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朱慈烺还不能那么的没有底线,做那种零花钱保存着保存着就没有了的事情。
把太子和太子属官都叫到暖阁,太子倒是很淡定,他又没有做什么大坏事,小问题朱慈烺顶多把他叫来训斥两句。
像这样所有人都来了,一看就不是他的问题。
下面的一帮东宫属官心里就忐忑不安了,有人怕自己贪污受贿的事情败露,有人担心陛下因为坊间流言要治他们的罪。
毕竟这东宫培养班底这种事是犯忌讳的,特别是当今陛下还春秋鼎盛的时候,这不就相当于咒皇上活不长么。
如果陛下要觉得是他们推动,搞不好是要杀头的。
朱慈烺放下手里的奏章微笑着问到:“太子最近课业如何?学了什么道理?”
太子躬身:“禀父皇儿臣这次期末考试考了全班第十六名。
最近儿臣学到了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看问题,不要因为愤怒而轻易做出决定。”
朱慈烺听到这个很开心:“你能悟到这个道理很难得。
不要在愤怒的时候做出决定,不要在感动的时候许下承诺,行为情绪会影响你的判断力,让你的决定偏离本意。”
太子躬身答应:“儿臣记下了。”
朱慈烺站起来:“最近朕忙于国事疏忽了对你的教育,你能取得这个成绩即是你自己的自律也是东宫属官的督促之功,各位年底都有封赏。”
下面的东宫属官立刻一起躬身行礼:“臣等谢陛下隆恩。”
朱慈烺再看向太子:“那太子过年有什么打算?”
太子抬起头本来想说出去玩打猎的,但是看到父皇刚夸了自己自己就说去玩,这不是露馅了么。
太子眼珠子转转:“儿臣想为父皇分忧,做一些力所能及之事。”
朱慈烺笑了,等的就是这个话:“很好,太子能有这个觉悟,朕心甚慰,不过要说为朕分忧还真的有一事可以。”
太子躬身细听,朱慈烺站着说道:“你们想必也得到消息,大明正在准备和奥斯曼帝国的一场战争。
奥斯曼帝国远在数万里之外,这一战大明动员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资源,朕最近也在忙着这事。
内阁因为有很多工程进行过半,停工则损失巨大,其余的钱也都是用于国计民生的大事。
所以一时事急抽调不出那么多的钱财用于战争。
这一战又是秘密准备,不好对百姓发行国债,所以内阁就打算对大明各商会发行一笔定向国债,为期五年,年利率百分之八。
但是为了防止各商会担心内阁信誉,担心战争结果,所以就需要一个带头人,带头购买国债,以安天下商会之心。
朕虽然有心认购,但是内库的钱已经都拨付用于战争,剩下的也都是为下一阶段战争准备。
朕思来想去,只有皇儿你出面认购才最合适。”
太子倒是没有觉得有什么问题,反而为能帮到父皇而高兴:“儿臣愿意为陛下分忧。战士为大明征战沙场,我们在后方肯定要保障其钱粮武器弹药供应,儿臣愿倾囊相助,恨不能于士兵同甘苦,共患难。”
朱慈烺哈哈一笑:“很好,不愧是大明的太子,朕为你感到骄傲。
这样倾囊相助就不必了,东宫先认购三千万两的债券吧,而后明年后年看战事情况再另行认购。”
太子躬身答应,后面的属官有的脸色发苦,有的心思百转,有的则完全没有意识到这里面的问题。
朱慈烺又跟太子聊了一下过年需要有哪些接待活动和礼仪活动需要太子参加,嘱咐他不要玩的忘记时间。
再之后就让他们退下了,太子去了后宫给母后请安,来了皇宫没有不看看母后的道理,这可是孝道。
而且现在大明虽然没有御史言官,但还是有礼仪官会上奏的,上奏不可怕,就怕传出太子不孝的名声这个影响就大了。
太子去了后宫,一众东宫属官苦笑着出了皇宫,有些事当着太子不能说,那是挑拨天家亲情,但是私底下吐槽一下还是可以的。
“这三千万几乎是东宫盈利的八成还多,买了国债,明年很多计划都要延后了。”
实际上明白的人都明白,这明显是陛下对那些人要求东宫建立自己的势力的回应。
先给你的钱抽光,看你还怎么建立势力!
而且这还只是第一笔,先警告一下,要是还不老实,陛下可说了,根据战争形式发展,再决定是不是继续购买国债。
“我们只管做好分内之事就好,陛下这也是对太子的体恤,怕他掌控不好钱财,所以提前帮他存着。
百分之八的年利率,五年之后这三千万不就变成了四千多万,比起一般生意也不逞多让了。”
“是啊,东宫管理的钱多了之后,各项新生意投资平均收益还不到百分之八。
这个国债是内阁发行,利率又如此之高,确实非常划算。”
这帮人只能自我安慰了,其实按照之前的商定,这笔钱的很大一部分是要用来成立一家东宫直属银行的。
到时候自己放贷款出去,岂不比这国债利率还高?
而且成立了银行就可以吸收储蓄放贷款,用别人的钱生钱,那赚的不比现在多的多!
可惜现在这些都没有了,陛下一句话,东宫只能勉强维持正常开支而已,想要招兵买马扩大势力,那是不要想了。
明年因为扩张步伐变慢还能不能保住市场优势都不好说。
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陛下并没有张嘴直接没收,也没有像当年的崇祯一样让太子按照比例上缴内库。
仅仅是买国债而已,等以后这笔钱还是能拿回来的。不仅能拿回来,每年的收益都还不错,足够维持东宫开销。
所以皇上把他们叫过来,就是为了把这个事说给他们听的,要不然直接跟太子说就是了。
这么看来,陛下也是对他们这个小团体的警告了,太子是大明的太子,东宫是太子的东宫,这帮人依附东宫自成体系,有些事俨然以东宫的主人自居了。
陛下这一次就是用事实告诉他们,既然能给与,那就能随时拿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