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如鱼得水与身在炼狱!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
外面隐约传来爆竹声响,将苏允从梦中惊醒,他习惯性摸了一下身侧,却发现妻子已经不在床上。
“又是这么早起来,就不能多赖一会床么?”
苏允嘟囔了一下,然后门户吱呀一声打开,章若一身衣着端庄,看到苏允撑着起来,赶紧来到旁边,替苏允拿过在火炉附近烘暖的衣裳过来,笑道:“你不多睡一会儿?”
苏允一下子抱住了章若,章若赶紧道:“我刚从外面进来,一身冷气的,别冻到了你,你赶紧将这烘热的衣服穿上。”
苏允听话伸开手臂,让妻子帮自己穿上衣服,一边道:“你这么早起来作甚?”
章若闻言一笑道:“今天是你们春节休沐的第一天,你可以多歇息一会,但我得安排过年迎来送往之事啊。
咱们该送的礼已经安排妥当了,除了二位叔爷苏轼苏辙两家,还有阿虎他们这些也要照顾一下,当然,还有你的同僚、上司、座师等,也尽皆安排妥当了。
但别人也是要来送礼的,今天一早,二位叔爷家便派了几位叔叔跟管家一起过来送礼了,还有你的同僚、下属的家人管家也上门了,这些人不用你去招待,但作为女主人还是得在现场的,光是管家在终究是不够礼貌的。”
苏允闻言苦笑道:“辛苦你了,我上班的时候你一大早就得起来,尤其是上朝的时候,更是一早就要起来,现在休沐了,你还得忙活这一大家子的。”
章若笑道:“夫君你这话说的,你上班的时候,我起得再早,但你去上班之后,我总是可以安排时间歇息的,你操心家国大事,那才是真的辛苦呢。
至于休沐也要早起,你只是多睡了一小会,可这几天,还得是你打头阵呢,你得去参与朝廷的聚会,回来之后还会有同僚下属团拜,还得去上司座师那边,哪个没有去到位,便要让人诟病。
说到底,你比我辛苦得多了,妾身做的这点事情,又算得了什么。
而且,妾身就喜欢这种生活啊,相夫教子……”
说到这里,章若摸了摸肚子,有些苦恼道:“……夫君,你说啥时候咱们能怀上啊?”
苏允一看歪了楼,顿时笑了起来道:“你放心,咱们都年轻呢,慢慢来便是。”
章若顿时愁眉苦脸起来,道:“什么年轻啊,我比你大那么多,再不生,就怕生不出来了!哎呀,就是你不上心!”
苏允闻言正色道:“那咱们现在再耕耘一下?”
章若闻言顿时吓得站远了些,道:“现在是什么时候,外面还有客人呢,你赶紧洗漱吃早餐,一会还得会客呢!”
苏允哈哈笑了起来。
元祐元年的春节就这么过去了。
节后第一天上班。
苏允浑浑噩噩参加了早朝,早朝结束之后,便轻车熟路的往枢密院而去。
他在枢密院已经熟悉了数月的时间,对枢密院的工作也自然是相当熟悉了。
只是一大早,胥吏便送来诸多的文书,这些是春节期间积攒下来的东西。
苏允虽说是明升暗降到枢密院这边来当枢密副使,但并没有人为难他,毕竟他可是实打实的翰林学士兼枢密副使,人家高太后等人说是为了防备他也好,但更多的是为了摘走工部的果实,调他来枢密院,也算是酬功,尤其是在别人眼中,这就是因功升迁了!
毕竟再怎么说都好,从六部尚书到枢密副使,这就是大大的升迁,毕竟苏允跨过了一个门槛,成功跻身宰执行列!
别看从六部尚书到枢密副使仅仅才是一步的距离,但有些人了一辈子,都踏不进这一步!
苏允在他二十岁这一年跻身宰执行列,而且是在工部尚书职位上半年时间,便成为枢密副使,这在别人看来,这分明是皇恩浩荡啊!所以,苏允在枢密院算是混得如鱼得水。
但是,别人尊重他,捧着他敬着他,也没有能够让苏允觉得自由。
他每日参与枢密院的核心会议,与知枢密院事及其他同僚共商边防、兵防、军队调度等重大事务。
例如,审议边境驻军部署、调发禁军支援前线,或制定对辽、西夏的防御策略。
处理大量的文书,包括审核兵籍、虎符的调拨记录,签署军令文书,确保军事行动符合朝廷决策。
他还在协调军政与民政,枢密院与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分掌文武大权,苏允需与户部、兵部等六部协同处理军需粮草、兵器调配等事务。
例如,户部拨款用于边防建设时,需枢密副使确认需求并签署相关文件的。
苏允每日处理这些事情,有时候六部尚书都得求上门来,出去之后,连吕公著、吕大防等人都得笑脸相迎,有时候高太后还得专门寻他咨询军国大事,毕竟在军事上,满朝文武,都公认苏允乃是知军第一人。
然而,苏允依然觉得浑身上下都被镣铐紧紧锁着,一点也动弹不了!
他看似大权在握,可在处理各种军事、文书上面,都要依据着固有的程序与方式在处理,一旦出现与一般处理方式不同的情况,下级会立即提出意见,随后同级别的枢密副使会过来一起商议,商议不定的,便要寻枢密使进行裁定。
而经过这几个纠正之后,苏允想要做的事情已经是面目全非,变成了它原来的模样了。
而就算是这样的决策文书出了枢密院,去到了三省,与三省相公们斟酌之后,又会再次进行修改,最后才会被发布出去,而发布出去的东西,又是中规中矩的老一套的东西。
苏允感觉大宋朝的朝廷就像是一个十分严密的大型机器,无论是什么材料扔进去,最后出来的产品都是一般模样,它总是能够内部进行纠正。
这样似乎没有什么不好,至少能够保证产品的一致,但在苏允看来,这机器生产出来的都是不符合市场需求的东西,有点像是在2025年生产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东西一般。
不符合时代的东西,造得再好也没用啊!
苏允在枢密副使干了几个月时间,这几个月时间,在高太后、宰执诸公看来,苏允在枢密副使的位置上干得十分出色!
苏允进退有据,与同僚相处极好,又将自己知军的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在与三省等合作协调上,更是深谙众意,比一般的老臣都要老成持国,实在是令人赞赏!
但他们不知道,苏允却是极为煎熬。
因为在苏允看来,宋朝的军队已经是彻底烂掉了,贪腐、军纪涣散、内部山头林立、用人唯亲、排除异己,有才能的军人根本得不到重用,而那些不学无术的人却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而这些在枢密院中却是被视若平常,甚至将其视为惯例,但凡要对这些状况下手,总有人跳出来说某某时候开始便是这个惯例,祖宗法怎么可以轻易改云云,然后其他的人便纷纷赞同,随后便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
比如说现在放在苏允眼前的军粮贪腐案,原来是军需处的监督部门检查到西军某厢将年底发给士兵的粮饷全给贪了,然后士兵起兵反抗,随后被镇压了,但此事也被揭发了出来,于是军需处将此事报了上来。
关于此事的处理,在苏允看来很简单,既然是贪污军粮,案例处理便是,但是却是有好几个朝官找过来,说犯事的是某某开国将帅的孙子啊,毕竟是身份特殊,不能处理得太狠啊,罚铜几斤也就算了云云。
苏允自然是不肯,然后其他同僚枢密副使便过来劝说了,说其祖父对朝廷贡献极大啊,他家几代人为大宋战死了多少人啊,处理了他,大宋将门恐怕都要人心惶惶啊云云。
后面报到了枢密使那里去,然后便得到了指示,说直接罚铜十斤,杖二十,说是重罚云云。
然后这将官就这般没事了,而据说他镇压士兵,直接杀了数十人,那数十人还被当做犯兵处理了。
苏允在军中待过,他见识过军中的黑暗,但此次他担任枢密副使,算是来到了大宋朝军事最高的机构里面,发现下面暗无天日,而权力最高处,亦是乌云遮望眼啊!
而在已经如此糜烂的军事体系中,所有人视若无睹,都觉得这是很正常的事情,这个事情令得苏允又是吃惊又是煎熬。
因为苏允心里很清楚,这样的军事体系,以后去对抗金兵的时候,就跟朽烂的屋子一般,只要金兵挥动铁锤敲击梁柱,那腐朽的梁柱一折,那么整个大宋朝这栋华丽无比的大厦,便会瞬间坍塌!
而在华丽大厦下面辛苦劳作,供养这座华丽大厦的劳苦百姓,有很多人都会被埋在底下,为这大宋朝陪葬去!
而苏允这个先知且清醒的人,试图唤醒这些懵然无知人,但只是吆喝了几声,便被塞上了嘴巴,然后被绑在这车上,跟着大队一起奔向死亡!
(本章完)