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魏武坐上了金陵飞往滇西的飞机,同行的,还有水如常。
这三天,去往非洲的医疗队已经组建完毕,一共300多人,由姜钟离,以及魏武的父亲姜问宇带队,杨顺也带了一支100多人的后勤保障组跟了去。
烧伤医院这边,留给了魏武的姑姑姜若筠负责,不过成新兰和维克多都进了医疗队。
这次的医疗队,主要是以中年弟子为主,但也有近百名各方面都很优秀的青年弟子,其中就包括成新兰和魏冉。
姜九针和姜问庭本来也想去,但魏武觉得路途遥远,加上非洲气候和生活条件都不太好,就没让老爷子跟着。
医疗队将在5天后出发,从金陵直接飞过去,但魏武并不和他们一道。
魏武陪叶牧云还有一双儿女回了一趟神山,跟金丫一起过了元旦,送走叶牧云后,才赶去滇西。
去滇西,主要是去看原石。
老毕几个月前就跟他说,高端翡翠告急,急需他亲自过去一趟。
倒也不是高品质的原石没有了,恰恰相反,高品质的原石,特别是龙大“送”的那批,绝大多数都还没切。
实在等不及切了的,也
都是小块的公斤料,最多不超过15公斤。
因为小块的可以慢慢擦,不怕弄坏了里面的好东西,如果是大块的原石,一刀下去,哪怕只偏了1厘米,损失可能就是几千万上亿。
那些可都是高品质的原石,大多数都是老料子,说不定里面就是帝王绿!
所以,那些料子,只有等魏武亲手摸一摸,画出线来,才敢下手切。
再一个原因,是魏武和亚西尔他们约好了,他们要看切石头,而且是要看切大块的原石。
亚西尔他们早就先行一步去了滇西南旅游,同时魏武也给了他们老毕的联系方式,听老毕说,前几天他们已经见过面的。
这几天,几位王子都在玉雕厂,亲眼看工人们雕刻翡翠,看见中意的,当场竞购。
不错,就是竞购,去滇西的最初只是亚西尔和阿苏德兄弟,一共只是4个人,此外就是他们的随从,可他们在路上,又和其他几位王子说了,其他王子也纷纷飞过去看切石头。
现在,那边已经有了将近20位王子和沙特富豪,看到好的翡翠,哪有不抢之礼?没办法,最后只能竞价,反正他们也不差钱。
魏
武这趟过去,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迟惊雷。
国医节的时候,魏武派迟惊雷送帕里黛回西北,然后直接去了滇西。
滇西是毕玉珠宝的总部,存有无数高品质的原石,还有缅国翡翠矿的原石都运送到了那里,没有个可靠的高阶弟子驻守,魏武着实不太放心。
迟惊雷和杨顺在蒙国的时候,都已经成功化神,又是魏武的嫡传弟子,把滇西交给他,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而且,迟惊雷还有个任务,那就是代师授艺,指导吴玛修炼。
吴玛是魏武新收的弟子,她的特长是玉雕,自然离不开滇西玉雕厂,虽然吴玛也不用学医,只需练气就行,但魏武也不可能呆在那边给她授艺,所以就让迟惊雷去教她。
临走前,魏武特意去看了水如常,没想到正好水如常出关了,并晋级半步合体了。
听说魏武要去非洲,水如常坚持要和他一起,说非洲大陆人工开发程度低,也许能找到更多的炼丹材料和药物。
听他这么说,魏武也觉得有理,便答应了。
因为这一次要面对那些王子们,所以魏武把库克送他的那款同声传译设备也带上了
,免得还要通过翻译传话,挺麻烦的。
到达机场前,魏武照例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免得被人认出来。
经过这一次,魏武的名头更响了,这张脸也更为大众所熟悉,在国内坐飞机,也没必要再弄个假身份,所以变身也同样没有必要。
所以,他只能把这张脸遮掩好。
好在,无论在机场,还是登机之后,都没人认出他来。
上了飞机后,两人都闭上眼睛,各自进入了修炼状态。
几个小时后,飞机降落在了滇西机场,下了飞机,魏武也傻眼了:
只见入眼处到处都是身穿白色长袍,戴着白色头巾的人,让他有了短暂的错愕,还以为置身中东地区了。
走到出站口,还有更多的白袍人在接机,看到这些,魏武大致猜到了,应该是阿苏德他们把消息进一步扩散了,更多的王子富豪们赶来的。
魏武猜得没错,这两天,那么多的王子在玉雕厂等着精品翡翠,一旦遇见精品,纷纷竞价抢购,吴敏一家,也一次激起了创作激情,传世之作一件接着一件出炉。
尤其是吴玛,虽然只练气个把月,但雕刻的时候,心更静了,手
更稳了。
再加上,迟惊雷还传授了基础的精神力功法给她,让她的头脑也更清晰,拿到一件翡翠毛料,不时会冒出不一样的灵感来,惊世之作也不时出现。
而买到好的作品的王子们,难免要通过各种渠道,在亲友面前炫耀一番。
他们竞购的那些玉雕精品,都出自吴敏一家,吴家个个都是玉雕大师,用的料子也是最好的,虽然都不是太大的作品,但每一件都是精美绝伦,无论是质地、雕工还是构思,个个巧夺天工。
而且,那些都是小玩意,即使是王子们相互间带有玩笑性质的竞价,最终拿到手的价格,也不是很高,比拍卖行拍卖的还要便宜不少。
于是,一传十十传百,整个中东的富豪圈子都惊动了,听说接下来还有大块的翡翠原石要现场切,这些富豪们便纷纷赶了过来。
现在,真正高端的翡翠,越来越少了,就连芙蓉种和糯冰种的,都不常见了,偶尔出几件冰种的,都算是极品了。
而王子们展示的,都是冰种以上的,甚至还有高冰种。
对这些富豪来说,那些都是最好的收藏品,可遇不可求,哪有不动心之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