话,俺们都能听明白了。”
“既然宋帅觉得不应该去攻打马邑城,那么就请宋帅说个地方,咱们听宋帅的军令行事不就得了?”
“没错,巴图鲁说的对,既然宋帅你是大汗请来的三轮统帅,你说怎么打哪里就打哪里好了。”
正厅里的文武重臣,都在心里暗自佩服,倘若自家那些崽子,被这铁面李侍郎如此逼迫。
定是脸红脖子粗,难以下台,却不想这李家大朗,如此对答如流,一番言语,说的是滴水不漏。
以君子之论,将言不由衷的尴尬局面,给圆了过去,又借孔圣人之名,将无知自大,与谦恭君子之风做出了鲜明的对比!
不用辩驳,就让所有人自然明白了谦恭的必要性!使人一目了然。
这李家大朗当真是非同一般,居然将李侍郎的咄咄逼人,轻松的化解于无形之中。
非但如此,反将这不软不硬的钉子,又给送了回去,真是妙哉!
李绩的脸终于不再继续黑下去,露出难得的微笑:
“胜而不骄,败而不馁,谦恭有礼,孺子可教也!”
旁边的李靖也点了点头:
“不错!可堪造就!”
早已经结束了抬杠的程咬金,也凑了过来:
“那是,我家大兄的书房里,可是满满的书籍,又请的是蜀中大儒,来教导的这孩子,岂能不好。”
言外之意,自家的侄子那可是满腹经纶,一肚子的墨水。岂能不牛叉?
正厅里的诸位将军,也开始交头接耳,不用说都是夸奖称赞的话语。
李钰终于放松了心神,当然也醒悟过来,李绩这并非是故意刁难。
“叔父过奖了,侄儿愧不敢当。”
旁边的秦琼相当满意,仿佛大兄的孩子,就是他的儿子一般,高兴的说话:
“大朗,且先与诸位长辈都见过了礼,再说其他!”
“是。”
程咬金再次扮演着主持人的角色,带着李钰满屋子转了一圈,
什么~这位是你尉迟叔父,这位是你牛叔父,
这是你张叔父,那个是你常叔父,等等,等等,
有的简单提了一下职务,有时候只说了该怎么称呼,
连名字都未说全,不过这也符合程咬金的做派。
李钰哪能全部猜出来,每个人的真实身份,只能匆忙的随程咬金拜见了一圈。
再次回到正厅中央,秦琼开口询问:
“今日为何不到巳时就起来,平日里,不都是巳时头上才出来的吗!”
李钰对秦琼
正厅里的文武重臣,都在心里暗自佩服,倘若自家那些崽子,被这铁面李侍郎如此逼迫。
定是脸红脖子粗,难以下台,却不想这李家大朗,如此对答如流,一番言语,说的是滴水不漏。
以君子之论,将言不由衷的尴尬局面,给圆了过去,又借孔圣人之名,将无知自大,与谦恭君子之风做出了鲜明的对比!
不用辩驳,就让所有人自然明白了谦恭的必要性!使人一目了然。
二十两银子少是少了点,但放到现代也是八千到一万块。
而目前大虞朝一名普通士兵每月最多也就一两银子,一名百夫长每个月三两银子。
也许他会收吧。
另外,秦虎还准备给李孝坤画一张大饼,毕竟秦虎以前可有的是钱。
现在就看他和秦安能不能熬得过今夜了。
“小侯爷我可能不行了,我好饿,手脚都冻的僵住了。”秦安迷迷糊糊的说道。
“小安子,小安子,坚持住,坚持住,你不能呆着,起来跑,只有这样才能活。”
其实秦虎自己也够呛了,虽然他前生是特种战士,可这副身体不是他以前那副,他目前有的只是坚韧不拔的精神。
“慢着!”
秦虎目光犹如寒星,突然低声喊出来,刚刚距离营寨十几米处出现的一道反光,以及悉悉索索的声音,引起了他的警觉。
凭着一名特种侦察兵的职业嗅觉,他觉得那是敌人。
可是要不要通知李孝坤呢?
秦虎有些犹豫,万一他要是看错了怎么办?要知道,他现在的身体状况,跟以前可是云泥之别。
万一误报引起了夜惊或者营啸,给人抓住把柄,那就会被名正言顺的杀掉。
“小安子,把弓箭递给我。”
秦虎匍匐在车辕下面,低声的说道。
可是秦安下面的一句话,吓的他差点跳起来。
“弓箭,弓箭是何物?”
什么,这个时代居然没有弓箭?
秦虎左右环顾,发现车轮下面放着一根顶端削尖了的木棍,两米长,手柄处很粗,越往上越细。
越看越像是一种武器。
木枪,这可是炮灰兵的标志性建筑啊。
“靠近点,再靠近点……”几个呼吸之后,秦虎已经确定了自己没有看错。
对方可能是敌人的侦察兵,放在这年代叫做斥候,他们正试图进入营寨,进行侦查。
当然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顺便投个毒,放个火,或者执行个斩首行动啥的。
“一二三……”
他和秦安趴在地上一动不动,直到此时,他突然跳起来,把木枪当做标枪投掷了出去。
“噗!”
斥候是不可能穿铠甲的,因为行动不便,所以这一枪,直接洞穿了他的胸膛。
跟着秦虎提起属于秦安的木枪,跳出车辕,拼命的向反方向追去。
为了情报的可靠性,斥候之间要求相互监视,不允许单独行动,所以最少是两名。
没有几下,秦虎又把一道黑色的影子扑倒在地上。
而后拿着木枪勒到他的脖子上,嘎巴一声脆响,那人的脑袋低垂了下来。
“呼呼,呼呼!”秦虎大汗淋漓,差点虚脱,躺在地上大口喘气,这副身体实在是太虚弱了。
就说刚刚扭断敌人的脖子,放在以前只用双手就行,可刚才他还要借助木枪的力量。
“秦安,过来,帮我搜身。”
秦虎熟悉战场规则,他必须在最快的时间内,把这两个家伙身上所有的战利品收起来。
“两把匕首,两把横刀,水准仪,七八两碎银子,两个粮食袋,斥候五方旗,水壶,两套棉衣,两个锅盔,腌肉……”
“秦安,兄弟,快,快,快吃东西,你有救了……”
秦虎颤抖着从粮食袋里抓了一把炒豆子塞进秦安的嘴里,而后给他灌水,又把缴获的棉衣给他穿上。
天还没亮,秦虎赶在换班的哨兵没来之前,砍下了斥候的脑袋,拎着走进了什长的营寨,把昨天的事情禀报了一遍。
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别人冒功,他知道自己现在身处何种环境。
“一颗人头三十两银子,你小子发财了。”
什长名叫高达,是个身高马大,体型健壮,长着络腮胡子的壮汉。
刚开始的时候,他根本不信,直到他看到了秦虎缴获的战利品,以及两具尸体。
此刻他的眼神里面充满了羡慕嫉妒恨的神色。
“不是我发财,是大家发财,这是咱们十个人一起的功劳。”
新
第98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