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王爷。”谢听澜有些无奈,也是没想到他心里那么厌恶傅旻。
傅平野凉凉道:“天子犯法还与庶民同罪。他深夜潜进青州府偷窃圈地案的卷宗,八成与案子脱不开关系,早晚都要死。”
傅平野想到这里更后悔了,当时傅旻逃走的时候,他就应该让凛冬来解决那些小卒,他直接追出去给人杀了就完事了。
谢听澜犹豫了须臾,说道:“我觉得,六王应该不是圈地案的真凶。”
能把圈地案闹的这样沸沸扬扬,还能一直保证不被戳穿,以傅旻现在的实力基本上是做不到的,而且,以谢听澜对傅旻的了解,他当时应该没有在说谎,八成是为了向她示好才把来青州府的目的告诉的自己。
谢听澜能想到傅旻办不到,傅平野不会想不到,只不过是他心中有怨气,所以莫名就想把傅旻拉下这波浑水。
傅平野道,“他自己的势力是办不到,但他完全可以和别人合作。如果他完全清白,就不会来偷卷宗。”
谢听澜觉得无所谓,如果傅平野想把傅旻拉进来,她也没有异议,能借着这件事反将傅旻一军,也是好事。
谢听澜假装很赞同的点了点头:“我觉得殿下说的有道理。”
傅平野一时间愣住了,他自己是抱着怨气才会这么说,本来也毫无根据也没有逻辑,他完全没想到谢听澜会帮腔。
傅平野耳尖一热,转过头做作的咳嗽了几声,在谢听澜的注视下,僵硬的转移话题。
“他、他知道你舅舅书房里的密室,一定是府上有他的线人。如果他的人能混进来,那真正的凶手肯定也能。府上已经不安全了,你要跟你舅舅说,要么就把人全部换掉,要么及时把卷宗转移。”
谢听澜倒不这么认为,她觉得傅旻知道暗室的存在,有大概率可能是从谢络瑶那里得来的消息。
因为她根本不知道,在谢络瑶的那条线上,圈地案是怎么个发展和结局。如果前世傅旻的成功是因为谢络瑶帮忙,那在谢络瑶的线上,应该是从未有傅旻出现,而太子应该如她上一世所知,被禁足东宫,那最后最可能的受益者就是齐王。
如果那一世最后得胜的还是傅旻和自己,那他们在后面很可能拆穿了真正的始作俑者齐王,谢络瑶可能是那个时候才知道,指向齐王的真正线索是什么。
这样推论下来的话……
谢听澜眼睛一亮,能指证傅容的线索,就在舅舅的暗室里!
谢听澜强作镇定看向傅平野,“如果六王真是帮凶,那他来偷卷宗,很大可能是为了帮真凶销毁证据。说不定我舅舅藏在密室里的卷宗里,真的有重要线索。明日中午齐王的车马就会到青州,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先把证据拿来看看。”
傅平野跟她对视片刻,没有说话,时间紧迫,还有几个时辰天就亮了,这会儿卫平生应该刚刚歇下,是偷卷宗的最佳时机。
可惜她身边的申九和其他人都被她派走了,现在她能用的只有傅平野身边的人。
谢听澜脑袋飞速运转,正想着要用什么办法说服傅平野,傅平野忽然站起身说:“跟我来。”
谢听澜迷茫的眨了眨眼睛,披上一件外衣跟上傅平野,来到他的住处。
傅平野进了里屋,片刻后拿着一叠纸张走了过来,交给了谢听澜。
“看吧。”
谢听澜惊讶的红唇微张,翻了几页,震惊不已:“你、你早就……”
傅平野淡定道:“来的第一天,我就发现了那间密室,东西都被我换走了。”
“殿下好厉害。”谢听澜是真有些佩服了,她也是观察过卫平生书房的,整整半个时辰只发现了障眼法。
但傅平野应该只去了那么一会儿,就精准的排除了错误选项,找到了密室,也是不简单。
傅平野也不是没被这样奉承过,以前听着只觉得是废话,但今日似乎截然不同。
他的心跳莫名快了起来,耳边像敲鼓一样,傅平野抬眸看向谢听澜,看着她迅速翻阅那些证据,眉头时不时蹙起又松缓,神情专注又认真,傅平野一时看呆了,周围的所有声音在这一瞬间都消失,整个天地好像就剩下他们两个人。
“殿下?”
傅平野后知后觉的醒过神,眼前的谢听澜已经抬起了头,一脸莫名的看着他:“殿下怎么了?”
傅平野迅速镇定,“没事。你看出什么东西了吗?”
他有些紧张,生怕被谢听澜看出他现在的不对,其实只要谢听澜认真观察一下,就能看出傅平野通红的耳根,和带着潋滟之色不停躲避她视线的双眸。
但谢听澜因为案件有了进展,根本没把心思放在这上面。
她急切的跟傅平野分享她的发现。
其实真正的卷宗内容,和她大致了解的差不了多少了,多的细节不过是几张仵作呈上来的验尸结果,以及几个涉及圈地案事件的百姓的供词。
百姓的供词乍一看并没有什么信息,倒是有一个乞丐说,曾经在圈地案开始前一个月,见过有明显像是达官贵人的人,来被抢占的田庄土地上转过,因为离得远,而且这些人都带了幕篱,根本看不清楚样貌。
但是谢听澜把奇怪的点指了出来,傅平野看了一眼,念道:“……随行的人……手持镰刀?”
原供文上写的是,这名乞丐说,看见那位达官贵人身边的人,腰间别着一把镰刀,但或许记录供词的人也觉得这话十分可笑,所以这里的落笔都比其他地方要深一些,可见是犹豫了许久才添上的。
后面应该还加了他自己认为的解释:是因为那时正好有下地的农户,跟在边上看热闹,才被这名乞丐误认为是同行的人员。
否则一个圈地营私的达官贵人,身边的侍卫使用的武器竟然是镰刀,未免有些太格格不入了。
傅平野刚开始看的时候,也觉得很扯,所以没有上心,看谢听澜指出这里,他并未急着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