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落之城”定档十二月二十三日——
困惑,不解,质疑,抗议。
熙熙攘攘的声音在社交网络浩浩荡荡地铺陈开来,这次,不仅是网友们,就连业内人士也无法理解蓝鲸影业的发行策略。
从蓝夏到塞卡,“星落之城”势头正好,各大电影节已经纷纷将目光投射过来,毫无疑问,这部作品正在一马当先地成为今年颁奖季的第一热门,难道不应该抓住机会趁热打铁,进一步奠定领先的位置吗?
按照正常操作来看,“星落之城”最好定档十月底,在十一月、十二月率先登场的各大前哨战里先收割一批提名乃至于奖项,将整个声势营造起来;而后进入中场冲刺阶段,横扫金雀奖提名,确立领头羊的位置,并且朝着金册奖发起全面冲刺。
这才是熟悉的颁奖季模式。
如果“星落之城”选择十二月月底全面公映,那么又何必选择蓝夏电影节登场呢?
既然选择了蓝夏电影节全球首映,那就应该好好把握前期宣传时间,充分利用这三个月的档期展开公关,而不是傻乎乎地让所有声势所有热浪全部眼睁睁地流失、冷却、蒸发,然后再十二月底从头开始。
蓝鲸影业,失心疯了?
观众们的不解,是因为他们希望尽快看到这部作品;业内人士的不解,则是因为蓝鲸影业打破套路。
但是,真相是如此吗?蓝鲸影业真的在犯傻吗?
此时,人们似乎已经完全忘记了一件事:
在最开始,“星落之城”并没有准备登陆蓝夏,因为陆潜还没有完成全部后期制作,即使电影登顶金鸢奖,但作品还有应该完成的部分,以最完美也最完整的姿态和大众见面,这才是对电影的一种尊重。
当然,并不是说“星落之城”后悔前往蓝夏,而是说蓝夏是一个小小的意外,但在意外后,他们需要回归正轨,继续按照本来的计划推进。
也许有人会说,既然蓝夏已经创造如此辉煌,那么就应该牢牢抓住机会才对,没有必要继续遵守本来计划才对。
但是,事情还远远不止如此。
当纪叙提出“星落之城”档期提案的时候,屈雨时也提出了异议,不管如何,发行宣传部分是他的专业。
“……这不符合一贯的套路。”屈雨时说。
纪叙反问了一句,“套路是谁制定的?”
屈雨时:……
正确答桉应该是,韦维。
其实,颁奖季的发行套路和宣传策略全部来自于韦维,尽管不能说是韦维凭借一己之力确立了整个规矩和套路;但韦维在过去十多年时间里,慢慢调整、慢慢推动,最后形成了整个行业默认的一套流程。
但现在,一切都已经不同了。
最直接的一个情况就是,这是韦维落马后的第一个颁奖季,整整一年时间里,金雀奖始终丑闻缠身,一直到现在也没有能够复原回来,那么,本来的套路是否还适用呢?
以前,金雀奖是颁奖季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分割线,并且也是颁奖季进入冲刺阶段的重要风向标,很少很少有人愿意错过紧缺奖;但今年,也依旧如此吗?
金雀奖依旧是风向标吗?
人们依旧应该出席金雀奖吗?
去年金雀奖在一片凄凄惨惨戚戚的氛围里落下帷幕,那么今年应该怎么办?兰川记者协会和各大经纪公司、各大工会之间的协调进展如何,如果举办的话,到底有多少巨星愿意出席?媒体又是什么态度?
一切,悬而未决。
也就是说,今年的颁奖季已经不同了,一切都不同了,他们应该继续按部就班呢?还是应该改变计划呢?
不仅是蓝鲸影业,各大电影公司也都需要重新摸索,然后重新建立秩序。
当然,重点不在于,这是韦维的流程,没有必要因为排斥韦维就彻底推翻熟悉流程;而在于颁奖季的宣传与公关,从本质来说是没有严格套路的,只是因为韦维不断通过这个套路取得成功以至于人们纷纷靠拢,但在韦维之外,还有不同的宣传和发行方式——
归根结底,还是需要适合作品本身。
纪叙选择将“星落之城”定档在十二月月末,这是别有用意的。
一来,他清楚地知道,枪打出头鸟。
不要说韦絷了,整个兰川其他电影公司也全部都在虎视眈眈,过去一年时间,蓝鲸影业着实吸引了太多火力。
二来,我在明,敌在暗。
自蓝夏后,他们就在防备韦絷的动作,结果塞卡风平浪静,韦絷亲临现场,却没有掀起任何波澜,这反而需要更加警惕。
因为他们知道韦絷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哪怕不是因为韦维,仅仅只是为了韦氏兄弟影业的东山再起,韦絷也期待着今年颁奖季有所作为,现在“星落之城”就是横亘在他面前的竞争对手,对决迟早会发生,但问题就在于——
只有日日做贼,哪有天天防贼的。
如果“星落之城”一直站在风口浪尖,还不知道韦絷会做出什么事情来呢。
过去十几年时间里,颁奖季领头羊一骑绝尘胜券在握的情况下,却栽在韦氏兄弟手里,不仅负面新闻缠身,而且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最后倒在终点线前,眼睁睁看着韦氏兄弟的作品登顶金册奖。
类似的状况,不止一次,不止两次,也不止三次。
所以,既然已经百分之百确定,状况会发生,那么不如冷静下来,由明转暗,收敛锋芒,等待对手展现出各自的手段,他们再见招拆招、后程发力,重新争夺主动权,这显然是更加明智也更加理性的选择。
另外,还有一件事值得注意。
现在,“星落之城”势头正勐,呈现出井喷姿态,就好像一辆正在不断加速的赛车,眼看着时速已经突破三百公里,居然还是油门一路踩到底,方向盘的失控已经隐隐暴露出迹象,速度正在脱离掌控:
一方面,“无脑吹”所导致的逆反心理正在快速抬头,等待着挑剔、吐槽、攻击的路人们正在快速壮大,现在成就电影辉煌的流量,未来就可能成为吞噬电影的流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就是这个道理。
另一方面,歌舞电影题材本来就具有市场局限性,观众的水土不服更加明显,爆表的期待值很有可能导致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一旦观众难以接受,接下来就可能导致口碑断崖式跳水,彻底崩盘。
人们总是看到流量的热度,却往往忽略流量的反噬,这也是纪叙和修仲钧讨论的一个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