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路数?”
皱眉,安禄山摸了摸下巴。
这个时候不招募大军,只有两种可能,要么就是汝阳极度自信,要么就是这李默的脑子缺根弦。
“陛下,这李默可能是故意在博取天下文士的眼球,殊不知,他很快就要大难临头,到时候.....”
就在这时,鬼面谋士又道。
“大难临头?什么意思?”
安禄山不解问道。
“陛下有所不知,襄阳王李风近日暗中动作频频,很有可能要对汝阳出手,这襄阳王麾下有五万大军,李默麾下充其量不过三万,自是无法抵挡李风铁骑!”
“原来是这般....呵呵,一个不知道招募兵丁的主公有这般下场也不足为奇。只要那点运气用完,洛阳连带汝阳迟早会落入襄阳王之手。”
听罢原因,安禄山微微颔首。
他若是襄阳王李风,也会这么做。
至于李默?
此人很有可能之前在义薄楼做撰书先生时间长了,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去做一个合格的主公。
“所料不差,襄阳王李风之所以还没有立国就是想吞并李默之地,而后才会立国!”
“这倒是有些意思!罢了,给朕盯着那边,一旦双方有动静立刻来报。”
“是,陛下!”
鬼面躬身领命。
不过顿了顿,鬼面谋士再开口道,
“陛下,虽说这李默可能不久之后就要倒在襄阳王的铁骑之下,但汝阳的东西却是无比精美......微臣建议可从商贾手中购买一些取代皇宫中的物件!”
“取代皇宫中的物件?”
安禄山眉头一皱。
“正是如此,汝阳的双面刺绣和陶瓷堪称极品,这等极品物件陛下自是要第一时间享用,不然....长安城的富贾都已用上,陛下还尚未使用岂不是令人笑话?”
提到陶瓷,鬼面谋士微微一叹。
话说他在昨日有幸见到了来自汝阳的一块瓷碗,那感觉....真的没的说。
最后硬是花了五百两银子买了一只。
“真有这么好?比现在皇宫里的物件还要好?”
听到鬼面谋士这么说,安禄山摸了摸胡须。
汝阳的这两件东西他是第一次听说,忍不住心生狐疑,话说现在的皇宫可是李隆基所住之地,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是最好的。
“陛下,待微臣明日进宫给陛下带上两件,陛下一见便知!”
“好!朕倒是要亲自瞧瞧汝阳的东西到底有多好。”
“是!”
.........
长安,皇宫这般,城西,一座府邸之中,
身着灰袍的王昌龄缓缓的取下了斗笠,露出真容,他的对面则是坐着一位身着新官袍的老者,
这老者不是别人,正是之前的刑部侍郎,高适!
自从安禄山控制了长安后,他依旧被安排在了刑部,职位也无变化。
其实见到安禄山残暴无比早就生出了退隐的心思,奈何胳膊拧不过大腿,长安城内还有一家老小只能屈心给安禄山行事。
“王兄,你怎么.....”
顿了顿,高适压低了声音说道。
他是真的没想到会在这个时候见到自己之前的故交王昌龄。
“实不相瞒,此番前来长安是有事相求!”
王昌龄拱了拱手,道明来意。
“王兄请讲!只要在下能办到的定会尽全力相帮。”
高适深呼了一口气。
虽然他不在江湖,可江湖上的事也没少听说更是知道自己的这位老友加入了一个名叫义薄楼的江湖势力,此番前来应该是和江湖事有关。
“不知王兄可知王之涣王先生?”
看了看四周无人,王昌龄开口道。
“嗯?王之涣?王兄找他作甚?他是在下挚友,现隐居于山西绛州府!”
高适有些诧异,
他是真没想到王昌龄来找他会提到王之涣。
王之涣是一个大儒,与江湖和庙堂并无来往,实在是想不出理由。
“实不相瞒,我家主公要组建一座学院,奈何麾下文士皆是脱不开身,便想请王先生前往书院任院长一职!”
王昌龄拱手再道。
“你家主公?王兄所说的可是那位神秘的义薄楼之主?”
高适再愣。
“正是!”
“这....这倒不是不可以,只是王兄的主公是....若是不知,我这也没办法劝说.....”
略作思忖,高适小声试探地问了一句。
这个忙他肯定能帮,但有些事真的得问清楚。
“我家主公乃是汝阳之主,李默!”
王昌龄微微点头,道。
到了这个时候汝阳的人已经不在乎自家主公的身份是否会暴露,而且汝阳立国在即,一旦正式立国昭告天下,义薄楼之主的身份根本瞒不住。
故而此刻也没必要再隐瞒。
“啊?什么?李默?真正的义薄楼之主是汝阳李默?”
王昌龄说得轻松可听在高适的耳中就如炸雷一般。
曾几何时,义薄楼神秘之主的身份引得朝堂上下猜测不已,就连杨国忠和安禄山也是忌惮到不行,
结果可好....
他们最忌惮的人竟然是那个毫不起眼的存在,一个被他们视为工具人的存在,一个看起来弱到不行的说书先生。
如此城府,如此谋划,真的无人能及。
“还望老友不要外传.....那邀请王之涣先生之事?”
王昌龄再道。
“老友,老友.....”
或是因为太过于惊诧,王昌龄提醒了好几次高适才彻底回神。
“王兄放心,此事包在我身上!”
高适急忙点头。
不知道这些事还好,现在他是真的不敢再有半点小觑汝阳的意思。
“多谢高兄!”
.........
话分两边,
就在高适答应帮王昌龄邀请王之涣出任汝阳书院院长之时,长安城内的商贾们都快急疯了,
某间酒楼,
十几名商贾围着一只宛如白玉带有青花的瓷碗,不停地啧啧称奇,眼睛都舍不得离开片刻。
“绝了,真的绝了!李兄,千两银子你卖吗?”
抬头,一位富商问道。
“不卖!汝阳的货现在特别难抢,可以说是一物难求,千两银子好赚,可这东西未必能买得到。”
闻言,旁边富商很是果断地摇了摇头。
随后像是盛放古董一般,小心翼翼的将那只瓷碗收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